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安全与卫生》(教案)-二年级下册体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游泳安全与卫生》(教案)-二年级下册体育

资源简介

游泳安全与卫生
一、设计思路
1、游泳,根据现有史料的考证,居住在江、河、湖、海一带的古代人,他们为了生存,通过观察和模仿鱼类、青蛙等动物在水中游动的动作,便逐渐就学会了游泳。现在的学生普遍都会在课外时间去学习游泳;但进一步认识这项活动的特点、锻炼价值尤其是参加这项活动必须要注意的安全与卫生常识却知之不多。设计本单元课题正是对学生这些欠缺知识的补充,对于他们以后乃至终身参加这项活动, 防止发生危险事故,都有重要意义。
2、在欧美国家教学游泳时,非常注重立泳,通常他们会让小孩先学会立泳,才开始学习其他标准泳姿。因为他们非常强调溺水自救的概念。游泳时抽筋、乏力是非常常见的情况,立泳正是一种耗费体力最小,同时让人漂浮在水面上的基础泳姿。用立泳游进时,可以采用身体的不同侧向以及蹬夹和摸压的方向来改变游进的方向。向前, 及身体稍前倾,脚稍向侧后蹬夹水,两臂稍向后拨水,反之亦然。动作熟练后,仅用双腿的蹬踩动作也可是身体浮起,那么单手或双手就可以在水面上自由持物一种游泳方法,人直立深水中,两腿交替上抬下踩,使身体不下沉,并且能前进。学生掌握立泳后,当在水中遇到意外情况时极大的增加了获救的机会。
3、将课堂设在游泳馆,第一是为了学生学习了健康教育理论常识后能够马上进行实践,巩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第二,邀请家长进行观摩学习,不仅将知识普及到学生,同时也普及到家长
本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他们模仿能力强,乐于参加体育活动。他们在之前对水性练习比较熟悉,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先了解立泳的动作原理和姿势再进入水中体验立泳动作,将理论知识和身体感觉紧密的连接起来。让学生能快速的掌握这项自救技能。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 100%的学生,了解游泳项目的安全卫生常识及锻炼价值 。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游泳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3、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关注自己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1、游泳项目的安全卫生常识及锻炼价值。
2、游泳时出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
3、立泳的动作原理及实用性。
四、教学内容
1、游泳的好处
2、游泳的注意事项
3、什么是溺水
4、游泳时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如何解决
5、自救方式——立泳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3 分钟)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室内课堂设置在室内游泳馆,给大家上一堂与游泳密切相关的健康教育常识课。首先分享给大家一个真实的故事《大海中拼命游泳苦熬 7 天,三名澳洲孩子奇迹逃生》(教师播放PPT 音频,学生聆听故事)
从这个故事当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回答
游泳不光是锻炼我的身体,锻炼我们的意志品质,而且还是一项救生技能。
(二)游泳的好处(4 分钟)
1、教师提问:你知道了哪些游泳的好处? 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利用 PPT 展示给学生看)
改善体温调节技能,适应外界气温变化。
增大呼吸肌力量、肺容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人站在齐胸深的水中,感觉呼吸急促,比陆上费力,是因为胸腔受到水的压力高达 12~15 公斤。这迫使呼吸肌必须用更大的力量完成呼吸动作。因此、游泳锻炼能增大呼吸肌的力量,增大肺的容量、提高呼吸系统的功能。一般人肺活量只有 3000~4000 毫升,运动员可达4000~6000 毫升,优秀运动员可达到 7000 毫升。杨和菲尔普斯的照片,先给学生两位运动员的优异成绩,然后展示他们的肺活量数据
提高心肺功能
坚持游泳锻炼,还能够锻炼我们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三)游泳应该注意哪些注意事项(3 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游泳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吗?
2、学生:自由回答
3、教师小结:
、选择安全卫生的游泳场所
、饱食后和饥饿、过度疲劳时不能游泳
、游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 遵守公共卫生,文明游泳
教师强调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珍爱自己的生命
教师提问:同学们,溺水这么危险,你们知道什么是溺水溺水吗?
为什么会溺水?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溺水是指人淹没于水中,常常因为失足落水或游泳时发生意外所致。由于呼吸道被水堵塞而造成窒息和缺氧,造成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游泳溺水的原因与自救方法
5、溺水的原因很多,现将常见的几种原因如下:
技术不熟练。初学游泳的人,由于技术掌握的不好,在水中一旦发生问题就手忙脚乱,导致呛水而造成溺水。
在非游泳区游泳。由于对水中的情况不熟悉,即使会游泳 ,也可能发生溺水事故。因为水中可能有暗桩、礁石、急流、旋涡、水草以及障碍物等都可能对游泳者造成伤害。尽量不要在非游泳区游泳。
潜水。由于潜水必须憋气,时间过长或过频会引起脑缺而出现头痛、头晕。
碰撞打闹。
抽经溺水。
6、游泳时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如何解决
呛水
游泳时水从鼻腔进入呼吸道,影响了呼吸器官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而引起的咳嗽,称为“呛水”。
呛水时不要心慌,要沉着,并迅速调整呼吸或使头露在水面上做几次游泳动作,也可原地踩水,休息一会即可恢复正常,也可顺势将头投入水中,稍憋一口气,再在水下深吐气,再抬头换气,呛水很快
就会得到缓解。避免喝水、呛水的最好方法就是掌握合理、正确的呼吸方法。
抽筋的自我解除法:游泳时身体各部位肌肉都有可能发生抽筋,经常发生抽筋的部位有小腿、大腿、手指和脚趾。发生抽筋时, 抽筋部位疼痛难忍,肌肉僵硬,肢体活动受限,一旦发生抽筋,切勿慌张,要注意保持镇静,在自救的同时也可以呼救,以便及时得到同伴或他人的救护与帮助。
游泳时抽筋的自我排解方法主要是拉长抽筋的肌肉,使收缩的肌肉伸展和松驰。
手指抽筋:将抽筋的手握拳,再用力张开,重复该动作,直到抽筋现象消除为止。
小腿和脚趾抽筋:小腿或脚趾发生抽筋时,应先吸气,使身体仰浮于水面上,用抽筋腿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脚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对侧的手按在抽筋腿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大腿抽筋:同样可采用解除小腿肌肉抽筋的方法,去拉长大腿抽筋部位的肌肉。
(五)常用的自救方式——立泳(5 分钟) 1、教师介绍立泳的重要性及讲解动作姿势
在欧美国家在教学游泳时非常注重立泳,通常他们会让小孩先学会立泳,才开始学习其他标准的游泳姿势,因为他们非常强调溺水自救的概念,游泳的时候,抽筋、乏力是非常常见情况,立泳正是一种耗费体力最小,同时让你安全的漂浮在水面上的基础泳姿,而且立泳在自救或救人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观看教学视频。
3、教师带领学生在陆上尝试进行练习立泳动作。
(六)拓展练习(10 分钟)
做一做:用本课学到的立泳知识,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进入浅水区尝试体验立泳动作。
(七)评价与建议(3 分钟) 1、说出游泳的好处
2、说出游泳应该注意哪些注意事项
3、说出出现意外情况的自救方法
六、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孩子们能知道游泳的健康常识,特别是溺水的危害及原因。教学中应该多增加和学生互动的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更深刻的掌握知识,学生才会去主动学习。一堂理论课要生动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还应该增加知识点拓展,用一些实际的事例。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