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课内+课文阅读拓展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课内+课文阅读拓展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单元 课内+课文阅读拓展练
班级: 姓名: 建议时间:30分钟
一、课内语段阅读。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1.选段是围绕哪句话来描写的?画上“____”。(1分)
2.作者围绕这句话主要讲了三层意思:①猫有时特别老实;② ;③ 。
3.对“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猫,实际上却表达了对猫的喜爱。
B.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觉得猫是一种非常奇怪的动物,不好与人相处。
4.作者为什么能写得如此逼真?请分析原因。

二、课内阅读。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
1.用“ ”画出选段的中心句。(1分)
2.选段主要通过描写鹅的___________来体现鹅的高傲。(2分)
3.下列不能体现鹅高傲的一项是( )(2分)
A.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B.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C.步调急速
D.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4.作者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了对比,它们的步调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请结合选段,填一填。(2分)
步调 鸭

◆这样对比描写有什么好处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微群阅读。
【材料一】
动物的过冬方式 代表动物
冬眠 青蛙、蛇、熊、蝙蝠、蚯蚓、刺猬、蜗牛
迁徙 燕子、大雁、丹顶鹤
换毛 狮子、狗、狐狸、羊、鸡、鸭、兔
躲藏 蚂蚁、小松鼠、蜜蜂、老鼠
【材料二】
冬眠的奥秘(节选)
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能活80年,兔子活7、8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
1.读材料一,说说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哪些。(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青蛙和蜗牛都依靠冬眠度过寒冷的冬天。
B.熊因为冬天不容易找到食物,所以通过换毛的方式过冬。
C.动物冬眠是一种生活习惯。
3.动物冬眠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与寿命长短有怎样的关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说明文《燕子》,完成后面的题目。
燕子
①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千米, 。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直冲云天;它们能够倏忽来个180°大转弯,或者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②燕子老是在飞,它们似乎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③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④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做越冬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行的时间和自己的精力。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2分)
灵活——( ) 勤劳——( )
聪明——( ) 节约——( )
2.阅读全文,然后概括燕子的特征。(要求:连同标点,答案不超过25个字。)(3分)
3.第①段横线处填入的最恰当的句子是( )。(2分)
A.堪称是鸟类大家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B.堪称是动物大家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
C.堪称是动物大家中飞翔技能最高的成员之一
D.堪称是鸟类大家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
4.第①段画“ ”的句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其作用是: 。(2分)
5.燕子为了克服自身的弱点,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这些本领是 、 、 。(提示:请用关键短语填空。)(3分)
6.提问可以促进我们不断思考。请针对文章提一个问题,然后回答。(提示:提问可以针对内容、写法和获得的启示等方面。)(3分)
提问:
回答: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听鱼说话
[美]海·格里费什
琼(qiónɡ)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爱钓鱼。
琼儿看外公把蚯蚓挂上钓钩,就说:“蚯蚓不疼吗?”
“我来问问它。”外公把蚯蚓拿到面前,对它说,“你挂在钩上,受得了吗?”
接着,外公把蚯蚓搁到耳朵边听了听,然后对外孙女说:“它说,没事儿,它说它最喜欢钓鱼了。”
琼儿不相信外公说的,她要自己亲耳听一听。她把蚯蚓放到耳朵边听了听,说:“蚯蚓什么也没有说呀。”
“它跟你还不熟呢。蚯蚓的心思我知道,它是急着要下水去钓鱼了。”外公说着就把钓钩往前一抛,蚯蚓立刻沉到水里去了。不一会儿外公钓上来一条鱼,接着,外公把钓竿递给外孙女,让她也碰碰(运气 生气)。
琼儿学着外公的样子,把钓钩抛进了水里。没多久,她也钓到了一条鱼,是一条小鱼。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嘴一张一张的。琼儿看着有些不(忍心 忍受)了。
“小鱼好像在说什么。”琼儿说。
“是的,鱼儿真的像是在说话哩。”外公说着,拿到耳边听了听,说,“小鱼说‘拿我做汤,一样很鲜的’。”
“我要自己来听。”琼儿说。
“你能听懂鱼话吗?”外公问。
“试试看吧。”琼儿说着,把鱼搁到耳边听了一下,说,“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外公又惊又喜,说:“你说的是真话吗?”
“一点儿不假。”琼儿说。
“那好,你就把它放回去吧。”外公说。
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摆地游远了。
外公又把钓钩抛进了水里,又钓起鱼来,他边钓边说:“我还从来没见过,学听鱼话竟有像你这样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了。”
“下一回,我要学听蚯蚓说话,准也能一听就会。”琼儿说。
1.将文段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用“\”划掉。(2分)
2.准确理解词语意思。(填序号)(3分)
“熟”的意思有:①成熟,植物的果实或种子长成。②食物烧煮到可以吃的程度。③因常接触而知道得清楚。④程度深。
(1)它跟你还不熟呢。( )
(2)鱼煮熟了,鱼汤很鲜。( )
(3)夜深了,鱼儿在池塘妈妈的怀里睡熟了。( )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6分)
(1)读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想象外公说话时的语气、神态。想一想:究竟是什么让外公感到惊讶和高兴呢?
(2)琼儿的外公是个怎样的人?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再从文中摘抄相关的语句来证明。
(3)琼儿是个怎样的人?也请用一个词语概括,再从文中摘抄相关的语句来证明。
4.故事的题目是“听鱼说话”,你喜欢这个题目吗?简要说说你的理由。(2分)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只要信心不被打碎
①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我正为大学毕业后连续数月东奔西跑地求职,却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而沮丧万分,沿着乡间小路踽踽(jǔjǔ)而行。
②不知不觉我已站在了离村子挺远的一座土窑前。猛抬头,那位近年才开始学习烧制瓦罐器皿的老人,将我的目光定住了:只见他大步走到窑前,眉头都没皱一下,便抡起一根铁棍,咣咣咣,将一大片刚刚出窑的、形状各异的瓦罐全部打碎。
③我不解地走上前去,问老人为何将它们全都打碎了。
④老人不紧不慢地说:“火候没掌握好,都有一点儿小毛病。”
⑤我惋惜道:“可是你已经花费了许多心血啊!”
⑥老人长吁了一口气,说道:“那不假,可我相信下一炉会烧得更好些。”老人坚定的口气里,透着十二分的自信。
⑦老人又坐在霏霏的雨丝中,再次从头开始,认真地、一点一点地做泥坯。他那坚决推倒重来、成功在握的从容自信,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啊,即使所有的瓦罐都被打碎了也没有关系,只要心头执着的信心不被打碎,就不愁做不出更加满意的瓦罐。
⑧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转身跑回家中,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地加入南下打工的队伍中。在一次次焦灼的等待后,在一次次失望的重击后,我终于谋到了一份工作——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小工。
⑨数年后,我拥有了一家不小的公司。
⑩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遇到种种失败。然而这时,谁能咬紧牙关,告诉自己:我还有一样最宝贵的东西——不被打碎的信心,并且紧紧地握住它,谁就会在艰难中平添一股勇气、一股勇往直前的力量,就会觉得脚还踏在土地上,血还是热的,路还没有完全断绝。闯下去,拼下去,用那不肯投降的双手打出的,一定是一方令自己都无比惊讶的新天地。
1.文中“踽踽”的意思是(  )。(2分)
A.形容一个人走路孤零零的样子
B.形容一个人走路很慢的样子
C.形容一个人走路不稳的样子
2.“我”沮丧万分的原因是(  )。(2分)
A.沿着小路踽踽而行
B.连续数月东奔西跑
C.没有找到一个接收单位
3.文中老人把瓦罐全部打碎的原因是(  )。(2分)
A.瓦罐都有一点儿小毛病
B.瓦罐的样子不好看
C.花费了许多心血
4.第①自然段中的“在那个阴雨连绵的早晨”一句可有可无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时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读到文中“默默地,我朝老人深鞠一躬……”这句话时,你心里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文章为什么以“只要信心不被打碎”为题?(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谈谈你对短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②猫有时又特别贪玩;③猫有时又非常尽职。
3.A
4.作者热爱生活,对猫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抓住了猫的特点。
二、1.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2.步态  3.C
4.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作者把鹅和鸭的步调进行对比,反衬出鹅步调的从容。
三、1.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迁徙、换毛和躲藏。 2.A
3.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冬眠的动物寿命要长很多。
四、1.僵硬 懒惰 愚笨 浪费
2.燕子善飞,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燕子还很勤劳、聪明。
3.D
4.具体、形象地刻画出燕子高超的飞行特技
5.在飞行中吃饭 在飞行时饮水 在飞行中喂孩子
6.示例:为什么说燕子是人类的朋友? 因为燕子会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它是益鸟。
五、1.生气 忍受 2.(1)③ (2)② (3)④
3.(1)琼儿学着外公的样子听小鱼说话,不忍心伤害小鱼,她的聪慧与善良让外公感到惊讶和高兴。 (2)有趣。 接着,外公把蚯蚓搁到耳朵边听了听,然后对外孙女说:“它说,没事儿,它说它最喜欢钓鱼了。” (3)善良。 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摆地游远了。
4.喜欢。这个题目与故事主旨紧密相关,而且极富趣味性,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六、1.A 2.C 3.A
4.示例:不是可有可无。①它交代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了人物低落的情绪;②它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5.示例:老人说得太对了,老人的做法更让人钦佩,一时的失败和挫折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要坚定信心,沿着既定的目标走下去,路一定能越走越宽。
6.示例:①“只要信心不被打碎”点明了文章的中心。②“只要信心不被打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只要信心不被打碎”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7.示例:人的一生难免遭受挫折和失败,但是只要坚定信心,脚踏实地地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令自己引以为荣的事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