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 一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 一3.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学案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人教版统编版必修 第一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学案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立、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关键能力: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形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科学精神: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3.公共参与:自觉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基础梳理】
1.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从此以后,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邓小平理论
①创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②主要内容: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创立: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重要作用: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为伟大工程,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创立: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内涵: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道路。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地位: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这一制度,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国家层面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又借鉴了古今中外制度建设的有益成果,符合我国国情,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易错提示】
1、“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 )
错误 解析: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了“走自己分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错误 解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没有毛泽东思想。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错误 解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
错误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适应中国国情的,是能够带动中国更好发展的,我们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
正确
【深化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日益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提升。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造福中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2.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2019年5月28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 (简称京交会),在北京开幕,137个境外国家和地区、 21个国际组织、8 000家中外企业及机构参展参会; 246场论坛会议及洽谈交易活动嘉宾云集、16. 5万平方米的展览展示引人入胜、十个分会场活动不断;会议期间累计意向签约额达1 050. 6亿美元夏日的京城.一场如火如荼、成果斐然的“京交会”,搭建起中外服务贸易高水平合作的纽带和桥梁,见证着中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坚定和执着,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让人们在一场精彩纷呈的服务贸易盛会中,感受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行动和高质量发展的脚步。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无限潜力和广阔前景,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情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探究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探究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
4.情景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廓清困扰和束缚实践发展的思想迷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有机统一,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我们党历来注重在回应时代课题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形成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回答“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中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探究: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始终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及时回答了哪些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5.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某中学高一(2)班学生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开展探究活动。
【原因探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1)发生以上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晰国情】某学习小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学习活动,小林同学绘出了如下思维导图:
(2)请你写出①②③对应的文字内容,并结合④⑤⑥⑦⑧的内容,写出我国在21世纪中叶要实现的奋斗目标。
【巩固练习】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 )
A.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B.坚持改革开放
C.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与时俱进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依法执政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同志2000年2月25日在广东省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不包括:( )
A.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4.2018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了辅助理论读物《新时代面对面》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全面、系统、深入地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这有利于( )
①进一步引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深入发展
②更好地指导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实践创新
③验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性
④提升广大干部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水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⑥马克思列宁主义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①⑥
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某校高一年级(1)班的学生整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立、发展和完善”的相关知识。以下理论和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一一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③科学发展观一一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8.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____,确立了____,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①党的基本路线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全面小康社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将“坚持中国道路”作为党百年奋斗的十条历史经验之一。下列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以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目标
②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相关内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其无自身特殊利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C项符合题意;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而依法执政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所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应予以排除。
3.答案:D
解析: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要求学生选出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的选项。
ABC不符合题意,“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故排除。
D符合题意,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会谈,故当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C
5.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⑤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②③④⑤不符合题意,①⑥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答案:B
7.答案:A
解析:A依据课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故A符合题意; BCD与题意不符。故选:A。
8.答案:D
解析:A.不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是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从时间上看不符合“最新”的要求; BC.不符合题意,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符合“最新”; D.符合题意,习近平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故选:D。
9.答案:C
解析:①不合题意,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②③符合题意,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错误,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
故选:C。
10.答案: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