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内容,理解其意义。2.了解我国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而采取的措施。3.掌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和取得的成果。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二共同繁荣发展知识结构视频导入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自秦汉以来,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长期相互依存,不可分离,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七年级历史教材中关于“民族”的几个单元内容温故而知新:上册上册下册下册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唐朝时期: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唐、蕃友好。温故而知新:乾隆时期:土尔扈特族回归祖国,彰显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长征期间:彝海结盟,谱写了红军和彝民深厚情意的光辉一页。抗战时期:由各族人民组成的抗日联军,团结一心、共抗日寇。温故而知新:民族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之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与2010年相比,汉族人口增长4.9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长10.26%,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上升0.40个百分点。民族人口稳步增长,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民族全面发展进步的面貌。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民族构成比例西汉唐朝元朝清朝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新疆:伊犁将军西藏:驻藏大臣台湾:台湾(府)省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文成公主入藏张骞出使西域魏晋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土尔扈特部东归回族形成结合以下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1954年1984年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分为三个层次1.层次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2.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3月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1958年10月25日西藏自治区1965年9月9日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70%以上的少数民族人口生活在自治地方 。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云南省,共有25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全国共有 1617.88万人建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珞巴族共有2312人。少数民族知识集锦高山族满族苗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瑶族侗族彝族维吾尔族回族藏族人民币上的少数民族头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二、共同繁荣发展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三十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口。交通不便教育落后新中国成立前,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生活贫困庄园里的农奴居住的房间四川凉山彝族处在奴隶社会西藏地区农奴占人口95%,完全没有人身自由,保留着断手、剁足、剜目、割耳等极为野蛮的刑罚。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率高达95%。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二、共同繁荣发展云南的佤族等处于原始社会戴枷锁劳作的农奴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①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二、共同繁荣发展②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二、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资金、人力支持经济建设二、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②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医疗支援教育支援二、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③文化上: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①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为这些民族的文化传承创造了条件。蒙文维文藏文壮文②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③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二、共同繁荣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的措施:西部大开发的作用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西部大开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巩固国防。二、共同繁荣发展青藏铁路视频:西部大开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西部大开发》.mp4 民族大团结情境导入.mp4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