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期中理解性默写(Word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期中理解性默写(Word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期中理解性默写(检测版)
(一)《竹里馆》(王维)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 。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 。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 。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 。
(二)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乡之情的两句是: ,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 , 3.《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
4.《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三)逢入京使(岑参)
1.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 。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 , 。
3.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
4.《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想怀亲之情的句子是: ,
(四)晚春(韩愈)
3.诗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
4.通过拟人的修辞写就连那本来没有任何姿色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的句子是: ,
4.诗中表面揶揄“杨花榆荚”无才思,实则是对他们更深层次的赞许的句子是: ,
5.(诗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
(五)《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 。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 。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 。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 。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 。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 。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 。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 。
1、下列各组词语中粗体的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澎湃(pài) 炽痛(chì) 校对(jiào) 锲而不舍(qì)
B、汤匙(chí) 胡骑(jì) 憎恶(wù) 目不窥园(kuī)
C、粗拙(zhuō)诘问(jié) 侮辱(wū) 踱来踱去(duó)
D、愧怍(zuō) 晌午(shǎng)震悚(sǒng) 气冲斗牛(dǒu)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鞠躬尽瘁 妇孺皆知 兀兀穷年 马革裹尸
B、铤而走险 锋芒必露 潜心贯注 心不在焉
C、一泄万丈 沥尽心血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D、大庭广众 至死不懈 迥乎不同 燕然勒功
3、阅读下列句子,根据拼音写汉字。(7分)
①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jī( )( )人和开拓者。
②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yào shi( )( )。
③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gān gà( )( )的笑。
④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qiàn( )在门框里。
4、下列句子中粗体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闻一多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
B、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C、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疾之的。
D、父亲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虽然这些都很具体而微,但他做得很认真。
二、名著阅读(4分)
7、《骆驼祥子》的作者是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 (职业)祥子的故事。(2分)
8、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后,为实现自己最大的梦想而努力工作,但是三起三落后,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请简要分析祥子在小说中的性格变化。(2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一)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孙权劝学》,《卖油翁》两篇文言文,还学习了北朝民歌《木兰诗》。
9、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正确朗读,下列字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孤岂欲卿(qīng)治经为博士邪(yé) 但当涉猎(shè liè)
B、孰(shú)若孤 肃遂(suì)拜蒙母
C、可汗(hán)问所欲 昨夜见帖(tiě)
D、汝(rǔ)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wǔ)射
10、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卿今当涂(当道,当权)掌事 即更(重新)刮(擦拭)目相待
B、赏赐百千强(有余) 出郭(内城)相扶将
C、睨(斜着眼看)之,久而不去 但微颔(点头)之
D、以(凭借)我酌油知之 以(用)钱覆其口
11、翻译①②③④句文言文句子,用“/”符号将第⑤句在标点符号处标记(5分)
①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②我亦无他,惟手孰尔。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⑤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文段阅读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子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秉烛①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秉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2、请你积累出自这两个语段的三个成语: 、 、 。(3分)
1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理由所填不超过5个字)孙权给吕蒙提出的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回答)(3分)
14、在《孙权劝学》这篇短文中,主要写的是孙权劝吕蒙学习,为什么要提到鲁肃这一人物?(2分)

15、划线句寥寥数语,而人物形象已跃然纸上,通过人物语言分析孙权和师旷的劝说艺术。(4分)

木兰诗
《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选自北宋 编的《乐府诗集》(2分)
9. 对选文中“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10.对选文中划直线的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5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乡里咸称其善
13.“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1分)
(三)阅读选文,完成10—12题(6分)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10.解释加点字(2分)
尝: 唯:
11.对“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树长在马路边却有这么多小孩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B.树长在马路边却结了这么多果子,这一定是受了李家的苦。
C.树在说边上有很多儿子,这一定是李子很苦。D.树长在路边却结了这么果子,这一定是苦的李子。
12.有人说这个七岁小儿王戎真是个气度非凡、淡定又聪慧的孩子,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2分)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18分)
垃圾,还是放错地方的“宝贝”?(有删节)

①可回收垃圾原本都是“宝贝”,但如果不加分类地随意填埋在土里,很多都比你“活”得长:尼龙编制的袋子或衣物自然降解需要30-40年时间,易拉罐需要80-100年;至于一些装化妆品的玻璃瓶和啤酒瓶则需要4000年,那时你的子孙都不知过了多少代了。它们被埋在土里占地儿不说,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②在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中,平均有40%都是在厨房里产生的。家庭主妇和煮夫们每天都得跟发育不良或喷满农药的菜叶、果皮、蛋壳、骨头、果皮、果壳、啃过的玉米棒子等“厨房垃圾”打交道。值得注意的是,“厨房垃圾”并不等同于“厨余垃圾”,上述垃圾中就混入了好几样容易被混淆的“内鬼”。

③在厨房,骨头需要分为鸡骨头、鱼骨头、猪肋骨和大棒骨(包括“羊蝎子”),前两类是可以堆肥的厨余垃圾,而猪肋骨和大棒骨除了骨髓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胆固醇和其他有机物,剩下的就是没有营养价值的碳酸钙了,在填埋场,细菌也“啃”不动这些大块的骨头,根本无法进行堆肥。还记得非洲大草原动物上大型动物的尸骨吧,那可是历经风雨依然坚不可摧的见证。和大棒骨一样难以被腐蚀的玉米核、坚果壳和粗大的鸡骨头等应该归为其他垃圾。另外,咖啡渣、茶叶渣(袋泡茶叶除外)、树叶(不能带树枝)也都属于厨余垃圾。当我们将厨余垃圾正确地分离出来,就可以通过堆肥的方式变废为宝。堆肥法是将垃圾堆积在地面或置于某种发酵装置中,利用微生物将垃圾中易降解有机物逐步降解,最终形成稳定的腐殖质,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就能成为很好的有机肥料。如果把之前介绍的玻璃、塑料、金属等杂质放“错”到厨余垃圾里,会使肥料的质量降低,甚至形成重金属污染。
④有趣的是,有些口红和唇膏,基料是油脂和蜡,为了防止酸败发臭往往添加了抗氧化剂,所以受到微生物的亲睐,是上好的堆肥材料,当然,堆肥前口红的金属管外壳就得拆下来扔进可回收垃圾桶了。还有脱落的头发也不能用作堆肥,它们热值很低,难以回收,只能激发艺术家的灵感,收集制作成模型工艺品,那就是另外一种回收利用了。

⑤接着厨余垃圾的回收来说,很多人习惯用塑料袋把垃圾装起来,整袋扔进垃圾桶……请注意,塑料袋不属于厨余垃圾,装厨余垃圾最好使用容易自然降解的废纸,或者将垃圾倒进垃圾桶,装垃圾的袋请转身放进可回收垃圾桶。严格来说,废纸和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一样属于可回收垃圾,例如报纸、期刊、图书、包装纸、广告纸等,可以方便的回收,碱洗,浆化,脱色再生成干净纸。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不过用过的纸巾,无论是擦眼泪、如厕后,还是用作别的什么,由于其水溶性太强,回收成本太高,都只能作为其他垃圾。
⑥对于那些可回收的废纸,往往也不能简单地扔进垃圾桶。例如我们常见的像利乐包装这样的装牛奶的纸盒和纸袋,里面残留液体会对垃圾回收造成很大影响,在日本人们通常会把它洗净、晒干、压扁才能作为可回收垃圾。回收后的利乐包装可以做成文具,桌椅和建筑材料等等,用途多多。如果这些包装混着各种牛奶、饮料、油污,增大回收成本、降低利用率不说,简直就是断送了这些“宝贝”重获新生的前程。
⑦还有一类我们不太喜欢的“日常用品”再回收过程中也有点繁琐,那就是药品。在德国,过期药品的分类非常严格,纸盒、玻璃瓶等包装可以回收,放入黄色可回收垃圾桶;过期药品捣碎用纸包好放入灰色特殊处理垃圾桶,专门销毁。所以,过期药品属于特殊垃圾,整瓶扔进一个垃圾桶也是一种分类不当。此外,有些垃圾出于卫生方面的原因,也需要格外注意,例如用过的绷带、止血塞、动物粪便、药棉和药棉棉杆、尿布。如果随意丢弃,它们散发到空气中的各种病原生物、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简直就是低等级的定时“生化武器”,可能危害你的健康。

⑧说了这么多,虽然听上去有些麻烦,其实都是些举手之劳。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贴在墙上的口号,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改变可以从小事做起,从简单做起。下次,当你手中出现一件需要扔弃的垃圾,多花两秒想想它应该放在哪里,哪怕只是把干的垃圾和“汤汤水水”的垃圾分开,也会有利于变废为宝,同样也是有助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好习惯。

13.根据上下文,解释第②段中的“内鬼”。(2分)

14. 下列选项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鱼骨头、大棒骨、坚果壳、树枝都属于厨余垃圾。
B.因为口红和唇膏基料里含有油脂和蜡,所以用完的口红和唇膏可以归入厨余垃圾直接送去堆肥。
C. 因为塑料袋不属于厨余垃圾,装厨余垃圾最好使用容易自然降解的废纸,或者将垃圾倒进垃圾桶,装垃圾的袋请转身放进可回收垃圾桶。
D. 废纸和塑料、玻璃、金属、布料一样属于可回收垃圾。
15. 第⑦段中的划线句使用了 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6. 原本文中有一句话:垃圾分类除了有“不放错”的智慧,还需要一点“不怕麻烦”的精神。你觉得放在哪里比较合适 (1分)
A.㈠处 B.㈡处 C.㈢处 D.㈣处
理由是 (2分)
17. 第⑥段划线句中有个词语“往往”可以去掉吗?为什么?(4分)


(二)阅读选文,完成19-23题(17分)
上海来的外婆(有删节)
路明
⑴那时外婆还不老。她时常倒几部车,来小镇看我和我妈。记忆中,她爱穿一件灰色咔叽布外套,冬天是驼色呢大衣、“料作裤”,裤线挺括。非但不老,还有点时髦。下雨天,裤脚会沾一些泥。我很少去汽车站接她,她总是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亲热地叫我“囡囡”。
⑵我很开心,外婆从不空手来。“上海”旅行包里装的,是外婆厂里做的鸡蛋糕、苔条酥和苏打饼干。酒心巧克力一般日子是吃不到的,除非我生病了,或者是我和我妈的生日。还有方便面,那时叫“梭子面”,是高档的食品,我捧在手上干啃,又脆又香,比麻花好吃。听外婆说,解放前她在美国佬开的“沙利文食品厂”做工,五十年代初,沙利文和苏格兰人的“义利食品厂”、香港人的“马宝山糖果饼干公司”合并为上海益民食品四厂。1970年,新中国第一袋油炸方便面,就诞生在外婆的手底。
⑶我见过外婆年轻时的照片,短发清爽,眼睛明亮,面颊有两朵红晕。外婆笑着说,那是后期上色的。外婆喜欢唱沪剧,唱越剧,唱黄梅戏,是厂里的文艺积极分子。后来说不让唱,她就不唱了。外婆能写会算,又出身贫苦,根正苗红,很快被委以重任。八十年代,外婆负责厂里的外调工作,碰到去安亭、黄渡那个方向,她就早早办完事,花一角六分买张长途车票,跳上开往小镇的班车。
⑷外婆通常在下午抵达。我妈说,姆妈你坐,我去弄碗面吃。外婆摆手,说静芝你别忙,我吃过了。据外婆说,汽车站下来有一家饮食店,小馄饨做得好吃,每次她来都要点一碗。外婆说得那么诚恳,配合着喝蛋皮汤的声效,以至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外婆是真的喜欢吃小馄饨。
⑸镇上有两家国营招待所,外婆嫌不卫生,住在家里又添麻烦,往往没说几句话,就急着赶末班车回上海。我妈领着我送外婆,往她旅行包里塞几个咸鸭蛋,有时是一段青鱼干。一角六分坐到安亭,三毛钱乘“北安线”到陆家宅,再换40路电车回家。
⑹来过几次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她笑着跟我们的邻居打招呼,扯些有的没的,临别时再送上一把大白兔,拜托他们多多照顾我。邻居们都说,这个上海老太太真好,和气。我心疼大白兔,对外婆的社交不以为然——我妈平时买菜都讲上海话的。外婆就说我妈笨,死心眼,不懂人情 故——到人家的地方,客气一点总没错的,你说阿是?
⑺有一次我跟我妈上街,大热天,我吵着要吃奶油雪糕。我妈没同意,我就赖在地上不肯走。我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支雪糕送到面门前,“囡囡吃”。我睁眼一看,是外婆。原来方才我满地打滚时,外婆就坐在马路对面的公交车上。她都看见了。
⑻更多的时候,我跟我妈去院部打电话。整个小镇医院只有一部长途电话,装在院长办公室外边。电话打到弄堂口的电话亭,接线阿姨去楼下扯一嗓子,外婆再跑出来接。外婆在电话那头讲,囡囡乖吧。我说,乖的。外婆说,囡囡想吃啥。我说,酒心巧克力。外婆就笑了,酒心巧克力哪能天天吃,要吃出酒瘾的。
⑼那时我爸妈常为一些琐事争吵。我不愿听他们吵架,就选择离家出走。不会走远,在医院宿舍区范围内,找一个冷僻角落坐着。我爸妈吵着吵着发现我不见了,赶紧下楼来找我。他们东张西望,焦急地喊我的名字。我一声不响,把头埋进自己的膝盖里。等我爸妈终于找到我,埋怨几句,或是安慰一番,也就忘了刚才吵架的事。后来我长大一点,这招就不太好用。通常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吹半天冷风,实在冻得受不了,自己灰溜溜地跑回家;要么我爸妈发现小赤佬又来这套,两人尽弃前嫌,团结起来对付我。家庭矛盾是解决了,男女混合双打的滋味不太好受。
19.看拼音写汉字:人情 shì ( )故 (2分)
20.第⑵段的划线句属于记叙顺序中的 ,作者写这段话的作用是 。(4分)
21.第⑴段的划线句是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4分)
22.第⑹段写道:来过几次之后,外婆的小镇方言就说得有模有样,比我妈地道多了……外婆为什么要学小镇方言呢?
文章中和外婆学小镇方言类似的事件你还能概括出一件吗? (4分)
23.下面表述中符合文意的是 (3分)
A.外婆每次来我家,都会在汽车站旁边的饮食店吃小馄饨。
B.外婆很喜欢和我们小镇上的邻居聊天,因为外婆年轻时是文艺积极分子性格很活泼。
C.离家出走是我解决爸妈吵架的有效手段而且屡试不爽。
D.虽然外婆说我妈死心眼,但这也是她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B(2分)
2、D(2分)
3、奠基,钥匙,尴尬,嵌(7分)
4、D(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7、老舍,人力车夫。
8、祥子的性格:起初 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后来 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2分)
三、文言文阅读(21分)
(一)
9、D(2分)
10、B(2分)
11、略(5分)
(二)
12、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秉烛夜读(3分)
13、欲学恐已暮;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分)
14、文章提到鲁肃这一人物,是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了吕蒙学识进步很大。(2分)
15、孙权的劝说艺术: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颇有人主的威严;接着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言语间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师旷使用比喻形容人生三个阶段的学习,把老年的学习比作“炳烛之明”,生动形象地说服晋平公要活到老学到老。(4分)
10曾经 只有 一空1分
11 D(2分)
12是的,首先他很淡定,别的孩子争着摘果子他不去,其次他也很聪明,能从路边果子没人摘,得出果子不好吃的结论 意思对即给分
13文中指没有正确分类放错地方的垃圾 意思对即给分
14 C(3分)
15举例子(1分)列举德国如何处理过期药品的例子(概括例子1分)具体而真切地说明药品回收过程有点繁琐,所以垃圾分类还需要一些不怕麻烦的精神(1分)
16 C(1分) 因为这句话的前半句不放错的智慧正是对2-4节的概括(承上1分)而不怕麻烦的精神正是5-7的内容(启下1分)
17不可以(1分)往往的意思是在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1分
就是说有些可回收的废纸存在着把残余的液体清理干净的必要,不应该直接扔进废纸回收箱,如果去掉的话就变成所有的废纸都要这么做,与客观事实不符,1分
这个词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
18略(3分)
19世(2分)
20插叙(2分,错别字不给分)
补充交代外婆工作的单位是上海益民食品四厂(1分)让读者倍感亲切,既呼应了题目中的上海又能够解释为什么在那样一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外婆总是能够给我带来那么多好吃的(1分),更有一种如此好吃的食物即出自外婆之手的自豪感(1分)。(达到任意一点给1分,两点即给2分)
21肖像描写或外貌描写均可(2分,错别字不给分)
写外婆一丝不苟的外貌体现外婆是个很热爱生活的人(1分),而沾了泥的裤脚能看出外婆长途跋涉来看我们的辛苦(1分)
22外婆用小镇方言和我们的邻居套近乎,希望他们多多关照她的女儿一家,(1分)
体现外婆对我们的爱(1分)
外婆主动和邻居打招呼,送他们大白兔奶糖,希望他们多多关照她的女儿一家(2分)
23 D(3分)
课内文言文(6分)
8. (1分)南北朝 (1分) 郭茂倩
9. C (2分) 10.C (2分)
课内文言文(5分)
11 (各1分,共2分) 就 赠送(送给)
12(共2分)乡里人都称赞(说)她善良(好)(重点字:咸、称)
13 帮助别人也是帮自己。(多给别人做好事的人,当自己有困难时,别人也会来帮助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