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学科期中测试卷考生须知: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卷共七页,有两个大题,26个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把答案做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试题卷Ⅰ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积排列第四,与三哥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别是太平洋和大西洋。”这个大洲是 ;与三哥之间的河是 ( ) A. 亚 洲; 乌拉尔河 B. 非 洲; 苏伊士运河C. 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 D. 南美洲; 巴拿马运河2.下面四幅图幅相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缓的图是( )A. A B. B C. C D. D3.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1909年,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B.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C.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D.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4.下图中①②③④所处朝代与歌谣传唱的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废黜百家尊儒术,推恩削弱王实力 ②三省六部兼科举,两制首创现盛世③仿效汉制治天下,行省制度传后世 ④废除丞相设内阁,厂卫机构强皇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易中天说: "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经济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体现在( )A.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B.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制度C.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专卖D.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6.疆域是中华民族活动的舞台。今天新疆和台湾正式归属中央分别始于( )A.秦朝、唐朝 B.西汉、元朝 C.西汉、三国 D.东汉、元朝7.如图所示为某书第二十章的目录,下列选项最适合做该章标题的是( )A. 师夷长技 B. 改良维新 C. 走向共和 D. 思想启蒙8.一个时代的歌曲常常反映一个时代的历史。下列歌曲与其所反映的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①《十送红军》——红军长征 ②《卢沟桥歌》——国民大革命③《义勇军进行曲》——抗日救亡 ④《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工具。从以下年代尺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②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英勇作战③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支援 ④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援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著名战役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有( )序号 战役 影响① 不列颠之战 宣告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② 中途岛战役 日本从此丧失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③ 诺曼底登陆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垮台,轴心国开始瓦解④ 斯大林格勒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1.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外交的不断努力,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建国初期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主要体现在( )①“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亚非会议上“求同存异”方针 ④“一边倒”的方针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2.右图是1949年至1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现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我国实行了( )①土地革命战争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被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因为这两次会议都( )①找到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②是党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③形成了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核心 ④在党面临严重困难局面时召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4.下表中对“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是( )微行为 微点评① 公交车上,小力主动把座位让给老爷爷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 升旗仪式上,小王注视上升的国旗大声地唱起了国歌 表现自我,展示自己才华③ 小谢到西藏旅游,自觉尊重西藏民俗习惯 维护民族团结,人人有责④ 五年级学生张晓文到社区、学校,义务为市民和同学们宣讲红色故事 爱岗敬业,提升自我知名度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情天再补虽无术,缺月重圆会有时。”我们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一定能够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球18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 )①彰显了我国坚持扩大开放的决心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说明我国已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④能够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7.北京冬奥会会徽(如图),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冬”字所蕴含的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以下选项认识错误的是(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中华文化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力C.发展中华文化需要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D.发展中华文化需要不忘本来,拒绝外来,面向未来18.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继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①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②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③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右图漫画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警示是 ( )①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执政 ②须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 ③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④要勇于负责、敢于担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应对这一变局,我们可以( )①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②强化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④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试题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50分。)21.行为判析题(先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再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0分)(1)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判断: 理由:(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判断: 理由:(3)小李在梳理“新型的民主”知识点时认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判断: 理由:(4)宁波全面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判断: 理由:(5)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判断: 理由:(8分)2022年国际体育赛事将打上深深的中国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从初春的北京冬奥会,到夏天的成都大运会,再到秋天的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迷将度过一个激动人心的超级体育大年。注:冬奥会申办基本条件:……冰上项目要求人造冰和合适的体育馆来提供比赛,涉及财力支持;气温一般要求在0°C以下……(1)(3分)北京、杭州分别位于我国哪一地理区域?并写出这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2)(2分)写出成都所在省的简称及主要地形区名称。(3)(3分)结合“注”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北京能成功申办2022冬奥会的原因。(要求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23.(8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苦难的中国人民谋求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领路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开辟胜利道路]根据八七会议制定的总方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起义军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开辟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新道路。——摘编自郑德荣《中共党史教程》[铸就统一战线]1941年,毛泽东主张“动员各国人民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为反对法西斯而斗争”。 ……中国共产党促成和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在八年全国抗战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毙伤、俘虏日军58万余人、伪军150万余人。——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开创崭新纪元]到1949年9月,全国大陆基本解放。这样,继清王朝之后间的中华民国,也就伴随着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覆灭而寿终正寝,中华民国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取代。——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2分)写出“总方针”的内容,并依据材料说明毛泽东是如何开辟“新道路”的。(2)(3分)指出将毛泽东的主张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材料简析中共在抗战中的作用。(3)(3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求独立、人民解放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该基本经验予以论证。(要求:史论结合,论证严密,表述严谨。)24.(8分)体制的改革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来的时候……我国社会生活中又出现和积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农村,主要是土改以后农民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难以满足城市和工业对粮食和农产原料的不断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同资产阶级之间限制和反限制的斗争已经经历几大回合……使党不能不考虑加紧和扩大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和城市限制资本的措施。——中央党史研究宣《中国共产党七十年》材料二:材料三:脱贫攻坚战以来贫困县数量(1)(2分)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国初期我国为解决“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这场改革的实质是什么?(2)(3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的有机结合,是党的领导和人民参与的结合。根据年代尺提供的信息列举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史实各一例。(3)(3分)请根据图表信息,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25.(8分)2021年末“大考”:12月6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笼罩镇海,镇海第一时间应对处置,于12月19日下午3时解除除封控区和管控区外的临时封闭管理,并于12月25日16时实现全域解封。让我们一同感受镇海抗疫的“速度”、“力度”和“温度”。材料一:防控有速度:市区两级第一时间启动Ⅰ级应急响应,迅速组织开展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检测等工作,并对相应活动场所进行环境采样检测及消杀,对相应区域实行管控措施。材料二:防控有力度:截止12月19日18时,镇海区分20批次抽调4036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卫生健康系统3258名医务人员,公安区系统2171名民辅警,各街道1179名机关干部1234名村社干部全程参与疫情防控。镇海区的志愿者们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协助社工、医护人员迅速开展核酸检测筛查工作,以“快、严、实”的硬措施,坚决打贏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在镇海区农技协会的组织下,镇海几家农业基地在12月6日赶收了750公斤的新鲜蔬菜,免费配送给正在隔离的居民们。材料三:防控有温度:12月6日一大早,夏大爷就拎着蔬菜、烤鸭、鱼等一大袋食材来到临江小区的一个固定点位,委托工作人员交给女儿一家。当被问及是否担心时,他说:“我不担心,社会制度好啊,要相信党、相信政府,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言语间,夏大爷充满了自信。(1)(1分)材料一中市区两级党和政府在疫情发生后迅速响应,这种速度说明了什么?(2)(3分)根据材料二说说,这些最美者身上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内涵?谈谈弘扬民族精神对打赢“防疫战”有何意义。(3)(4分)材料三中“夏大爷充满了自信”,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夏大爷的自信根本来源。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镇海抗疫的“速度”、“力度” 和“温度”对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26.(8分)“碳中和”成为2021年热词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驱动“减碳”新目标]主要指标 “十三五”环境保护完成目标 2015 2020 2030年规划目标森林资源覆盖率(%) 21.66% 23.04% 24.1%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 15% 23.04% 22%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亿千瓦) 1400万千瓦 4.1亿千瓦 超12亿千瓦材料二:[撬动“减碳”新格局]“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材料三:[接续“减碳”新行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针对“碳中和”提出了一些建议。①中石化总经理马永生: 必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②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需要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集中力量攻克能源互联网、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等低碳技术。③全国政协常委李家杰:在零碳示范城市推广分布式能源市场化交易,鼓励多种主体参与区域智慧能源运营管理;构建以智慧能源为核心的国家级零碳示范城市 ④全国政协委员李永林:加快建立健全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碳交易制度体系,加快推进应对气候变化顶层立法。(1)(2分)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数据及图片信息谈谈你对“碳中和”的理解。(2)(2分)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推行“碳中和”的重要性。(3)(4分)请概括材料三代表提出的“减碳”措施。(照抄材料不给分)九年级社会试题卷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学科期中测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D C B B C C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D D A A B D C D 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50分)21.行为判析题(先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再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0分)(1)判断:√ 理由:中国代表团维护了国家和民族尊严(或:这是爱国行为,体现了不妥协态度等。)(2)判断:√ 理由:这是爱国举动,他们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或:当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等。)(3)判断:× 理由: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4)判断:√ 理由: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判断:√ 理由: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22.(1)(4分)北京位于北方地区,杭州位于南方地区。秦岭—淮河。(2分)简称:川或蜀;主要地形区: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3)(2分)人文条件: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或首都)、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能够为冬奥会提供充足的财力和科技支持。自然条件: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的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符合冬奥会的举办的自然条件。(1)(2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3分)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1分)钳制和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歼灭了大部分伪军,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分)(3)(3分)示例: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共的领导下,开辟了一条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的领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党成为中流砥柱,最终取得抗战的伟大胜利。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领导下,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以上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1)(2分)措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3分)顶层设计: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②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确认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或我国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关键性一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③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任意写出一例即可得2分)基层创新: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采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3)(3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工作取得完全胜利;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1)(1分)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政府依法行政,法定职责必须为,打造服务型政府;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任意写出一点即可)(3分)爱国主义,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人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为打赢“防疫战”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精神动力。(4分)中国共产党带领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凝聚中国力量。(1)(2分)我国森林覆盖率将逐年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逐年下降,风电等新能源容量将逐年增加,最后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或者写碳中和就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2分)我国推行“碳中和”有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展现中国的大国担当。(3)(4分)①国家坚持绿色、创新等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或利用新技术积极开发清洁能源)②企业要注重科技创新,发展环保产业;③构建零碳示范城市,规范能源运营管理;④国家完善立法,把减碳纳入法制轨道;等九年级社会答案 第 1 页 共 2 页2021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学科期中测试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50分)(准考证号班级姓名座号⊙┄┄┄┄┄┄┄┄┄┄┄┄┄┄┄┄密┄┄┄封┄┄┄装┄┄┄订┄┄┄线┄┄┄内┄┄┄不┄┄┄要┄┄┄答┄┄┄题┄┄┄┄┄┄┄┄┄┄┄⊙)21.行为判析题(先判断下列行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再说明理由。每题2分,共10分)判断: 理由:判断: 理由:判断: 理由:判断: 理由:判断: 理由:22.(1)(4分)(2分)(3)(2分)(1)(2分)(3分)(3)(3分)(1)(2分)(3分)(3)(3分)(1)(1分)(3分)(4分)(1)(2分)(2分)(3)(4分)九年级社会答题卷 第 1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社会答案.docx 社会答题卷.docx 社会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