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资源简介

课件20张PPT。第4课 中国的地形
特点及影响真题体验1. (2012·梅州) 读下图“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
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大
B. 地形多种多样,高原面积大  
C. 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大    
D. 地形多种多样,盆地面积大C2. (2012·梅州) “沿北纬32°中国地形剖面图”反映
了我国地形特征是 (  )
A. 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渐降低   
B. 东高西低,自东向西逐渐降低
C. 中间高四周低,呈辐射状     
D. 四周高中间低,呈辐射状真题体验A真题体验3. (2012·株洲) 我国某地地形崎岖,石灰岩广布,
许多山间小盆地和河谷平原错落其中。该地形区
为 (  )
A. 四川盆地    B. 南岭山地
C. 东南丘陵    D. 云贵高原D考点分析 考点9(地形部分):分析中国地形特点及其对人们
生产生活的影响﹝c﹞
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多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
源,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无不受到地形的影响,我国社会
经济的发展也深深受到地形的影响。所以学生不仅要熟
知我国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分布,而
且更要能说明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的影
响。知识梳理 通过认真阅读速查手册第9~11页,相信你会找到以下条目的具体内容。重点一 我国的地势特征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读】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海拔
最高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而东部沿海的三大
平原平均海拔最高的东北平原都在200米以下,长江三角洲平
均海拔不到10米。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势高低相差非常悬殊,这
对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对自然环
境的影响如使气候差异很大,东部沿海是亚热带和温带的季风
气候,而内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到了青藏高原则变成高原高
山气候。西高东低的地势还使大江大河东流入海的多,河流在
流进阶梯间时产生非常丰富的水力资源,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
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缺少南北向的河流。对生活的影响,如青藏高原的藏族群众与东部沿海的汉族群众在饮食、服饰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对生产的影响如青藏高原只能以畜牧业为主,而东中部广大地区则以农耕为主。正是由于地势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怎样的,更要全面地理解它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例1】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和四大区域人口密度
表,并回答相关问题。四大区域人口密度表(1)填写四大区域的名称。A________地区、B________地
区、C________地区、D________地区。西北北方青藏南方(2)四大区域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字母_____代表的地区,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字母_____代表的地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拨 第(1)问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知识,为第(2)问
打下基础。自然环境的好坏影响人口分布,青藏地区高寒,
南方地区温暖湿润,这就造成两地人口密度的完全不同。C地势高亢、气候等自然条件恶劣、社会经济落后D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经济发达对点训练1.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图上的ABCD和EFG分别是我国哪两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案 A、B、C、D是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E、F、G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2)据图可知我国地势有怎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气候和
河流流向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有利于海上湿润气
流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使中国许多大江大河向
东奔流入海。
(3)我国地势对东西部交通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案 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江大河沟通了东西交通,
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
大山脉成为东西陆上交通的巨大障碍。重点二 我国的地形特征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解读】 我国是世界上地形最复杂的国家之一,各种地形
我国都有,但山区面积所占比重最大。不同的地形对个人、
对国家所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如山区面积广大,一方面
由于山区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和珍稀动植物资源等都比较丰
富,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自然资源日益短缺、生态环境日
益恶化的今天,山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日益凸显。另一
方面,山区地面较为崎岖,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难度
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不但要知道我国的地形特
征,更要全面地理解它对我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并应用
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例2】 (2012·泰安) 西藏旅行途中,旅行团成员可
看到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  )
A. 广阔的冲积平原上  
B.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C.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 山间丘陵梯田
点拨 因为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海拔太高,
农作物只能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才能生长。所以选B。B2. (2012·泰安) 有关下列山脉两侧地理事项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 ①山脉两侧有我国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
B. ②山脉南北两侧植被有明显差异
C. ③山脉北段是山东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D. ④山脉南侧为半干旱区,北侧为半湿润区对点训练B对点训练3. 2009年4月动工兴建的墨脱公路全长117.23公里,国家
投资9.5亿元,起点波密的海拔是2400多米,终点墨脱
的海拔800米至1200米。2010年12月,全长3310米的控
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成功贯通,而嘎隆拉山(属喜
马拉雅山脉)海拔为4750多米,嘎隆拉山隧道平均海拔
3700多米。墨脱公路于2012年通车。从中可知墨脱县
长期不通公路的客观原因是 (  )
A. 高大山脉的巨大障碍 B. 宽阔大河的巨大障碍
C. 茫茫沙漠的巨大障碍 D. 不化冻土的巨大障碍A【解读】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多样,地形单
元又多,学生在答题、填图时容易犯错误,为此老师讲
解和学生学习时一定要结合图来完成,而且要把相邻的
地形单元结合一起来讲来学,这样效果会比较好。【例3】 (2012·青岛) 图中字母所在的地形区为平原
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点拨 这是相邻地形单元的地形类型。天山山脉的南
面是塔里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的北面是青藏高原,
大兴安岭的东面是东北平原,阴山山脉的北面是内蒙
古高原。所以选C。C完成考点跟踪训练 4 考点跟踪训练4 中国的地形特点及影响
[时间:40分钟 分值: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2012·广州)关于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大兴安岭大致位于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B. 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C. 武夷山脉的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 天山山麓最典型的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
2. 下列省区与所在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  )
A. 山东——长江中下游平原 B. 河南——东南丘陵
C. 河北——东北平原 D. 山西——黄土高原
3. 下图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
4. (2012·攀枝花)下图为沿106.5°E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图中甲地形区是(  )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012·葫芦岛)依据下图“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完成5~6题。
5. 序号①所在的阶梯和地形分别是(  )
A. 第一级阶梯;平原    B. 第三级阶梯;高原
C. 第一级阶梯;高原    D. 第三级阶梯;平原
6. 序号②代表阶梯界线,它经过的主要山脉是(  )
A. 长白山-武夷山   B.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 天山-阴山    D.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观察台湾岛与海南岛城市分布图,回答7~8题。
7. 从图可知,两岛城市分布最少的地区是(  )
A. 东部地区  B. 西部地区
C. 中部地区  D. 南部地区
8. 两岛该地区城市分布极少的自然原因是该地区(  )
A. 为山地  B. 降水少
C. 多地震  D. 风力大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9. (12分)风能为洁净的能源,世界风能资源多集中在沿海和开阔大陆的收缩地带,读图“我
国风能分布略图”,完成以下各题。
(1)我国风能丰富区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A区是东部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它
东临________洋。(1分)
(2)B区大部分位于四大分区中的________地区;C区地形区为________高原,位于我国
地势第________阶梯。(3分)
(3)D区域属于风能缺乏区,大部分位于________盆地。该盆地与C区域的界线是________
山脉。南方地区风能缺乏,主要地形区有E________ 丘陵和F________高原等。(4分)
(4)以下哪两个省区风能缺乏:________、________。(2分)
A. 广西  B. 内蒙古自治区
C. 湖南   D. 山东
(5)风能资源陆地多集中在大陆的收缩地带,请问这些收缩地带多是由什么地形造成的?
(2分)
                                    
                                    
10. (12分)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由甲图可知,我国地形中比例只比丘陵多一点的是什么地形?这会导致什么问题?
(3分)
                                    
                                    
                                    
(2)写出乙图中A、B、C的地理名称。(3分)
                                    
                                    
                                    
(3)由图乙分析A地发展农业的优势与劣势?(4分)
                                    
                                    
                                    
                                    
                                    
                                    
(4)由图乙分析A地某省位城市大力发展夏季避暑旅游业的优越自然条件。(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