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高二分层班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1.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2.在《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有关于洪水的记载,在埃及有《尼罗河颂》,在中国有“大禹治水”的传说,这说明A.人类早期的文明大多产生于大河流域B.早期文明往往因为洪水泛滥而被毁灭C.大河与文明的产生及其形态密切相关D.大河灌溉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基础3.“没有美洲的农作物,欧洲不可能有能力像后来养活那么庞大的人口,而且旧大陆的热带地区不会如此之快地得到开发。没有欧洲的牲畜,特别是用于运输和耕种的马和骡,美洲大陆不可能以它已经发生过的那种速度被开发。”据此可知,新航路开辟A.导致新旧大陆间经济互补而和谐发展B.带来的物种交换改变了新旧大陆面貌C.使美洲人口迁移造成旧大陆人口激增D.并未给美洲造成致命打击和巨大破坏4.下表反映了A.玉米和甘薯均由沿海传入内地 B.经济作物品种在清代日益增多C.新粮食作物推广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D.五口通商加快了美洲本土作物的传播5.美洲作物之引种中国大多发生在明清之际,总数接近30种;新旧大陆物种的交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及一些农作物等输入美洲;欧洲人饮用从中国和印度输入的茶,食用来自美洲的可可加工成的巧克力。这表明A.新航路开辟后,物种实现了世界的自由流动B.殖民扩张活动,加强欧洲对亚洲和美洲的掠夺C.新航路开辟后,促进物种交流,丰富民众生活D.殖民扩张活动,成为沟通美洲和亚洲的纽带6.17世纪初,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材料可用来说明A.饮食习惯决定物种的传播 B.美洲比欧洲更加适宜种植小麦C.小麦在美洲种植的必要性 D.新航路开辟导致美洲物种扩散7.陈云是20世纪50年代起实行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提出者和设计者。1952年1月他在一份报告中提出:“由于今后若干年内我国粮食将不是宽裕的,而且城市人口将逐年增加……因此征购粮食是十分必要的。”这反映他提出统购统销政策根本出发点是A.把农业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 B.稳定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秩序C.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需要 D.彰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8.几十年来,西方国家逐渐探索出三种不同的现代农业类型。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型,以荷兰为代表,以提高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和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为主要特色;人少地多、劳动力短缺型,以美国为代表,以使用农业机械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总产量为主要特色;土地、劳动力适中型,以法国为代表,以进行农业制度变革为主要特色。这说明A.国情决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B.科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唯一因素C.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决于农场规模 D.人地矛盾决定农业现代化的水平9.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公告明确对“辣条”类食品统一按照“方便食品(调味面制品)”生产许可类别进行管理,严格食品生产卫生规范。据悉,辣条原料主要为小麦和大豆,此前辣条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材料认为该类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可能在于①辣条厂家生产环境脏乱差 ②工人在辣条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③辣条加工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不够 ④原料加工过程中违规使用了添加剂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0.甲骨文卜辞:“(王)大令众人曰:协田。”《诗经》:“千耦其耘。”宋代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经营方式由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C.小农经济是古代社会的基本生产模式D.精耕细作推动古代农业长期领先世界11.“何足挂齿”的“齿”原指织机上的定经齿,能挂在齿上的丝,就能被织成锦,后“挂齿”引申为“重要的事物”;“丝丝入扣”之“扣”通“筘”,原是织机上的主要机件,织布时每条丝线都要从筘齿间穿过,后引申为细致之意。这些成语的由来折射出古代中国A.手工业生产精益求精 B.文人精通纺织技术C.纺织业生产效率高 D.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12.下图为1999年中国邮政局发行的《汉画像石》特种邮票中的一枚。邮票中的图画反映出汉代A.男耕女织是基本的生产模式 B.已形成纺织业的手工工场C.纺织是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D.已出现较齐备的纺织工具13.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14.如图是1831年英国经济各部门收入分布情况A.推动资本集中和垄断组织产生 B.使农牧业等产业开始走向衰退C.促进了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D.说明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主导15.张之洞认为,中国物产之盛甲于五洲,但因交通不便,工艰运贵,所以出产不多,销售不广,且土货往往质粗价廉,只有经过机器、化学的加工.才能变粗为精,实现增值。由材料可知,张之洞认识到A.经济对国家实力有重要影响 B.中国处于商战劣势的根源C.大机器生产对商战的重要性 D.专制政体导致了商战不利16.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1800 1830 1860 1880 1900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17.1878年,横贯非洲的探险家斯坦利从刚果回来后即出版了考察刚果河的著作《穿过黑暗大陆》,并在欧洲商会发表演说时呼吁:“刚果河流域的居民人口众多,只要稍微改善一下他们的衣着习惯,曼彻斯特纺织机器昼夜开动也将供应不上”。这一呼吁反映出,欧洲当时A.发现了黑奴贸易新的供应来源 B.正在遭受市场问题的严重困扰C.正推动工业革命向非洲的扩展 D.实现了对非洲大陆的有效占领18.对以下三次工业革命进程图主旨的解读准确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重工业没有突破 B.第二次科技革命促使“新经济”出现C.第三次科技革命以第三产业为主 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关键19.2014年底,位于浙江慈溪联盛广场的香满轩餐厅开业,里面有5个机器人:两个送餐,能报出各种菜名;三个小机器人在门口跳舞助兴。这反映了A.人们靠科技进步增值利润 B.传统就餐业必将走向衰落C.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拓展 D.工人的劳动就业受到威胁20.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围绕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展开了激烈竞争,原子弹、半导体、雷达、航天技术等有新突破。后来很多技术转为民用,如导航系统广泛用于救援、城市交通管理等各个方面。根据材料,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A.美苏竞争推动了科技的发展B.美苏成为新科技革命的中心C.美苏双方在科技上相互借鉴D.美苏双方在军事上势均力敌21.如图是中国北魏墓地中出土的拜占庭帝国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时期的金币,铸造时间是491—518年。拜占庭帝国金币在我国出土数量很多。这可以佐证①中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经贸交流频繁②以丝绸之路为通道的东西方经济、文化、政治交往③拜占庭帝国货币经济发达④拜占庭帝国最早发明金币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2.阅读下表,该表史实可以证明明朝A.海禁政策是外患的根源 B.海禁政策阻止了殖民扩张C.实行海禁有一定合理性 D.海禁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23.收养是古巴比伦人一种常见的社会行为。收养关系发生时他们一定要签订契约,并在泥板上盖上双方的印章。如果收养没有签订契约,那么收养关系便得不到法律的保证。据此可知①古巴比伦人具有很强的契约观念 ②契约在古巴比伦受到法律的保护③古巴比伦人任何事情都订立契约 ④契约有利于明确从事活动中的责、权和利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4.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①铁路成为欧美国家准入市场的必备要件 ②密切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③初步形成了遍布各洲的铁路网 ④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5.下图所示的信息,可以反映出五大主要工业经济体的规模(1820~1913年)①英国的经济规模被赶超②工业革命的推动力日益增强③世界市场的孕育和成熟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4小题,满分50分)26.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 据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瓷器制造方面,“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明代中晚期至清初的200余年是中国瓷器外销的黄金时期。输出的瓷器主要是景德镇青花瓷、彩瓷、广东石湾瓷、福建德化白瓷和青花瓷、安溪青花瓷等。其中较精致的外销瓷多是国外定制的产品,其造型和装饰图案多属西方的风格……输出的国家有朝鲜和日本、东南亚及欧美诸国……明清时期,总数超过1.5亿件的中国瓷器漂洋过海到了西方。——摘编自(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材料二 明政府在隆庆二年(1568年)部分开放了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恢复广州、宁波二市舶司,算是正式开放了海禁……17世纪中期,随着明王朝的灭亡和清王朝的继之而起便戛然而止了……清朝海禁从入关之初就开始了,到顺治十八年(1661年)开始“迁海”……康熙初年……将沿海一带的居民一律内迁数十里。——摘编自(美)杜朴、文以诚《中国艺术与文化》材料三 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必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拘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特点。(2)明朝中后期,以制瓷业为代表的私营手工业发展较快,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有哪些?27.史学研究方法影响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英国的优越地位在十八世纪归功于优越的政治制度……在十九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工业欧洲的老师”……——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九卷材料二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英国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2)依据材料二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连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2)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29.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味道,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据《欧洲文化史》等(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材料二 “清末旧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任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服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饮冰室合集》(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参考答案1.D2.C3.B4.C5.C6.C7.C8.A9.D10.B11.A12.D13.B14.C15.C16.D17.B18.D19.A20.A21.D22.C23.C24.D25.B26.(1)特点:分工精细,品种日益丰富,技术长期领先世界,能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产品大量出口。(2)原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与中国的手工业生产联系增多;明朝中后期取消海禁,有利于商品销往海外,并进行技术交流。(3)不利因素:海禁政策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影响了资本积累,也不利于技术交流;政府实行垄断政策,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自由发展;官员的腐败。27.(1)贡献:君主立宪制(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确立,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政治上的示范;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济上的典范。(2)说明:斯塔夫里阿诺斯从全球化的视角研究历史,西方“优势地位”是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逐步确立的。它既是西方自身发展领先于世界的结果(西方开辟新航路、拓展世界市场,科技革命、政治革命、工业革命等都领先于世界),也是西方对其他民族和地区侵略和掠夺的结果(西方殖民扩张不断扩大,亚非拉很多地区沦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28.(1)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2)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29.(1)答: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2)旧工业指传统手工业历史关联:①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②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③采用机器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