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九年级数学目标测试卷(一)(下册试卷)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得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若点P1(x1,y1),P2(x2,y2)在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且x1=-x2,则( )A.y1<y2 B.y1=y2 C.y1>y2 D.y1=-y2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体组成的,则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3.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DE=BC B.= C.△ADE∽△ABC D.S△ADE∶S△ABC=1∶24. 如图,以原点O为圆心,半径为1的弧交坐标轴于A,B两点,P是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OP,设∠POB=α,则点P的坐标是( )A.(sinα,sinα) B.(cosα,cosα) C.(cosα,sinα) D.(sinα,cosα)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5.如图是测量小玻璃管口径的量具ABC,AB的长为12 cm,AC被分为60等份.如果小玻璃管口DE正好对着量具上20等份处(DE∥AB),那么小玻璃管口径DE是( )A.8 cm B.10 cm C.20 cm D.60 cm6.如图,要在宽为22米的信江大道两边安装路灯,路灯的灯臂CD长2米,且与灯柱BC成120°角,路灯采用圆锥形灯罩,灯罩的轴线DO与灯臂CD垂直,当灯罩的轴线DO通过公路路面的中心线时照明效果最佳,此时,路灯的灯柱BC高度应该设计为( )A.(11-2)米 B.(11-2)米 C.(11-2)米 D.(11-4)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ABC中,∠A,∠B都是锐角,若sinA=,cosB=,则∠C= .8.直线y=ax(a>0)与双曲线y=交于A(x1,y1),B(x2,y2)两点,则4x1y2-3x2y1=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9.如图,△ABC与△DEF位似,位似中心为点O,且△ABC的面积等于△DEF面积的,则AB∶DE= .10.如图是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正方体最多是 个.11.如图,口ABCD中,点E是边BC上一点,AE交BD于点F,若BE=2,EC=3,则的值为 . 12.如图,A,B是双曲线y=上的两点,过A点作AC⊥x轴,交OB于D点,垂足为C.若△ADO的面积为1,D为OB的中点,则k的值为 .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计算:-(sin30°)-2+(2020-tan45°)0.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A(2,3),B(-3,n)两点.(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若P是y轴上一点,且满足△PAB的面积是5,直接写出OP的长.15.如图,已知AC=4,求AB和BC的长.16.如图,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把△OAB放大后得到△OCD,求△OAB与△OCD的相似比.17.如图,在Rt△ABC中,∠BAC=90°,点D在BC边上,且△ABD是等边三角形.若AB=2,求△ABC的周长.(结果保留根号)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 如图,某塔观光层的最外沿点E为蹦极项目的起跳点.已知点E离塔的中轴线AB的距离OE为10米,塔高AB为123米(AB垂直地面BC),在地面C处测得点E的仰角α=45°,从点C沿CB方向前行40米到达D点,在D处测得塔尖A的仰角β=60°,求点E离地面的高度EF.(结果精确到1米,参考数据≈1.4,≈1.7)19. 如图,是由两个长方体组合而成的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所标尺寸(单位:mm),求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20. 如图,在△ABC中,∠ABC=90°,BC=3,D为AC延长线上一点,AC=3CD,过点D作DH∥AB,交BC的延长线于点H.(1)求BD·cos∠HBD的值; (2)若∠CBD=∠A,求AB的长.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内接于⊙O,点A是的中点,AE⊥AC于A,与⊙O及CB的延长线交于点F、E,且=.(1)求证:△ADC∽△EBA;(2)如果AC=8,CD=5,求tan∠CAD的值.22.如图,点A,B,C表示某旅游景区三个缆车站的位置,线段AB,BC表示连接缆车站的钢缆,已知A,B,C三点在同一铅直平面内,它们的海拔高度AA′,BB′,CC′分别为110米,310米,710米,钢缆AB的坡度i1=1∶2,钢缆BC的坡度i2=1∶1,景区因改造缆车线路,需要从A到C直线架设一条钢缆,那么钢缆AC的长度是多少米?(注:坡度i是指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六、(本大题共12分).23.矩形ABCD一条边AD=8,将矩形ABCD折叠,使得点B落在CD边上的点P处.(1)如图①,已知折痕与边BC交于点O,连接AP,OP,OA.① 求证:△OCP∽△PDA;② 若△OCP与△PDA的面积比为1:4,求边AB的长.(2)如图②,在(1)的条件下,擦去AO和OP,连接BP.动点M在线段AP上(不与点P,A重合),动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BN=PM,连接MN交PB于点F,作ME⊥BP于点E.试问动点M,N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线段EF的长度;若变化,说明理由.九年级数学目标测试卷(一)(下册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D;2.C;3.D ;4.C;5.A;6.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7.60°; 8.-3; 9.2∶3;10.7;11.; 12.;三、(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3.=-2 14.解:(1)y=,y=x+1 (2)OP=3或115.解:BC=2,AB=2+2 16.△OAB与△OCD的相似比为.17.△ABC的周长是6+2四、(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8.点E离地面的高度EF是100米 19.这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为200(mm2).20.(1)BD·cos∠HBD=4 (2)AB的长是6五、(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21.(1)证明:(略)(2)tan∠CAD=. 22.钢缆AC的长度为1 000米.六、(本大题共12分).23.(1)①证明:(略)②AB=10(2)在(1)的条件下,点M,N在移动的过程中,线段EF的长度不变,它的长度恒为2.1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1………………………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1………………………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