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13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四课)1. 社会秩序的重要性: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2. 社会规则与社会秩序的关系: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3. 【易错点】社会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社会规则对自由的作用)(2017.9)(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①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②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 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2020.3D)5. 维护规则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也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6. 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7.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8. 尊重他人的要求: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2019.5ABC;2016.9)9.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10. 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①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④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11. 诚信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民法原则。12. 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公民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13. 践行诚信需要我们: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课时15 勇担社会责任(第三单元)1. 【易错点】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2.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3. 【易错点】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要做到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4. 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5.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唯R课时14 做守法的公民(第五课)1.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2. 【易错点】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刑事违法行为)的关系。(2015.7CD)关系 一般违法行为 犯罪民事违法行为 行政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区别 社会危害程度 相对轻微 相对轻微 严重触犯法律 民事法律规范 行政法律规范 刑事法律规范承担的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制裁: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 刑罚处罚(主刑、附加刑)处罚机关 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人民法院典型表现 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 拦路抢劫、殴打他人致人重伤甚至死亡联系 ①二者都是违法行为,都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或法规,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具有社会危害性;②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之间虽然有着严格的界限,但两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若不及时改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注:犯罪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启示 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小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3. 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4. 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的特点。5. 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2016.2D)(1)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杜绝不良行为。(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6. 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可以通过投诉、调解、仲裁、复议、申诉等非诉讼途径;也可以采取诉讼途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7. 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8.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课时12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1. 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投身于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2.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进步也离不开个人。3. 网络的积极影响: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4. 网络的消极影响:网络上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019.6CD)5. 做一名合格的网络参与者需要:①提高媒介素养;②学会“信息节食”;③学会辨析网络信息;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2018.7ABCD)唯R课时16 维护国家利益(第四单元)1. 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2. 【易错点】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3. 国家安全是实现国家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4.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020.2)5. 学习与劳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能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因此青少年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树立劳动意识,培养良好劳动习惯,担当起历史重任。6. 劳动的重要性。(2020.8AC)(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也是价值的源泉。(2)劳动是推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3)人世间的美好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生命里的一切辉煌,都是通过劳动铸就的。(4)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5)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个人生存的第一需要。(6)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7)劳动可以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展。7. 【易错点】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分工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课时12 走进社会生活(第一单元).doc 2.课时13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生活讲道德.doc 3.课时14 做守法的公民(第五课).doc 4.课时15 勇担社会责任(第三单元).doc 5.课时16 维护国家利益(第四单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