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第二次阶段性练习试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第二次阶段性练习试题卷

资源简介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第二次阶段性练习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 2012年9月25日上午,在大连海军基地举行了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交接入列仪式,中国海军从此迈入航母时代。这艘航母的舰号为
A.“深潜号” B.“蛟龙舰” C.“辽宁舰” D.“大连舰”
2. 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对二战后世界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3. 西方列强的殖民统治,不仅使非洲国家失去了经济资源,也使非洲国家失去了政治尊严,那就是民族的独立和平等。下列史实标志着非洲国家最终找回“政治尊严”的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
C.1960年,非洲17个国家独立 D.纳米比亚独立
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图片资料你认为适合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5.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
A.中国人多,力量大 B.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D.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
6. 2012年 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关键是
A. 综合国力的增强 B. 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
C. 中国人民的力争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7. 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的典型事例有
A.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 B. 美国发动越南战争
C.苏联侵略阿富汗 D.科索沃战争
8.第21届东盟峰会及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11月18日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召开,中国政府被外界预测将成此次峰会的关注焦点。
①表明我国加强与东盟的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②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③有利于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D. ①④
9.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这些重大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了解决
A.资源分布地区不平衡的问题  B.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问题 
C.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   D.资源科学利用不够的问题
10.下面关于我国人口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人口数量大、素质不高,但还未出现老龄化问题
B.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C. 我国的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黑河—腾冲一线以西
D.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有所下降,但人口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11.为了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应该做的是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 ②积极推行低碳生产
③制定法律法规,做到依法生产④宣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这表明我国
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②把发展科技工作摆在首要地位③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④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13. 对我国的资源问题,不正确的认识是
A.无论是资源小国还是资源大国,都要加快对资源的开发
B.我国资源品种齐全,但质量不高
C.要树立人均观念,节约资源
D.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14.以下民族精神涌现的时间与其他三个不同是
A. “两弹一星”精神 B.孟泰精神 C.雷锋精神 D.载人航天精神
15.右边漫画《同命相怜》反映了在我国当前的经济
社会发展中所存在的
①分配问题 ②资源问题 ③教育问题 ④环境问题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16.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党章修正案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 )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 科学发展观 B. 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C.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8分)
17.按要求填写表格(每格2分,共8分)
题号
内 容 要 求
答 案
A
中共十八大宣示的 “五位一体”地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除了3个,还包括哪些方面?
政治建设、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B
目前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的特点
低水平、
C
既是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D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

18. (8分)材料一:2012年3月31日,一年一度的自愿环保行动“地球一小时”活动拉开了帷幕,我国共有124座城市加入活动,全国有超过1400家企业加入这项活动。
材料二:?从国际性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到今年我国的两会,“低碳”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词汇,“低碳”也渗透到老百姓生活、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各个领域,我们身边也有愈来愈多的人成为“低碳”的践行者。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循环使用教材”、“地球一小时”活动、“低碳”体现了我们的什么发展战略?为此,我国制定了哪些国策?(3分)?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上述战略和国策?(4分)
(3)为践行上述行动,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好习惯与大家分享。(1分)
19.(10分)材料一:钓鱼岛位置图如下
材料二:日本政府2012年9月11日上午召开内阁会议,决定从2012年度预算的预备费中 拨出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三个岛屿,将其“国有化”。 2012年9月12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已经完成了对钓鱼岛所谓“国有化”的“土地登记手续”。
材料三: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9月21日在第九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暨2012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中表示,中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致力于通过友好谈判,和平解决同邻国的领土、领海、海洋权益争端。时至今日,钓鱼岛事件仍在发酵,日本政府对中国政府的强硬预估不足,目前日本政府骑虎难下,钓鱼岛事件将全面影响中日政经关系。
(1)钓鱼岛位于 ▲ (我国内海海域名称)。(1分)
(2)19世纪40年代,日本通过哪一次侵略战争导致钓鱼岛问题的出现?(1分)
(3)中国政府在处理中日矛盾冲突时采取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分别是什么?(2分)
(4)材料共同反映了当今世界的什么问题?(1分)针对日本政府的“购岛”事件,你的态度是什么?并说明理由(2分)
(5)中国要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关键要靠什么?为此我国应该怎么办(3分)
20.(6分)材料一:我国经济发展部分指标增长情况
材料二:2010 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出口及外汇储备均居世界第一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1分)
(2)针对 2010 年中国 GDP 出现“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现象,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赞扬的同时,有些西方国家认为中国已经是发达国家了,请你结合国情判断并说明理由。 (3分)
(3)分析中国的经济规模出现“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分)
21. (8分)下面是小金同学设计的手抄报,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无车日”活动的有关知识,认识绿色出行的意义。现请你帮他完成相应内容。
(1)无车日活动的开展希望提高我国公民的哪些意识?(2分)
(2)请从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角度在理性思考栏内简述我国无车日实施的理由。(4分)
(3)请在行动指南栏内写出公民个人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能做的一项具体行动。(2分)
22.(8分)材料一: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强调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材料二:“中国越发展,对世界的贡献越大,给世界带来的机遇也越大。”这是美联社对中国发展成就的观察结果,集中体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实行什么对外政策?这一政策最先在我国哪些省份试行。(2分)
(2)材料二中“中国力量”的取得得益于30多年前我党作出的什么重大经济决策?(2分)
(3)“中国力量”的发展离不开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的支撑,请加以说明。(2分)
(4)“中国力量”足以显示我国的实力,但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请分析其历史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第二次阶段性练习
参 考 答 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D
D
A
C
A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B
C
A
D
D
A
二、非选择题
17. A 生态建设、社会建设 B 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
C 提高人口素质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18. (1)可持续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3分)
(2)这是由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目前,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现象严重,这些资源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人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张,环境问题日益突出。(2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危害人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要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践行低碳生活。(2分)评分说明:其他答案能说出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关系的也可给分。
  (3)评分说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9. (1)东海(1分)
(2)甲午中日战争; (1分)
(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4)共同反映了世界的和平问题(1分)态度:抗议,反对等;理由:钓鱼岛及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公民社会责任等(2分)
(5)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或增强综合国力等(1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分):坚持党的正确领导(1分)言之有理即可。
20. (8分)(1)从综合国力角度回答即可。(1分)
(2)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由:(1)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2)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3)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3分)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共的正确领导等。(2分)
21.(1)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2分)
(2)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无车日实施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4分)
(3)多乘公交车、骑自行车或步行上学等(2分)
22.(1)对外开放 广东、福建 。(2分)
(2)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2分)
(3)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
(4)历史原因:西方殖民者的殖民侵略
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2分)
201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第二次阶段性练习答题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非选择题
17. A B
C D
18.(1)
  
(2)
  
(3)
19. (l)
  (2)
(3)
(4)

(5)
20.(1)
(2)
(3)
21. (1)
(2)
(3)
22.(1)
(2)
(3)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