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年九年级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2学年九年级上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

资源简介

2012学年九年级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4 小题,每小题 2分,共48分。)
2009 年9 月 15日至 l8 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回答 1、2 题。
1.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这里的“国情”不包括( C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
C.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0 世纪 50年代, 由于没有立足国情,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主要有 ( D )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运动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②④
2009 年9 月 ll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从 l949 年的 36%。下降至 2008 年的 l2.1%。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奇迹。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 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 20%、亚洲人口的 33%。同答 3-4 题。
3.上述数字表明 ( A )
①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②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③我国人口的总体素质偏低 ④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13.28 亿人口,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相反,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 ( B )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②解决老龄社会问题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④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 D )
A.要坚持同国际社会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合作的原则B.要反对把人权作为实现对别国的某种政治企图的工具C.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把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相结合D.要坚持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各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6.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的一个职责是唤醒人们爱护动物的良知,使人与其他种群和谐相处,这主要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 ( B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7.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但 65%的士地为山区,37%的土地为水土流失地区,33%的土地为干旱区和沙漠区,30%的耕地土为酸性土壤。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 C )
A.分布不平衡 B.利用率低 C.质量不高 D.人均占有量少
8.从 2009年1月20目到12月31日,我国对1.6 升以下排量乘用车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原来为 l0%);2 月5 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节油率在 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补助标准为每辆 5 万元。上述举措的出台 ( D )
①基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②体现了“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表明我国在解决资源问题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开放的中国和腾飞的上海本身就是2010年世博会的最好品牌。上海世博会以中国的国家品牌和上海的城市品牌为依托,立意高远、别具风格。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A )
①树立全球观念,迎接机遇与挑战 ②关心祖国和世界的发展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④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09年 4 只 11 日至 l2 日,金华与杭州结对联合开展“品质杭州,宣游金华”大型旅游推介活动。两地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应遵循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是 ( B )
A.遵循规律,贸易共赢 B.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C.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D.开源节流,互通有无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5日-14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汇聚北京,代表人民意愿,共商国事。这表明 ( B )
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行使所赋权力
③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12.201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15年来,香港走过了不平常的路,遇到了两次金融危机。但是在特区政府领导下,港人共同努力战胜了金融危机,香港至今仍保持着国际金融的地位和高度的自由经济。这充分证明了( A )
① “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②“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④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某新编快板词唱到:“老百姓的日子变甜啦,吃东西讲究营养啦,住房子讲究宽敞啦,穿衣服讲究新潮啦,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啦,神七上天啦……”。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说明 ( C )
①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更加迅速,为世界所瞩目 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③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④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历史事件是( C ) A.辛亥革命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经济特区是窗口, 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B )
A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热爱……这些设计启示我们( D )
①科技创新是解决PRED问题的关键因素 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④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2012年开春以后全国普遍出现了用工荒,但最紧缺的是技术工人。许多企业涨工资仍招不满所需工人,金华永康模具工程师年薪已从5万涨到10—15万元,企业仍抢着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①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②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③只要把“人口”变成“人手”,中国就定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④廉价劳工的时代要过去了,中国企业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太空育种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太空育种,一个西红柿重达 1.5 公斤、一个青椒0.5 公斤、一根水稻长了3个穗。这些技术将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这表明 ( C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③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④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09 年9 月 4 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各国之间激烈的教育竞争和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⑧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 2011年7月13日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总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下列有关中国人权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C )
A.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与西方人享受了同等的人权B.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已经享有充分的人权C.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拥有广泛、公平和真实的人权D.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充分的人权
2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在               ( C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2001年
22、在党的十八大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是   (C )
A.江泽民  B、胡锦涛  C、习近平  D、张德江
23.中国已经建成的(  D  )是当今世界上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A.京沪高铁  B.沪杭高铁  C.京哈高铁  D.京广高铁
24、取代野田佳彦的日本新任首相是( C )
A.麻生太郎  B.小泉纯一郎 C.安倍晋三 D.福国康夫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 小题,共 52 分)
25.材料一: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我国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什么变化趋势?(2分)
答:少儿的比重下降(0-14人口比重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快(高龄少子化2分)(2分,每点一分)
(2)从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分)
答: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规定有利于保证公民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答到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
(3)请你为我国政府实现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提出两条措施。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谈谈作为初中生应该怎么做?(4分)
答:措施: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2分)中学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分)
26. 材料一:自2011年8月叙利亚各方内部冲突以来,中方一直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
叙利亚危机不断升级、导致平民伤亡、影响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深感忧虑。
材料二: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与东盟在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和高水平上开展交流与合作,成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正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
材料三:2011年胡锦涛在G20峰会表示:中方愿努力为世界经济早日恢复强劲增长发挥积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失衡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只有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同繁荣,世界经济复苏才有坚实基础,世界经济增长才能持续长久。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2分)
答:和平与发展
(2)放眼世界,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与东盟已成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命运共同体的原因。(4分)
答: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它是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是地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它是地区间经济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结果。2分 任写两点即可
(3)结合材料,谈谈中国以哪些实际行动为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做贡献?(两个角度作答)(4分)
答: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作共赢求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
(任选两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共4分)
27.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我们消费的主要能源,直到今天仍占全世界消费能源的 87%左右。但这些能源在使用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且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 40、60 和 100 年左右耗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寻求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世界性的低碳经济发展热中,中国政府认准大势,主动担当,致力于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 GDP 能耗十年内降低 20%,2010年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 亿吨的目标,并先后推出绿色税收、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和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请回答:(12 分)
(1)从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角度谈谈我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4 分)
答: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条1分,共4分)
(2)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我国什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了什么作用?(5 分)
答: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1分
(3)“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中蕴藏着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请你将下列表格中的空格填充完整。(3分)
答:
数据事实或知识理由 我可以试着做
数据事实:每消耗1度电,会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 ①
数据事实:自驾车每消耗1公升汽油,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 ②
知识理由:③ 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
知识理由: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林木吸收有害 不用一次性筷子
气体的生态功能。
28.下图是 2008 年发行的两枚邮票。 (10 分)

图 1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图 2 “神七”飞行
(1)图 2 中“神七”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而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指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什么事件?(2分)
答: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2)取得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与我国长期实施什么战略有关?要推进该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哪两方面创新?为什么?(5分)
答:取得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与我国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关。要推进该战略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如果说两张邮票反映的是 2008 年我国的一大挑战和一大盛事。那么我们为什么能迎难而上、战胜各种挑战、创造民族辉煌呢(请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3 分)
答: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创造民族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任选三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1分)
      
 2012学年九年级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考试答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48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D
A
B
D
B
C
D
A
B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C
C
B
D
D
C
B
C
C
C
D
C
二、材料分析题
25、
(1)少儿的比重下降(0-14人口比重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快(高龄少子化2分)(2分,每点一分)
(2)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规定有利于保证公民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答到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
(3)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2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分)
26、
(1)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它是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是地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它是地区间经济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结果。2分 任写两点即可
(3)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作共赢求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
(任选两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共4分)
27、
(1)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条1分,共4分)
(2)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1分
(3)①:养成及时关灯的好习惯、购买和使用节能灯、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          
(1分,写出1条即可)
②:选择绿色出行,如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1分,写出1条即可)
③:生产和焚烧处理塑料袋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防止白色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有害物质排放(1分,有理即可)
28、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2)
取得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与我国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关。1分要推进该战略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2分
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2分
(3)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创造民族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任选三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1分)
2012学年九年级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4 小题,每小题 2分,共48分。)
2009 年9 月 15日至 l8 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回答 1、2 题。
1.全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 ”这里的“国情”不包括( C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很少
C.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0 世纪 50年代, 由于没有立足国情,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出现了重大失误,主要有 ( D )
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运动 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⑤文化大革命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 D.②④
2009 年9 月 ll日,国家统计局报告指出,中国人口出生率已经从 l949 年的 36%。下降至 2008 年的 l2.1%。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速度之快,从人口学上看可以说是奇迹。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为 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 20%、亚洲人口的 33%。同答 3-4 题。
3.上述数字表明 ( A )
①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②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③我国人口的总体素质偏低 ④我国计划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数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13.28 亿人口,如果素质低,就是沉重的负担;相反,就是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要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必须 ( B )
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②解决老龄社会问题③优先发展教育事业④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与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这就要求我们( D )
A.要坚持同国际社会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合作的原则B.要反对把人权作为实现对别国的某种政治企图的工具C.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把集体人权和个人人权相结合D.要坚持国际社会关于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和各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6.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的一个职责是唤醒人们爱护动物的良知,使人与其他种群和谐相处,这主要要求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 ( B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7.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但 65%的士地为山区,37%的土地为水土流失地区,33%的土地为干旱区和沙漠区,30%的耕地土为酸性土壤。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 ( C )
A.分布不平衡 B.利用率低 C.质量不高 D.人均占有量少
8.从 2009年1月20目到12月31日,我国对1.6 升以下排量乘用车按 5%征收车辆购置税(原来为 l0%);2 月5 日,财政部和科技部联合出台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节油率在 40%以上的混合动力汽车,其补助标准为每辆 5 万元。上述举措的出台 ( D )
①基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现状②体现了“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④表明我国在解决资源问题上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开放的中国和腾飞的上海本身就是2010年世博会的最好品牌。上海世博会以中国的国家品牌和上海的城市品牌为依托,立意高远、别具风格。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 A )
①树立全球观念,迎接机遇与挑战 ②关心祖国和世界的发展③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④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2009年 4 只 11 日至 l2 日,金华与杭州结对联合开展“品质杭州,宣游金华”大型旅游推介活动。两地在开展这一活动时应遵循的区域经济发展原则是 ( B )
A.遵循规律,贸易共赢 B.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C.扩大内需,促进增长 D.开源节流,互通有无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12年3月5日-14日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汇聚北京,代表人民意愿,共商国事。这表明 ( B )
①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 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行使所赋权力
③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 ③④
12.201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15周年。15年来,香港走过了不平常的路,遇到了两次金融危机。但是在特区政府领导下,港人共同努力战胜了金融危机,香港至今仍保持着国际金融的地位和高度的自由经济。这充分证明了( A )
① “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②“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比优越性 ④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不动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某新编快板词唱到:“老百姓的日子变甜啦,吃东西讲究营养啦,住房子讲究宽敞啦,穿衣服讲究新潮啦,北京奥运会成功举行啦,神七上天啦……”。快板词中唱到的这一切说明 ( C )
①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更加迅速,为世界所瞩目 ②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③我国已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④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标志着中国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历史事件是( C ) A.辛亥革命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5.“经济特区是窗口, 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B )
A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B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上海世博会上,中国国家馆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城市绿地的热爱……这些设计启示我们( D )
①科技创新是解决PRED问题的关键因素 ②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③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④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2012年开春以后全国普遍出现了用工荒,但最紧缺的是技术工人。许多企业涨工资仍招不满所需工人,金华永康模具工程师年薪已从5万涨到10—15万元,企业仍抢着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①我们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②当今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③只要把“人口”变成“人手”,中国就定能成为人力资源强国
④廉价劳工的时代要过去了,中国企业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我国开展了太空育种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经过太空育种,一个西红柿重达 1.5 公斤、一个青椒0.5 公斤、一根水稻长了3个穗。这些技术将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这表明 ( C )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学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因素③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④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2009 年9 月 4 日,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三十五中学调研时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B )
①各国之间激烈的教育竞争和人才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⑧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④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 2011年7月13日是,《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总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下列有关中国人权进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 C )
A.鸦片战争后,中国人与西方人享受了同等的人权B.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已经享有充分的人权C.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拥有广泛、公平和真实的人权D.进入21世纪,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充分的人权
2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是在               ( C )
A.1949年  B.1956年  C.1978年  D.2001年
22、在党的十八大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是   (C )
A.江泽民  B、胡锦涛  C、习近平  D、张德江
23.中国已经建成的(  D  )是当今世界上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
A.京沪高铁  B.沪杭高铁  C.京哈高铁  D.京广高铁
24、取代野田佳彦的日本新任首相是( C )
A.麻生太郎  B.小泉纯一郎 C.安倍晋三 D.福国康夫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 小题,共 52 分)
25.材料一: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数据显示:0-14岁人口占16.60%,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
材料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我国将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人口什么变化趋势?(2分)
答:少儿的比重下降(0-14人口比重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快(高龄少子化2分)(2分,每点一分)
(2)从公平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4分)
答: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规定有利于保证公民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答到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
(3)请你为我国政府实现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目标提出两条措施。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谈谈作为初中生应该怎么做?(4分)
答:措施: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2分)中学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分)
26. 材料一:自2011年8月叙利亚各方内部冲突以来,中方一直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发展,
叙利亚危机不断升级、导致平民伤亡、影响中东地区和平与稳定深感忧虑。
材料二: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与东盟在前所未有的广泛领域和高水平上开展交流与合作,成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世界正处于深刻复杂的变化之中。
材料三:2011年胡锦涛在G20峰会表示:中方愿努力为世界经济早日恢复强劲增长发挥积极作用。……当前世界经济中最大的失衡是南北发展不平衡,只有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共同繁荣,世界经济复苏才有坚实基础,世界经济增长才能持续长久。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材料说明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2分)
答:和平与发展
(2)放眼世界,根据材料说明中国与东盟已成为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命运共同体的原因。(4分)
答: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它是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是地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它是地区间经济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结果。2分 任写两点即可
(3)结合材料,谈谈中国以哪些实际行动为建设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世界做贡献?(两个角度作答)(4分)
答: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作共赢求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
(任选两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共4分)
27.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成为我们消费的主要能源,直到今天仍占全世界消费能源的 87%左右。但这些能源在使用中释放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且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 40、60 和 100 年左右耗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寻求在发展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产出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在世界性的低碳经济发展热中,中国政府认准大势,主动担当,致力于节能降耗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十一五”规划要求单位 GDP 能耗十年内降低 20%,2010年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0 亿吨的目标,并先后推出绿色税收、绿色资本市场、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和提倡绿色生活方式。请回答:(12 分)
(1)从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性角度谈谈我国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4 分)
答: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条1分,共4分)
(2)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我国什么发展战略?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怎样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了什么作用?(5 分)
答: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1分
(3)“低碳经济”不仅是一种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中蕴藏着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请你将下列表格中的空格填充完整。(3分)
答:
数据事实或知识理由 我可以试着做
数据事实:每消耗1度电,会排放0.785千克二氧化碳 ①
数据事实:自驾车每消耗1公升汽油,排放2.70千克二氧化碳 ②
知识理由:③ 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
知识理由: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林木吸收有害 不用一次性筷子
气体的生态功能。
28.下图是 2008 年发行的两枚邮票。 (10 分)

图 1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图 2 “神七”飞行
(1)图 2 中“神七”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而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是指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什么事件?(2分)
答: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2)取得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与我国长期实施什么战略有关?要推进该战略的实施必须加强哪两方面创新?为什么?(5分)
答:取得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与我国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关。要推进该战略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
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如果说两张邮票反映的是 2008 年我国的一大挑战和一大盛事。那么我们为什么能迎难而上、战胜各种挑战、创造民族辉煌呢(请结合所学知识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分析)?(3 分)
答: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创造民族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任选三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1分)
      
 2012学年九年级社会思品期末模拟考试答卷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48分,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C
D
A
B
D
B
C
D
A
B
B
A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C
C
B
D
D
C
B
C
C
C
D
C
二、材料分析题
25、
(1)少儿的比重下降(0-14人口比重下降)和人口老龄化加快(高龄少子化2分)(2分,每点一分)
(2)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规定有利于保证公民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只要答到两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2分,共4分)
(3)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全面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2分)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2分)
26、
(1)和平与发展
(2)当今世界出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2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表现为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全球化;它是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是地区间资源合理配置的结果;它是地区间经济和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结果。2分 任写两点即可
(3)对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作共赢求发展;促进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和谐共存。
(任选两个角度,每个角度2分,共4分)
27、
(1)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1条1分,共4分)
(2)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体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这一战略推动我国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分我国政府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发挥了宏观调控作用。1分
(3)①:养成及时关灯的好习惯、购买和使用节能灯、夏天空调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          
(1分,写出1条即可)
②:选择绿色出行,如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学;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1分,写出1条即可)
③:生产和焚烧处理塑料袋会直接或间接的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防止白色污染,减少资源消耗和有害物质排放(1分,有理即可)
28、
(1)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2)
取得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与我国长期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关。1分要推进该战略必须加强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2分
因为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提高教育创新能力。2分
(3)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为我们迎难而上、战胜各种困难与挑战、创造民族辉煌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正确领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任选三个角度即可,每个角度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