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 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13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件(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中职) 基础模块上册第五单元13 《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件(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苏轼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古诗词鉴赏方略
了解作者,考察背景
寻找意象,体会意境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一:
了解作者,考察背景
作者简介:
苏轼( 1036 一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22岁与弟弟苏辙同中进士。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其文章后说:“不觉汗出 。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他是杰出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伟大的诗人、词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也是著名的书画家,是宋四家之一(苏轼、蔡襄、黄庭坚、米芾)。他的诗文,尤其是词,气 势雄浑,感情奔放开一代豪放词风,对当时和 后人的影响很大。
富有戏剧的一生:
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多次。
哲宗立:废新法,信旧党,苏轼被召回,
与司马光意见不合不同意尽废
新法,因而再次遭贬,先后在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地方
官。以后新党再得势,他被远
谪惠州,儋州(今海南岛)
徽宗即位:苏轼被赦召回,途中病死于
常州,终年65岁。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此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写于宋神宗元丰
五年(1082),时年47岁。这时他被贬为黄州
团练副使已两年,这次被贬是因“乌台诗案”而起。
元丰二年(1078)苏轼因写过讽喻新法的诗,
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政治上遭受打击,
思想苦闷,经常游于江湖山水之间,写下了
《赤壁赋》《后赤壁赋》和此词。
背景简介: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二: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 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三:
寻找意象,体会意境
思考:上阕写了哪些景物?创设了怎样一种意境?
上片:
意象
大江(东去)
故垒(赤壁)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豪迈奔腾雄奇壮阔的古战场
(意境)

古诗词鉴赏方略之四:
分析形象,把握情感
苏轼心目中的周瑜是什么形象?
小乔初嫁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年轻有为赫赫战功名垂青史
年华老大,功名无望,壮志难酬。
最后两句,有人以为有些消极,你怎么看?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 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人生态度
豪放中见旷达
苍凉中见洒脱
此赤壁非彼赤壁,但苏轼还是写下了《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地点的不确定,甚至错误,是否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艺术成就?
(答案)
讨论:
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 (清)朱日浚
苏轼只不过是借题发挥,“以茶当酒”,借景凭吊古代英雄人物及其功绩,来抒写自己的情感。因此,以上因素丝毫没有影响到作品的艺术成就,并且成就了苏轼以及这篇旷世之作。
练习:
1、对全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大江与千古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
B、词的上片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人物身上。
C、“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一句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
D、这首词从总的方面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清丽自然。
D
2、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理解不确切的一句是( )
A、“多情”一词在这里主要指词人建功立业的愿望。览胜怀古,壮志难酬。“早生华发”使人生悲。
B、词人嘲笑自己怀古忧今,以致“早生华发”,不如举杯对月,了此一生。
C、“人间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的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一尊还酹江月”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
D、这几句显示词人遭受压抑而旷达乐观的情怀。
B
作业:
东坡,我想对你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