资源简介 (共48张PPT)第二节 洋流学习目标1.结合风带分布图,绘制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2.结合不同区域地理事物实例,说明洋流对气候、渔场、航海和海洋污染的影响。3.运用图示,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4.利用洋流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指导人类的生产生活实践。前 言1992年1月,一艘货轮从中国香港驶往美国西海岸,图中在国际日界线附近遭遇风暴。有几个集装箱倾覆海中,数万只玩具鸭散落在海面。之后,在世界很多海岸线陆续发现了玩具鸭(图4.8)。这些玩具鸭为什么会出现在世界不同的地区?你能推测他们的漂流轨迹吗?0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02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01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盛行风密度小密度大离岸风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影响洋流运动方向的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地转偏向力洋流的成因分类A-风海流盛行风作用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大规模的洋流,这种洋流叫做风海流秘鲁基岩东南信风洋流的成因分类B-补偿流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水平补偿)的海水或下层的海水(垂直补偿)便来补充,这样形成洋流称补偿流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秘鲁基岩东南信风洋流的成因分类C-密度流由于不同海域海水的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从而引起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密度流东南信风水平补偿流垂直补偿流高密度 低密度秘鲁基岩世界洋流分布图(7月)世界洋流分布图(7月)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东北信风东南信风30°S30°N0°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盛行西风盛行西风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60°N40°N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太平洋洋流分布(世界洋流)大西洋洋流分布(世界洋流)世界洋流分布图(7月)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南纬40°~60°附近广阔的洋面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水自西向东作纬向流动,形成西风漂流。40°S60°S北印度洋海区的季风洋流0°0°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一月七月北印度洋海区, 冬季盛行东北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夏季盛行西南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印度洋洋流分布(世界洋流)02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OA海洋生物OB海洋航行OC海洋污染OD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A01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面积大,深度达300米以上,而且流量巨大;从佛罗里达海峡流出的水量每小时达900亿吨,相当于大陆总径流量的20多倍暖流将热量源源不断地输往欧洲西北部,使得北纬55°~70°之间的大西洋东岸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西岸高16~20℃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大西洋两岸的自然景观截然不同;西岸的拉布拉多半岛(拉布拉多寒流)北部呈现苔原景观,同纬度的大洋东岸(北大西洋暖流)却呈现森林景观,北极圈内出现了不冻港(摩尔曼斯克)如果没有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英国北部和挪威的海港将有半年以上的封冻期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苔原森林世界上纬度最高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摩尔曼斯克北大西洋暖流66°34′N从图中可以看出,摩尔曼斯克的纬度位置已处在北极圈以北,但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成为北冰洋沿岸的不冻港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热带雨林带原因:位于副热带区域,气温高;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巴西暖流马达加斯加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123副热带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秘鲁寒流是世界上行程较长的寒流之一,从南纬45°开始,沿南美大陆西岸北流,一直到达赤道附近,流程达4600多千米,水温比邻近海区低7~10℃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南美西海岸分布着世界上南北延伸最长、最靠近赤道的热带荒漠,气候干旱、温度较低世界沿岸荒漠分布与寒流效应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加那利寒流56487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B01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的分布有显著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型渔场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B01寒暖流交汇的海区形成如纽芬兰渔场、欧洲北海渔场和日本的北海道渔场在秘鲁附近海区,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上升补偿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秘鲁渔场世界洋流作用与四大渔场分布日本暖流千岛寒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秘鲁寒流北大西洋暖流东格陵兰寒流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洋流交汇海域浮游生物的卫星影像图示海域位于阿根廷东南沿海因寒暖流交汇,大量浮游生物在此聚集;影像中的彩色条带是不同种群的浮游生物造成的案例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的东海岸,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早在16世纪,这里鳕鱼群非常密集,人们甚至用“可以踩着鳕鱼背在海面上行走”来形容;纽芬兰渔场也被誉为“大西洋的巨大金矿”案例纽芬兰渔场的形成与衰落经过几个世纪的开发,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过度捕捞之后,纽芬兰渔场的鱼群数量急剧下降1992年,加拿大政府严令禁止捕捞鳕鱼,以保护海洋生态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C01洋流对海洋航行也有影响海轮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此外极地寒流会带来两极海冰,对海上航行不利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C01在纽芬兰岛东南海区,南下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遇,形成茫茫海雾,影响海上航运此外,每年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也给海上航运造成较大威胁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D01有利影响:洋流还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质携带到其他海域,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不利影响:其他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日本船只“若潮号”石油泄漏下图为北太平洋主要“垃圾洲”(由大量塑料物品和碎屑物组成的漂浮物聚集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 “垃圾洲”的固体漂浮物主要来自( )①大气沉降 ②河流输入③海洋运输 ④海底上泛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2.日本发生“3·11”大地震,震中位于图中甲地,附近海域产生大量的固体漂浮物,这些漂浮物在洋流作用下主要漂向( )A.西北 B.东南C.东北 D.西南CC据地理工作者考察,在黄海中部海面以下20米~30米处,存在一个明显的温跃层(垂直方向出现突变的水层),抑制了海水的上下对流,在海底洼地的下层海水表现为相对低温,称为黄海冷水团。读图回答3~5题。3.一年中,黄海海域上下层盐度差最小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黄海温跃层表现最明显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5.影响黄海海域表层水温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洋流C.潮汐 D.海浪DBA结合下图,回答6~7题。6.流经甲处的洋流( )A.是暖流,向南流 B.是寒流,向南流C.是暖流,降温减湿 D.是寒流,增温增湿7.上述洋流( )A.能使轮船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沿岸地区污染加重C.有可能使沿岸地区的能见度变差 D.规模较小,对沿岸无影响BC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