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25张PPT。2012年理综化学二卷评卷报告一、评卷流程1、培训: 6月13号8:00-9:00全体人员报到,领工作证、作息时间表及注意事项等材料。9:30-10:40阅卷动员大会、讲解阅卷程序。10:45-12:00学习评卷标准,我批的是化学选做题,由选做题组长葛教授发理综试题、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并对评分细则进行详细的讲解,要求“扣一分有据”“给一分有理”。2、试评: 6月13号13:30-17:30试卷试批、熟悉程序。通过一下午的试批,将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汇总并对评分细则进行修改,以达到最好的评分细则,使每一位同学都在同一个竞争平台上。3、 正评: 6月14号8:00开始正评,全山东省大约有30万考生,一评和二评加起来就60多万份,如果有三评就更多了。我们组有40人,每人需要评1万五千多份。每位老师的阅卷进度、被抽查数、被抽查率、被退回数、被退回率、被修改数、被修改率、平均分、平均分曲线、每日平均分、每日平均划分曲线等数据在小组长的电脑上一目了然。因此,我在阅卷中是谨慎再谨慎,小心再小心,但是,每天还要有数量的要求,既不能过快,也不能太慢。所以,我阅卷的最大感受真的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显示整卷评卷页面零 回 阅 交(1)(2)(3)特殊处理保密号E83261675801795101 得分:4.0 得分点成绩:l 2 l 0 l 2 l 0 l时间:2012-06-18 13:44:08:0【化学选做题】 2B铅笔 题号涂黑⑴消去反应 异丁烷CH3⑵CH3- CHBrCH3⑶bd⑷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28. (12分) 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a. 浓H2SO4 b.浓HNO3 c.NaOH溶液 d.氨水(2)用稀H2SO4 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 (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试剂、现象)。(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 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 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5)利用反应2Cu+O2+ 2H2SO4 2 CuSO4 + 2H2O可以制备CuSO4,若将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1)c、d (2分)注:对而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 把c、d 写成大写字母C、D也不得分。此题学生一般就是漏选只选c或d,学生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学生认为是单选。(2)Fe 3+ (2分);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溶液(1分), KMnO4褪色。(1分)注:①滴加“KMnO4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均对,得1分。现象答“KMnO4褪色”或“紫色褪去”或“紫红色褪去”或“红色褪去”或“紫色变浅”或“溶液褪色”得1分;若现象答“溶液变为无色”不得分。②若滴加“赤血盐”或“铁氰化钾”或写成“K3[Fe(CN)6]”得1分,现象必须是“蓝色沉淀”得1分。③若将溶液调节PH使溶液中的Fe 3+ 以沉淀形式出去,再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新制氯水变红也得2分。④本空2分,若试剂对现象错,得1分;试剂错现象对,不得分。此题第二问只抓要点给分,不看过程,这样学生出错也比较严重,出错一般是使用的HCl酸化的高锰酸钾、HNO3溶液、还有答滴加KSCN溶液不变红,再滴加新制氯水变红的,这样都不得分。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3)3Cu2O+2Al=Al2O3+6Cu(2分)注: ①分子式错、不配平,不得分。 ②“=”、“→”或“ ”得分。 ③反应条件不考虑。 ④系数写成分数或加倍都得分。此题学生审题不清把Cu2O写成CuO,把Al2O3写成A2O3。(4)b、d(2分)注:对而不全得1分,有错选得0分。把b、d 写成大写字母B、D也不得分。(5)4H++O2+4e-=2H2O (2分)注: ①分子式错、不配平,不得分。 ②“=”、“→”或“ ”得分;电子符号“e-”或“e”都可以。 学生出错主要是写成O2+4e-+2H2O =4OH-没有考虑溶液的酸碱性,还有同学写成O2+4e-+2H2SO4= 2H2O +2SO4 2- 还有 4H++O2=2H2O-4e- 都不得分。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29.(16分)偏二甲肼与N2O4 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 (Ⅰ)+2N2O4 (Ⅰ)=2CO2 (g)+3N2(g)+4H2O(g)(Ⅰ)(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_______.(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 (g) 2NO2 (g) (Ⅱ)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ΔH。现将1 mol N2O4 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________mol·L-1·S-1。(4)NO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4NO3 。25℃时,将amol NH4NO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向该溶液滴加bL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的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mol·L-1。(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b=2X10-5 mol·L-1)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1) N2O4 (2分)注:写四氧化二氮或2N2O4或2N2O4 (Ⅰ)得2分。(2)吸热(2分)注:此处为唯一答案,吸不得分。(3)a、d (2分)注:单独出现a或d给1分,其余不得分,即全部答对得2分,答不全的得1分,有答错的得0分。 不变(2分)此处为唯一答案。 0.1 (2分)此处不考虑单位,只要出现0.1即可得分。(4)NH4++H2O→NH3· H2O+H+ (2分)此处可逆号、等号、单箭头皆可。如果先写NH4NO3 → NH4++NO3 -,再写NH4++H2O→NH3· H2O+H+ 正确给2分。离子方程式中物质或离子写错,电荷写错均不给分;写成化学方程式不给分。逆向(2分)此处为唯一答案。a/(200b) (2分)注:等值的不同写法皆可给分,如0.005a /b;5x10-3a/b;0.01a/(2b)等等。其他不给分。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30.(14分)实验室采用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2O4,主要流程如下 MgCl2、AlCl3的混合溶液(A) 氨水(B) (1)为使Mg2+、Al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________(填“A”或“B”),再滴加另一反应物。(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沉淀反应器过滤洗涤沉淀干燥高温焙烧MgAl2O4(4)无水AlCl3(183°C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装置 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1)得分:B,其它不得分。(2)得分: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未贴、未靠烧杯内壁;漏斗下端应贴紧烧杯壁。不得分:烧杯下端应触到烧杯底部;漏斗下端处于烧杯中部。(3)得分:AgNO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 AgNO3、硝酸银不得分:NaOH溶液等得分:坩埚;出现错别字不得分。(4)得分:除去HCl、吸收HCl/氯化氢气体。得分:吸收水蒸气、吸收H2O吸收H2O蒸汽、吸水、防止水进入。得分:碱石灰(或NaOH与CaO的混合物)、 NaOH、KOH、 CaO、KOH+ CaO高考试题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______(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_______操作过程。(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_______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的产量。(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的含量。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作用生成液体燃料的过程。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第1得分点:1)分馏塔(或石油分馏塔)(1分)2)连续(1分)注:分馏炉、分离炉不得分;第二空只有连续这个答案其他不得分。第2得分点:1)催化裂化(1分)2)轻质燃料油(或汽油) (1分)写成:轻油、轻质油、轻质燃料均不扣分。答重油、柴油、原油均不得分。第3得分点: 1)硫(或S) (1分) 2)浮动(1分) 唯一答案。第4得分点: 1)催化剂(1分) 2)氢气(或H2) (1分) 写成氢或H 均不得分。此题答的考生全省1万多份,从答题情况看得分很低。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2)Ni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CO与N2结构相似,CO分子内ó 键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4)甲醛(H2C=O)在Ni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3OH)。甲醇分子内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甲醇分子内的O—C—H键角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C—H键角。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第1得分点:b(1分)写成B不得分。第2得分点:碳(或C) (2分),写成炭不得分。第3得分点:1)4 (1分)2)1:2(或1/2) (1分)写成1-2不扣分。第4得分点:1)SP3 (1分)写成SP3不扣分, SP3不得分。 2)小于(2分),写成<不得分。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合成P(一种抗氧剂)的路线如下(1)A 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B经催化加氢生成G(C4H10),G的化学名称是_____。(2)A与浓HBr溶液一起共热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3)实验室中检验C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 a.盐酸 b.FeCl3溶液 c.NaHCO3溶液 d.浓溴水(4)P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第1得分点:1)消去(消除)反应(1分)(消去、消除均不扣分)写成其他均不得分。2)2-甲基丙烷(异丁烷) (1分)写成“2甲基丙烷”、“二甲基丙烷”、2-甲基-丙烷,均不得分,写成甲基丙烷不扣分。第2得分点: (2分)第3得分点:b、d(2分)写成b或d给1分,出现其他选项均不得分,大写字母不得分。第4得分点: (2分)二、试题评分细则分析注意:1)反应物和产物书写错误、不全均不得分。2)反应物用分子式表示时不给分。3)配平错误或没有配平不扣分。4)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时不扣分。5)答案填写错行,但书写顺序正确时按正常给分,但答案交叉时酌情扣分。三、评卷感悟1、评卷心情:严肃、紧张、劳累、最后如释重负。2、评卷后反思:(1)阅卷中发现的问题:①字母大小写混乱,出现错别字,字迹潦草。②审题不仔细,不能准确应答。像选做有机题最后一空要求写 P与NaOH反应,而很多同学写成了E和F反应的方程式。③基础不够扎实,理解不够深入。④化学方程式和电极反应式书写不规范。三、评卷感悟(2)感受高考题: 从整个试题来看化学难度不大,考查的题型都是我们平时训练的,如28题的工艺流程、29题的化学反应原理、30题的化学实验等。考查的知识也是比较基础的,如:28题的二氧化硫的吸收、电解精炼铜,30题的过滤操作和实验室制取氯气等。由此看来,试题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一方面试题形式与往年试题基本一致,命题知识和能力主线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命题人在试题立意、内容选材、思维角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使今年的理综化学试题有了新的突破。 三、评卷感悟(3)今后教学我认为注意的地方:①把握好“新课标”和“考纲”的基本要求,多花费精力抓基础知识,不要人为的加深教材和练习题的难度。不管是去年的还是今年的高考试题,考查的都是学生的基本功,无“偏、难、繁、怪”题出现,今年的考题还注重了对知识的“所以然”的考查。所以在教学中一定确保让学生真正掌握基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仅是掌握,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不怕基础知识的应用和变通。②防止只重视复习用书的使用,而轻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导向功能。今年的化学题甚至就是课后习题的水平。能利用好各种教材的课后习题和手头的常规习题,我认为是非常必要的,肯定不吃亏。 三、评卷感悟③除注重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非智力能力的培养。比如化学语言的规范性、书写的规范性(注意不是强调练习书法,而是要求书写规范)、读题审题的能力、坚持的能力、遇到困难勇于克服的精神等。 ④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在目前试题覆盖面大大减少的理综试题中,化学实验能力考查继续得到加强,且增大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的覆盖面,同时,其所占分分值达到了近一半的比例,因此在实验教学上一定要加大力度。除了实验试题练习之外,最好是能让学生多看看化学仪器,多做常规实验,至少要让学生看看别人怎么做的,在心中留下感性认识。 ⑤抓住60%的学生,用好现在题目的80%,抓好落实,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的时间,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好。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