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材地位、作用本课是部编本《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本课作为本册书的最后一课, 因为不涉及本册书如外交事业、国防、科技等专题性内容, 容易被忽略, 但从本课所要表达的主题: 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带来了中国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极大提高、 促进了社会经济方式的极大改变这一角度而言, 本课对于学生了解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来讲又尤为重要。 因此, 将本课作为一个重点课。 此外, 总结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的重大变化, 让学生从现实生活角度列举实例去切身体会这种变化既是本课的特色也是本课的作用。主题与课时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课标要求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衣、 食、 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的表现, 铁路等交通事业和通信事业取得的成就。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 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 食、 住、 行、 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 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 分析交通、 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安排学生采访或社会调查, 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 食、 住、 行、 用方面的变化为第一手资料, 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制度, 数据。 用数字有力说服, 实施探究式学习, 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了解人们生活的巨大变化, 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 热爱祖国、 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2) 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学难点:交通、 通信的进步对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评价任务任务一: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 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 食、 住、 行、 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任务二: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了解我国交通、 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 分析交通、 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 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资源与建议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课本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建议:教法:教师在讲述本课前, 可事先让同学们去做一些准备: 进行一些调查, 可以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亲人、 朋友、 邻居等渠道, 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他们所熟悉的人在衣食住行用方面亲历的变化, 让学生从活生生的事实中分析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另外要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相关的文字、 数据、 图片、 图像等资料, 让学生掌握运用科技成果来获取资料和知识的能力。学法:本学期我校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备注: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全班分为八个学习小组, 每个小组六位同学, 分别为 1 号——6 号, 1、 2 号为小组程度较好的学生, 3、 4 号次之;5、 6 号为每个小组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为了起到全班一起进步的效果, 所以有小号带动大号同学学习, 在课堂上, 问题的设计也会根据大小号来调节, 一般预习部分或者简单知识就由大号同学来完成, 有深度的问题或者设计课外知识的问题就由小号来完成, 想利用这种方式让各层面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当中来)。 而本节课的知识点较为简单, 易理解, 教学任务较轻, 所以利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动起来, 我认为这一课不失是一个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好机会。 具体操作如下:①提前指定每个小组承担一部分任务: 将本课教材中涉及到的社会生活的六大部分安排到六个学习小组中, 教师要告知学生需要查找的资料有哪些方面(可以是实物、 票证、 新闻报纸中的文字材料、国家相关调查统计的数据、 图片等);②课堂上展示: 每个小组内部协调, 自行安排好同学代表课上展示本小组搜集到的资料。学习过程一、新课导入:视频导入:播放素材—粮票的来历。你见过与上图类似的粮票吗 粮票曾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近40年里成为人们不可分离的“饭碗”“命根子”,有人把它形容为“吃饭的护照”“中国第一票”。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粮票已淡出人们的生活,刷卡消费、电子支付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方式。你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示题目及目标(见上)【设计意图】展现学习目标, 利于学生有目的的开展学习, 让学生的学习能做到有的放矢。三、讲授新课(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物价飞民生凋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2.阅读教材,分组合作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比较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在衣、食、住、行、用方面有哪些变化。第一小组展示交流结果:(1)衣:①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②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第二小组展示交流结果:(2)食:①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③改革开放后: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展示图片:③问题思考: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提示:第三小组展示交流结果:(3)住①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②改革开放后:从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到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第四小组展示交流结果:(4)用①改革开放以前是四大件——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是新四件。②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五小组展示交流结果:行教师讲述: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时,人们可以选择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多种交通工具。3.根据搜集到的资料(上网或访问),列表归纳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在改革开放前与当今社会变化的表现,并说出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交通的发展:1.阅读教材,教师提问: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果?成果: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2.阅读教材,归纳交通发展的表现。提示:铁路: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公路: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航空: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3.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交通的不断发展有何影响?提示:影响: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4.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变化的原因。提示:(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信的发展:1.阅读教材,教师鼓励学生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强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步形成全国电信网络。(2)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2.阅读教材,如今,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有何成就及影响?(1)成就:①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②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用十分普遍。③中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扩大,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2)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变化的原因。提示:(1)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建立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制度,使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为生产力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改革开放后我国三个领域的变化: 日常生活多彩化、 交通方式多样化、 通信方式快捷化。 通过今天这些知识的学习,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的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正是由于改革开放,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才有了大幅度提高, 综合国力才能不断加强。 而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要坚定拥护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板书设计】【设计意图】通过板书线索的梳理归纳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内容, 建构知识网络, 促进学生建立起纵横联系的知识结构和大历史观。课堂检测一、选择题:1.(2020 年湖北黄冈) 我国有着丰富的节日文化, 如除夕、 中秋、 国庆等,国家在一些传统节日还规定了法定假日天数。 我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可以进一步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还突出反映了( )A.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B.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大幅提高C.礼仪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D.发展假日经济的需求空间巨大【答案】 A2.(2020 年青岛) 20 世纪 70 年代, 进入中国采访的外国记者们惊讶于中国人清一色蓝、 灰、 军绿色的衣着, 所以有了“灰蚂蚁”“蓝蚂蚁”的形容。 80 年代, 中国人一直被忽视与压抑的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 推动“时尚意识渐次苏醒萌芽”的主要因素是( )A.三大改造 B.改革开放 C.港澳回归 D.中美建交【答案】 B3.(2020 年安徽)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 5000 多个新词条, 如市场经济、 超市、 电脑、 绿色食品、 下海等。 本次修订可能发生在( )A.1956 年 B.1978 年 C.1984 年 D.1996 年【答案】 D4.(2020 年贵州黔东南) 2020 年暑假, 一位外籍游客将带着家人到黔东南游玩, 下列生活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穿现代服装 B.用粮票买米 C.住小洋楼 D.用微信支付【答案】 B5.(2021 年江西) 如图反映了( )A. 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 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C. 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 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答案】 C6.(2021 年山西) 下列两幅图呈现出我国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它们对国家发展的共同作用是( )健全交通网, 改善民生 B.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C.发展高科技, 巩固国防 D.有利于海峡两岸交往【答案】 A7.(2021年湖南衡阳市)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家庭财富标志。 下图是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财富标志的变化, 反映出( )A. 经济持续增长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 B. 经济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C. 经济持续发展使就业观念不断变化 D. 工业技术进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升【答案】 B8.房价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1995年国家就启动了安居工程,它体现了我国( )A. 城市化建设的要求B. 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C. 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D. 社会保障的不断完善【答案】D9.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B. 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C.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D. 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答案】C10.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 )①人们上网浏览、发邮件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答案】B史料分析题 (指向任务一、二)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亿元)——数据整理自《巧克力市场报告》(2016 年)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温家宝材料四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年份 贫困人口规模(亿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 7. 7039 1712017 0. 3046 259742020 0. 0551 32189——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1)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2) 依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 说出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4) 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由物资紧缺、凭票限购到物资丰富、鼓励消费;生活水平提高,追求质量或物质生活的科技含量增加。(2)趋势: 2011-2015 年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背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改变生活;改革开放。(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4) 变化: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 主要原因: 改革开放。(5)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度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取消农业税;对农村中小学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等。学后反思1.请尝试绘制本节课重要知识的思维导图。2.学完本课,你收获了什么方法 有什么感悟 你还有什么困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