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阶段性综合性复习试题 复习范围:第一、二、三单元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0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2)朔气传金柝,___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3)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4)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5)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6)韩愈的《晚春》中描写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王维的《竹里馆》。(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站在高处俯kàn,龙川村依青山傍碧水,龙川水绕村东流,村落像条船,村里有千回百转的古廊桥,有历经千年的胡氏宗祠,有一门三尚书的古牌坊,有千娇百媚的水街,有三江汇流的园林水口——那一座座牌坊是徽州人的精神家园,那古村落和古建筑是远古徽州的繁华和富贵,牯牛降的原始自然传递出徽州大地的久远、淳朴和原生态的珍藏,横亘黄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黄山水之灵秀。(1)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与“水之灵秀”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站在高处 B.依山傍水 C.历经千年 D.徽州大地(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俯kàn( ) 牯牛降( ) 横亘( )(3)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其正确写法是“ ”。(2分)(4)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龙川村的秀美风光。(2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下列选项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朝花夕拾》——鲁迅——中国现代B.《安徒生童话》——安徒——生丹麦C.《西游记》——吴承——恩明代D.《海底两万里》——凡尔纳——英国(2)“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出自“人民艺术家” 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小说的主人公是 。(2分)4.七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我爱你,祖国”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1)近年来,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以下四个国家纪念日。请你根据示例,选择其中一个,写一则宣传标语。(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不为记住仇恨,是要珍惜和平。(国家公祭日)日期 国家纪念日9月3日 抗战胜利纪念日9月30日 中国烈士纪念日12月4日 国家宪法日12月13日 国家公祭日(2)下面是小娟同学作文中的一段文字,请你帮她修改。(4分)为国家纪念日的设立点赞,而一个纪念日能否具有生命力、感召力,【A】还有赖于当代人的务实探寻,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国家仪式的崇高感从哪里来?【B】形式是壳,只有温暖人心而又不失庄严,恪守史实而又目光长远地诠释与表达,就能得到更广泛的认同与共鸣。①【A】句有语序不当的语病,应将“ ”和“ ”两个词语互换位置。②【B】句有关联词语使用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一致推荐你去邀请抗美援朝老战士刘爷爷来给大家上一堂国防教育课。见到刘爷爷,你会怎么说 (4分)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一】消失的铁三连(23分)余显斌①将军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算准了敌人将会在鹘岭突围的。在这儿,将军准备埋下一颗钉子,让敌人撞出一头的鲜血,有来无回。他思考了一会儿,拿下叼在嘴里的烟斗,磕磕里面的烟灰,( )对参谋长一笑道:“老张,你认为派哪支部队去好啊?”②参谋长知道,将军已经成竹在胸了。当然,作为参谋长,他也已经成竹在胸了。他没有直接说出来,放下手里的铅笔,笑着建议,他们两人都将自己选定的部队写在手心里,然后伸开手,看是不是一致。③于是,笔墨拿来,两人各自拈了笔,在手心写下了选定的部队,然后喊声一二三,两人同时摊开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两人的手心都写着三个字:铁三连。④在军事会议上,参谋长将这次作战目的说清,并将任务一一下发,包括铁三连的。接受了作战任务后,其他人都一一敬礼,转身走了。等到铁三连连长许山来到面前,将军特意留下他,拿下嘴里叼着的烟斗,( )地道:“你们的任务是守住鹘岭,断敌归途,这直接关系到这次作战任务能否完成,能做到吗?”⑤许山胸脯一挺,大声回答:“铁三连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能二字。”⑥将军再次打量一下许山,如一座铁塔一样竖在自己面前,脸上的线条刚硬、坚强。他伸出粗大的巴掌,在自己这位喜爱的下属肩上重重拍了一掌,故意激将道:“小子哎,不行可别硬撑着,说一声,我老头子马上走马换将,不会让你为难的。”⑦许山斩钉截铁地说:“是骡子是马,将军你就看着吧。”⑧参谋长拦住他,( )提醒,战士们三天三夜急行军,在漫天飞雪里刚刚赶来,一个个困极了,千万别在战场上埋伏时睡着了,让对手给钻空子跑了。⑨许山回答:“请参谋长放心,我把眼皮用火柴撑着。”⑩将军与参谋长对望一眼,他们选中三连,就是看中了他们的钢铁劲儿。望着大雪纷飞中许山渐渐远去的背影,将军摸着胡碴儿对参谋长说:“老张,这个许山和他的铁三连,将会成为对手记忆里一个永远的噩梦的。” 可是,一切都出乎两人意料。 敌人在将军布置的几路大军围攻下,连连受到打击,损失很大。当天晚上,气温骤降,天地一片冰雪苍茫。在冰天雪地里,敌人无路可去,果不其然,第二天天一亮就车流滚滚,人喊马嘶,向鹘岭方向突围。可是,鹘岭方向,竟然一片寂静,枪炮声并没有如期响起。将军和参谋长急了,电话里频频联系许山,却无人接听。到了下午,通信员带着一身积雪匆匆赶来报告,敌人已经逃跑了,而且跑得很轻松,几乎没放一枪一弹,全从鹘岭突围而去,顺着鹘岭那边的漫川大道跑了,一路去了上津。 参谋长摸着下巴,苦苦思索着,许久猜测着说:“难道……真的都睡着了?” 将军回头咆哮道:“放走敌人,天大的原因也不是原因。” 马儿在雪地跑着,积雪飞溅起来,如一团团梨花。风呼呼地刀子一样刮着,满山冰碴儿在风里落下,嚓嚓地响。 雪地里,一个连的士兵都静静地埋伏在那儿,一动不动,一个个身上都堆满了积雪。他跳下马跑过去,这些人仍一动不动,俯卧在那儿。其中,许山埋伏在最前面,抬着头,望着前方,好像在观察着什么,又仿佛在谛听着什么。他脸上的线条,和离开将军时一样坚硬,一样刚强。将军喊他,他不答应。将军慢慢走到他的跟前,他也不起来。将军一愣,俯下身子一摸,许山早已没有了鼻息。 他冻死了,冻成了一个冰雕。铁三连一个连的战士,都静卧在雪地里,冻成了冰雕,在冰天雪地中,他们仿佛一尊尊大理石雕塑,趴在那儿,一动不动,眼睛盯着前面,盯着敌人来攻的方向。 将军将手缓缓举起,放在帽檐上,大喊一声:“我的兄弟们啊!”这个从不流泪的汉子,哗的一下,眼泪流了出来。参谋长和执法队的士兵都举手行礼,流下了眼泪。这一刻,四野寂静,天地一色。5.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随意 严肃 得意 B.故意 严肃 特意C.随意 认真 特意 D.故意 认真 得意5.B6.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6分)将军布网,成竹在胸→ →放走敌人,将军发怒→7.联系上下文,找出与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相照应的一句话。(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结尾“这一刻,四野寂静,天地一色”一句属于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小说以《消失的铁三连》为题,有什么好处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___________________(17分)①贾平凹最爱吃面,少年时爱吃母亲的手擀面,浇上浆水,再撒上油泼辣子。一阵稀溜溜的响声过后,面早就下了没有油水的肚子,再呼啦啦三五口,汤一滴不剩地灌进了胃缝子。到了西安,吃过岐山臊子面后,他就很少再吃其他面食了。②岐山臊子面,面要薄劲光,汤要酸辣香,吃时一定要煎稀汪。一只碗里只有几根面,一筷头就挑完了,忙不迭送入口中。这就是“稀”,汤多面少,味道才不会被稀释。汪指油大,油浮在面上,下筷子前必得先吹一口气,浮油飘到碗边,筷子才顺势挑起面来。平凹吃了一次岐山面,舌尖和胃肠就被彻底征服。刚出道时,退稿多,没名气,兜中也羞涩,便拼命写作。如果一日写得顺畅,或者有大作发表,他一定要到街面上找一家岐山面,好好吃上它几碗,犒劳犒劳自己。1991年平凹《浮躁》获了美国的奖项,访美途经香港,主人招待他吃西餐,结果他挑了一大盘面。到洛杉矶时,导演吴天明招待他,竟然端上来的是岐山面,这让已经离开祖国多日的平凹胃口大开。岐山臊子面据说是起源于3000年前的西周,到灯红酒绿的美国都市吃,别有一番风味。③平凹吃面,笔下自然要写面。他曾经写了一篇《话说岐山面》的美文,流传甚广。他是以文字向心中的美食致敬呢!但是忙中出错,他写做臊子时要“加水”,却与事实不符。作家不是厨师,会写面也不等于会做面,因此,这个小小的失误一点也不影响他继续吃岐山面,当然也丝毫不会影响到灶间厨师依然做出好吃的面。④平凹爱吃面,还爱结交做面的人。他的朋友中,岐山人不少,其中有一个因为做面而发达的大老板叫胡永丰。平凹为陕西面食饭店题写的第一块匾额就是“永丰岐山面”,现在是注册商标,已经成为西安城里的金字招牌。这家店总店雄踞雁塔脚下,外地客人来来往往,如潮涌动,头一眼看到的就是平凹题写的门口牌匾。看到贾平凹的字,多半人会进来吃面。这就是名人效应。⑤一日,平凹招待日本来的文学同道,先陪观陕西历史博物馆,客人看得两眼放光。参观完正值中午,一行人就近来到“永丰岐山面”酒店。胡老板热情有加,点了一桌子有虾有蟹的好菜,平凹连忙制止:“少点菜,赶紧上面。”一副急切的样子。面一上桌子,平凹也不谦让,稀里哗啦吃了5碗,还喝光了其中的一碗汤。吃完,抹一把嘴,快哉!10.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述理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开头写贾平凹小时候爱吃母亲做的手擀面这一内容有什么作用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析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阅读第⑤段,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贾平凹吃面的场景。(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你最爱吃家乡的什么美食 请写出来推荐给大家。(不超过100字)(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5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1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5分)(1)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_____(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____________ (4)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5)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1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甲】文中的吕蒙与【乙】文中的陈尧咨在性格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甲】文中孙权“劝学”与【乙】文中卖油翁“轻射”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55分)19.请以《为了与你 在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55分)【提示与要求】(1)请从“旅途”“课堂”“田野”“领奖台”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参考答案一、1.(1)逝者如斯夫(2)寒光照铁衣(3)何人不起故园情(4)马上相逢无纸笔(5)何当共剪西窗烛(6)百般红紫斗芳菲(7)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2.(1)D(题干中“水之灵秀”是偏正短语;A“站在高处”是补充短语,B“依山傍水”是并列短语,C“历经千年”是动宾短语,D“徽州大地”是偏正短语,故选D。)(2)瞰 ɡǔ ɡèn(3)谆朴 淳朴(4)比喻 拟人3.(1)D(凡尔纳是法国作家) (2)老舍(舒庆春) 祥子4.(1)示例:不为记恨杀戮,意在警示未来。(抗战胜利纪念日)(2)①参与 关注 ②就 才(3)示例:刘爷爷,您好!我们班刚刚举办了“我爱你,祖国”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想邀请您来给我们上一堂国防教育课,听听您当年奋勇杀敌的故事,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二、阅读(55分)【一】5.B6.示例:下达任务,待敌入网 敌军入网,却又逃脱来到鹘岭,查明原因7.他脸上的线条,和离开将军时一样坚硬、刚强。8.示例:景物(环境)描写。烘托悲凉的氛围,以此来表现将军痛苦的心情以及对铁三连战士们的敬意。9.示例:①标题中的“铁三连”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②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对铁三连战士们的敬意;③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二】10.示例一:标题:平凹吃面。 理由:文章主要写了贾平凹吃面的事。示例二:标题:平凹与岐山臊子面。理由:文章是围绕贾平凹与岐山臊子面来展开叙述的。11.用“吸溜”“呼啦啦”等词,形象地描写了贾平凹小时候爱吃母亲做的手擀面的样子,为下文写他更爱吃岐山臊子面做铺垫。12.一写岐山臊子面历史悠久;二写贾平凹在异国他乡吃到自己喜爱的岐山臊子面,顿感惊喜,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13.①语言描写:“少点菜,赶紧上面”表现出贾平凹心情的急切;②神态描写:“一口气”形象地描写了贾平凹狼吞虎咽的吃相,衬托出面的好吃与贾平凹对岐山臊子面的喜爱;③动作描写:“吃”“喝”“抹”等动词,表现出贾平凹吃面的畅快,突出了他对岐山臊子面的喜爱程度。14.略。(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三】15.(1)历史。(2)重新。(3)放下。(4)慢慢地。(5)打发。16.(1)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2)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17.示例:知错就改。18.【甲】文:吕蒙掌管军事大权,不可不学;【乙】文:陈尧咨自恃射箭本领高超,骄傲自大,其实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三、19.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