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专项复习导学案:热学复习(二)【学习目标】1.理解汽化、液化两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的特点,能用以上两种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2.回顾“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过程,知道水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3.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了解液化的两个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难点】1、用汽化、液化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2、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课前导学】自主复习物理教材——粤沪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物态变化》的内容;利用家里的器材做一个小实验:烧开一壶水,注意观察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水沸腾时壶嘴附近的变化(注意安全,不要靠太近,以防被水蒸气烫伤)。【课中学习】任务一:回忆汽化、液化两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放热的特点,能用以上两种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1.完成基本概念填空:汽化: 生活现象:液化: 生活现象:【课堂检测】【练习1】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练习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的是( )A.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C.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D.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2.易错点突破思考: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为什么是液化现象?对比: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冒出的白气,是汽化还是液化现象?【课堂检测】【练习1】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3.汽化两种形式的比较液化的两个方法的比较:压缩体积、降低温度【课堂检测】【练习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用衣架将湿衣服展开晾晒B.用热风干器吹湿手C.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入冰箱D.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练习2】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碎片,会感觉碎片较 (选填“冷”、“热”),这是因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5 98 98任务二:复习实验—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1.播放视频回顾实验,总结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课堂检测】【练习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甲所示.(1)此实验加热过程是通过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来增大烧杯中水的内能.(2)下表是加热过程中不同时刻水的温度记录,其中有一个记录错误的实验数据,请指出该错误的数据是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为_____℃,温度没有达到100 ℃就沸腾的主要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_.(4)请根据表格中的正确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加热直至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练习2】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水沸腾,而试管中的水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沸腾,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观察到烧杯口周围出现大量的“白气”,这是烧杯中的水蒸气在杯口周围遇冷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的.【课后巩固】1.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用久了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 关于沸腾和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蒸发时不需要吸收热量B. 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汽化的快慢与温度有关C. 蒸发时液体温度降低,沸腾时液体温度升高D. 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液体表面进行3. 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B. 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C. 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D. 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4. 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 )A. 先液化,后汽化 B. 先汽化,后液化C. 只有液化 D. 只有汽化5. 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中出来的气,夏天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吹气”加速了水上方空气的流动,使水蒸发 热加快,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液化 热,使手表面温度升高。6. “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夜间温度 使空气中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天晴,由于雪 吸热而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7.如图所示,甲、乙是小芳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看到的情形。(丙) (甲乙)(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图是沸腾时的情况;(2)丙图是她利用此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从图象可看出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3)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由此可猜想:水面气压 1标准大气压。8.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则他们选择的是 (填“A”或“B”)套装置。(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象的原因是水的质量 。(3)通过分析图象C,可得到的信息有:① ;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