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西夏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大辽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西夏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大辽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10世纪初契丹冶铁新秀、纺织小白阿保机、辽太宗骁勇善战上京临潢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②效果: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契丹货币①措施:国力不断增强契丹国(辽)的治国措施及效果:耶律阿保机西夏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大辽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10世纪初契丹冶铁新秀、纺织小白阿保机、辽太宗骁勇善战上京临潢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西夏冠名时间:民族:特长:成员:获得荣誉:大本营:大辽冠名时间:10世纪初民族:契丹特长:骁勇善战成员:阿保机、辽太宗获得荣誉:冶铁新秀、纺织小白大本营:上京临潢府11世纪前期党项骑兵追击术元昊骑术能手、造字新秀、仿汉先锋兴庆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西夏铜牌西夏货币西夏买牛契约①订立官职、军制和法律。②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创制西夏文字。西夏的治国措施?···10世纪初11世纪前期960年民族政权并立简表政权 民族 建国时间 杰出首领 (建立者) 都城辽北宋西夏10世纪初(916年)960年11世纪前期(1038年)汉族党项耶律阿保机赵匡胤元昊契丹开封(东京)兴庆上京第一季(拳头)辽与北宋的和战宋太祖宋太宗宋辽争锋宋真宗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辽攻宋,签订澶渊之盟。宋辽辽太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和战战和矛盾(1)对于北宋来说,2)对辽来说,(3)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如何评价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安然脱险,还得到了岁币。西夏与北宋争锋1.宋夏冲突2.宋夏议和订立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第二季(贸易)第三季(智慧)1.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 B. C. D.B2.1038年少数民族首领元昊建立的政权在右图A、B、C、D中的哪一处( )C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③④⑤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BA当堂达标4.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剧,其中唱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寇准 B. 宋高宗 C. 宋真宗 D. 宋太宗5.下列哪一项不是宋辽、宋夏之间议和的共同点:A.宋王朝每年要交纳大量岁币B.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D.客观上有利于双方的和平相处CC识图找答案下列能正确反映辽、西夏与北宋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CDB北宋北宋北宋北宋西夏西夏西夏西夏辽辽辽辽C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崭露头角战争与和平辽西夏宋辽和战宋夏和战10世纪初契丹族耶律阿保机11世纪前期党项族元昊澶渊之盟宋辽之间保持着和平宋夏和议宋夏边界贸易兴旺知识小结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唐宗”“宋祖”分别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两位皇帝。 [ ]A.唐高祖、宋太祖 B.唐高宗、宋太宗C.唐太宗、宋太祖 D.唐太宗、宋真宗2、《百家姓》是我国影响极深的一种启蒙读书,据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赵是一个朝代国君的姓,理应为首,请问是哪个朝代?[ ]A.明代 B.元代C.唐代 D.宋代西夏铜牌西夏货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课堂小结:西夏(1038年,党项族,元昊,兴庆府)辽(契丹)(916年,契丹族,耶律阿保机,上京临潢府)北宋(960年,汉族,赵匡胤,开封)共同开发西北、北方战→和战--------------->和(澶渊之盟)西夏辽北宋课后习题1.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秦﹣鲜卑族④北宋﹣赵匡胤 ⑤隋﹣李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2.“澶渊之盟”的盟约双方是( )A.北宋与辽 B.南宋与辽 C.北宋与西夏 D.北宋与金BA课后习题3.以下选项不属于北宋与西夏和谈后带来的结果是( )A.西夏皇帝向北宋称臣B.北宋定期给西夏岁币C.西夏、北宋双方商业互不往来D.宋夏边境安宁,生产贸易兴旺C(二)谁主沉浮赵匡胤“乱世造英雄”,下面三位都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请你分别给他们上一个称号。请连连看吧!耶律阿保机元昊大夏国皇帝宋太祖辽太祖探究一:你方唱罢我登场(政权篇)(三)辽、西夏与北宋并立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有什么共同之处?想一想?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都曾与北宋发生战争,并使双方损失很大。2.后来都达成和约,北宋给它们岁币,双方贸易发展。3.都向北宋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政治制度。探究三: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二、辽与北宋的和战背景:和:战:和:辽太宗时,占领燕云十六州,从此,辽与中原王朝的冲突加剧。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措施。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勉强来到澶渊城,打退辽军。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影响:此次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他们都说的对,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民众的赋税负担,另一方面,使民众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加强了各民族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融合。1.对北宋政府而言:2.对社会经济而言:3.对于民众生活而言: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避免了战争给社会生产力带来的破坏,促进了我国边远地区的贸易与开发,有利于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多角度评价历史事件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1、使宋辽双方边境相对稳定;2、有利于双方经济文化的发展;理由3、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澶渊之盟的积极影响: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1、加重北宋人民的负担;2、激化了北宋的社会矛盾。理由澶渊之盟的消极影响:2.从对辽用兵到“守内虚外”宋太祖晚期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宋太宗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守内虚外”探究二:化干戈为玉帛(交往篇)(一)不打不相识(宋辽关系)如何评价澶渊之盟观点一:我认为宋辽达成澶渊之盟是好事。观点二:我认为澶渊之盟对宋朝是屈辱的,对宋朝的百姓也很不利。你支持哪 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二、辽与北宋的和战时期 战?和?辽太宗时期宋太祖晚年宋太宗宋真宗占领燕云十六州,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保持友好和平从进攻到防御澶州之战与澶渊之盟5.我来判断1、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 ( )2、“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的盟约( )3、北宋-辽-西夏是按建立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 .mp4 7(2).mp4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