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第三篇 作 文 专 题一、能力要求C.表达应用 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运用到新的语文实践中,比较灵活地解决不同情景的听、说、读、写中的实际问题。二、考查要求写作【C】。能写一般的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常用的应用文(书信、通知、启事等);能根据要求缩写、续写或扩写文字材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写作的基本要求是言之有物(如材料真实、内容具体、感情真挚、中心明确、细节感人等),言之有序(如条理清楚、详略得当、文从字顺等)。鼓励有创意和文采的表达。附:评分标准。表 1:深圳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满分 45)类型 一类文 二类文 三类文 四类文 五类文项目 (40~45分) (36~40分) (30~36分) (27~30分) (27分以下)富有创意 立意正确立意正确真挚感人 感情真挚融入情感 立意基本正确 严重偏题内容 内容丰富 材料具体材料具体 材料较具体 内容空泛构思巧妙 构思新颖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详略得当流畅 通顺、连贯 基本连贯语言 富有文采 文理不通生动 较生动 有一些语病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结构 严谨 严谨 杂乱无章有条理 条理基本清楚字迹潦草卷面整洁 卷面整洁 卷面较整洁 写字、标点文面 标点不清标点正确 标点正确 标点正确 错误较少错别字较多注:1.字数不足 500字,每少 50字扣 1分。2. 不足 350字,得分在 24 分以下;不足 400字,得分不超过 15分;不足 200字,得分不超过10分;不足 100字,得分 5分。3. 偏题作文在 24分以下;离题作文在 10分以下。134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4. 前两个错别字不扣分,从第三个错别字开始,每错一字扣 1分,重复不计;扣完 4分为止。5. 标点错误多,可酌情扣 1~2 分。6. 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7.抄袭的 5分以下给分。7. 卷面和书写,上下浮动在 3分之内,分值不单列,合并计入作文总分。8. 作文未写标题,扣 3分。表 2:广东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满分 50分)作文等级 评分标准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生动,有真情实感一类卷2.结构严谨,注意照应,详略得当(50~45分)3.语言得体、流畅1.立意明确,中心突出,材料具体二类卷2.结构完整,条理清楚(44~40分)3.语言规范、通顺1.立意明确,材料能表现中心三类卷2.结构基本完整,有条理(39~30分)3.语言基本通顺,有少数错别字1.立意不明确,材料难以表现中心四类卷2.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29~15分)3.语言不通顺,错别字较多1.没有中心,空洞无物,严重离题五类卷2.结构残缺,不成篇章(14~0分)3.文理不通,错别字较多符合如下条件之一,可酌情加 1~3分(加至本题满分为止)1.立意深刻2.构思独特加分3.语言优美4.富有个性5.文面整洁,书写优美135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1.要求自拟标题或补充作文题目时,作文无标题或题目不完整扣 2分2.不足 500字者,每少 50字扣 1分3.错别字每 3 个扣 1分(重复的错别字不计),最多扣 3分扣分4.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扣 1~3分5.文面脏乱,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扣 1~3分6.出现暴露身份的真实校名、地名、人名的扣 1~3分三、规律及趋势1.多以导语/提示语+命题/半命题形式出现,具有较大的开放度和自由度。2.大多数题涉及的内容多来源于生活,以“我”为中心,关注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审视并关注生活。3.命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大题、宽题多于小题、窄题,考生有更大的发挥空间。4.大多数为记叙文题。5.考场优秀作文就是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心中一动、鼻子一酸、嘴角一扬”的文章。四、复习策略1.一种体裁——记叙文。学会把记叙文写好。2.两个原则——真实与妙语。“文贵在实”,真情才能有实感。同时好的文字能让阅卷人眼前一亮,使作文脱颖而出。3.三大要求——稳、细、精。(1)稳。能将事情叙述清楚,平时要多关注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品质,文章立意要积极向上,传递正能量。同时注意开头点题、释题,结尾凸显中心主旨,稳中求胜。(2)细。在叙事过程中添加相关的人物细节描写与环境描写,使文章细腻动人。(3)精。平时多积累素材,熟练运用自己最“精”的材料和语言,写出最出彩的内容。136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第一章 写作技法之内容1.立意明确——审题立意。2.材料具体生动——素材选取。3.有真情实感,中心突出——情感真挚。出处 具体题目 分值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律的人,可以享受更多的乐趣,拥有更大的自由,得到意外的收获:理性网游,生活会更充实多彩;节制饮食,身体会更轻盈敏捷;2020 广东 管控情绪,内心会更从容平和…… 50分请以《给 xxx 的一封信》为题目,以“自律的乐趣”为内容,给老师、亲友、同学……写一封信,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畅读感悟。2020 广州 请以《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40分+32020 深圳 请以《见证美好》为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文章。分(1)瞬间,也拥有丰盈的过去。(2)突破,意思是打破,如困难、限制等;突破,是做不敢做、不愿做或没做2019 广东 50分过的事情;突破,是破茧成蝶。请根据上述文字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2019 广州 请以《别担心,我可以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40分+32019 深圳 请以《因为有我》为题。写一篇文章。分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恒,就是不忘2018 广东 初心的一笔一划去描绘心中的愿景。 50分请以《恒》为题,写一篇文章。2018 广州 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 60分40分+32018 深圳 请以《我和深圳____________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分“原来”,意思是发现从前不知道的情况。生活百味,青春多彩,“不识庐山2017 广东 50分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蓦然回首,原来:凡事蕴理,万物成趣,人间有137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情,苦难也可成营养,美丽或许有缺憾,我也是一道风景……请以《原来,____________ 》为题,写一篇文章。2017 广州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作文。 60分40分+32017 深圳 请以《我的动力源》为题,写一篇文章。分2016 广东 请以《我真想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50分2016 广州 请以《适合》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得抄袭龙应台的《独立宣言》。 60分请以《我的“表情包”里没有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40分+32016 深圳难过,委屈,流泪,耍酷,再见,微笑,鲜花,害羞,尴尬,掌声…… 分考点一:审题立意考点精讲1.题目中关键词的分类及特征。名词:(1)定义: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事物的词。(2)重点名词:例如“校园”“记忆”等限制作文范围的词,“阳光”“伞”等可能有内涵的词。动词:(1)定义:形容和表示各种动作的词。(2)重点动词:例如“听见”等限制性动词。形容词:(1)定义: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或属性的词。(2)重点形容词:例如“悄悄地”等限制性形容词,“温暖”等具有明显感彩的形容词。限制性代词:(1)定义:限制事件数量或人物的词。(2)重点限制性代词:例如指示代词(“那些”“那个”等)、人称代词(“你”“我”等)。特殊连词:(1)定义:暗含有对比性质的连词。(2)重点特殊连词:例如“又”“也”“更”等。2.审题要求。(1)关键词:审清词语含义,有比喻义的作文题目,拓宽思路。(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审题的关键在“老师”一词。此处的“老师”是虚拟,构思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将“老师”写实,着力应在“兴趣”上。138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2)审清限制要求,文体、人称、范围等。《这一天,让我铭记》:记叙文、第一人称、一天之内。3.立意深刻的方法。(1)留心生活,以小见大法。借小事情、小场景、小角度、小人物来反映丰富的社会内容,揭示深刻的社会主题。如:莫怀戚的《散步》以散步这件小事,表达一家人爱的传递和责任。(2)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由实到虚,是指从眼前实在的事物、景象或具体的事情写起,水到渠成地揭示其寓意。由实到虚法能使习作的立意更加深远。如这个文段:“我全天都束缚在数字与 ABC 之间,一个人坐在桌子前,看着数学书上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我的脑袋都大了。此时,一阵微风将我吹回童年时光,那时多么快乐呀!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白云下玩耍,在绿草上、野花旁平躺。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将我们带到软绵绵的白云上,七彩缤纷的彩虹上”。此文段中,写学习的苦恼、受束缚是写实,忆童年的自由、快乐是写虚。“一阵微风”巧妙的引实入虚,形成对比,反衬效果强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真题解析(2018 年广东)1.根据立意的两种方法写出下面作文题目中的立意角度。恒,是追梦路上的执着,是身处困境的坚守,是成功的压仓石。恒,就是不忘初心一笔一画去描绘心中的愿景。请以《恒》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审题解析】“恒”一般表示持久、持续,或坚持不懈。根据导语中“追梦路上的执着”“ 身处困境的坚守”“ 不忘初心一笔一画去描绘心中的愿景”,可以指向遇到困难、挫折时,只要坚持不懈就能取得成功。【立意方法解析】以小见大:如写“爬山”这件小事。自己去爬山,爬到半山腰时已经筋疲力尽,想放弃时突然想起某个励志故事,受到鼓舞,于是继续前行,终于爬上高峰。从实到虚:从植物身上受到启发要持之以恒。如开始实写“我”因考试垫底,备受同学嘲笑,自信心受挫,而看着窗外的鸡蛋花,不禁联想它是否也被周围的大榕树嘲笑,那么低矮,而它默默坚持积蓄力量,如今绽放的这一刻惊艳了时光。由实入虚,引发感悟。考点训练1.根据审题要求写出下面作文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要求,根据立意的两种方法写出下面作文题目中的立意角度。(1)请以《原来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审题解析】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9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角度】以小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入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烦恼积压在心头,沉甸甸的,他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无意间打开窗户,满眼的绿意扑面而来,心情一下子开朗起来……请你发挥联想和想象,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迹工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审题解析】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限制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角度】以小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入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二:素材选取考点精讲1.写作素材的来源。内容(即材料)体现文章立意、结构,因此好的选材十分重要。如何寻找素材?社会万象、书籍历史陌生人朋友 老师亲人自己我们先来看看中考记叙文写作范围:(1)最近的距离,是我们自己,以“我”为出发点,考生可选取自我成长的素材,也就有了我们第四章的成长类主题写作。140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2)再稍远点的角度,以“亲人”“朋友”“老师”为出发点,考生可选取各种情感表达的素材,如亲人之间的故事表达亲情的主题,也就有了我们第五章的情感类主题写作。(3)再远点的角度,以“陌生人”“社会”为出发点,考生可以选取社会万象的素材,如老人摔倒扶不扶,也就有了第六章的社会类主题写作。(4)甚至,更远到“书籍历史”。历史中的著名人物和事件,教材、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书籍中的人物故事、典型形象及描写等都是触发写作的间接素材。初中常见素材一览表成长类 生活中的景物、动物带给“我”的成长感悟或人生哲思——借物抒情、托物言志。(1)亲人(亲情):家人之间的关爱、照顾、牵挂、想念等情愫,父辈之间的爱情。情感类 (2)朋友(友情):朋友/同学之间的关爱、体谅、互助、携手成长、分别时的不舍、感伤等情愫。(1)弱势群体:环卫工、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小摊贩、乞讨者——关爱。社会类(2)社会现象:让座、扶老人、环境保护(雾霾、污染)、共享单车——和谐。2.素材筛选的标准。(1)素材要小巧——以小见大。如亲情很大,但第一次帮妈妈挑刺却是细小的琐事。事件虽然细小,但表达的亲情主题却是深刻的。(2)素材要给人陌生化——新颖性。如 “让”——别人都写礼让、谦让,你选择写“当仁不让”“原则面前不能退让”——社会类。如“回家”——别人都写爸、妈、爷、奶等我回家,你选择写奶奶叫爷爷回家,反映父辈之间的爱——情感类。(3)素材要有意象——意象化。如考试失败时的星空、鸡蛋花或栀子花……真题解析1.根据素材的来源和素材筛选的标准写出下面作文题目中的选材角度。(2020年四川成都)艾青有一首小诗《盼望》: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阅读艾青的这首《盼望》,以《出发》或《到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不少于 600字;②自选文体,自定立意(诗歌除外);③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审题立意】关键词:“出发”、“到达”出发与到达——战斗与胜利,每个人在人生的征途上不也常常在脑海里涌现这两种姿态么?船在海上,会不停地遇到风浪;人在世上,会不断地碰到困难。一个真正的斗士,就应该像海员那样,出发,与困难战斗;到达,怀揣胜利的喜悦。141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独词为题,可以用追问的方式来实现快速构思立意:谁出发?从哪里出发?出发去做什么?会遭遇什么?为何出发?这一次出发有何收获?是谁到达?从哪里来?到达何处?怎么到达的?到达后的心情与感受是什么?【选材角度】角度一:“出发”是一种踏上路途的最初行为,也是一段关于开始的行动;“出发”可以是即将拉开的帷幕,也可以是关于最初努力的回忆;“出发”,可以是关于开头的实实在在的起初故事,也可以是关于思想情感、想象联想的富有灵动与曼妙的创意:向着美好学习生活,我们快乐出发;向着真诚善良美好,我们一起出发;向着人生梦想与奋斗目标,我们坚定出发……角度二:小学六年毕业,是“到达”;初中三年拼搏,中考也是“到达”;走出孤独与苦闷,最终融入团队的友爱和和谐的氛围,是心理期待的到达;经过一段艰苦顽强的坚韧拼搏,战胜了学习繁多的功课作业,战胜了自己性格的浮躁顽劣,战胜了外面世界的纷扰诱惑,是奋斗人生的一段到达。角度三:庚子岁初,新冠肺炎袭来,举国隔离战役,短短三月即恢复生产生活常态,这是众志成城、国泰民安的“到达”;改革开放四十年,初步建成了具体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东方大国,这是走向繁荣昌盛、列于世界强国之林的“到达”……【范文】出 发清晨,阳光的酒调得很淡,却很醇,浅浅的斟在毎每一个杯形的小野花里。清风在树叶间穿梭。古运河岸的货轮载着一船阳光在“呜呜”声中出发了。我和爸爸正沿河岸晨跑,爸爸昂着头,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前方奔去。我迈看小碎步,低着头盯着脚下,心里着慌。“呜……”一声轮船的汽笛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抬头,半响,终于出了一句:“爸,我们成绩出来了。”“我知道。”爸并没有放慢脚步,“你得还可以啊。”“可我还是没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我恹恹地嘀咕着,心里一阵酸楚。爸爸停了下来,边抹汗边说:“丫头,看看路边的小野花了吧!"花 我现在哪有心思看花啊 马上又要考试了,万一这次再没考好怎么办 我象征性地瞥了眼那些小野花,说真的,色还不错,还挺精神的。“你还记得自己曾经说‘人生只如一场漫长的旅行’吗 ”爸爸调皮地朝我了眨眼,“现在,在人生这场旅行中,我和你妈妈只能给你一张单程票,而你已经在路上了,就再也不要回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吝啬你的眼晴,不好好享受路两旁的风景呢 ”我反复咀嚼着爸爸的话,可心中对成绩还是有个死结。“我的孩子,我和你妈妈只是希望你能快乐,把那些不开心的都抛给过去,好好享受你的旅行吧。你的下一站只有你能主宰,出发吧。”爸爸意味深长地望了我一眼。远方的货轮“呜呜”欢唱,为它即将迎来的旅行高歌。拉着我的手,笑着问:“休息好了吗,我们要出发了!”阳光猝不及防地探进我心中,驱走了那些阴霾。我也昂着头,举起手,学着船长大喊:“扬帆,出发!”142高效提分 源于优学爸爸说得对,我只有一张单程票,再也没机会回到原点重新开始了。与其在原地停滞不前,感过去,还不如继续我下一站的旅行。不去想终点的绚丽,我只要过程的美好。虽然,我的下一站末知,如盲,但只要出发就一定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景。阳光催促着黑夜的离去,野花像妈妈脸上可爱的雀斑在我眼前跳跃。轮船鸣笛“呜呜”作响。我要出发啦,带着爸妈深邃的目光,去征服属于我的天空。现在,出发。扬帆,远航!考点训练1.根据素材的来源和素材筛选的标准写出下面作文题目中的选材角度。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作文。【原题特点】这道作文题目,开放性强,写作范围广。只要抓住“原来”“我”这两个关键词,选取相关内容进行写作即可。同时,这道题目要想写得新颖,写出深度,还要注意以下几点:要突出个性,写出细节,道出感悟,语言一定要出彩。【选材角度】1.写成长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情感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社会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考点三:情感真挚、中心明确考点精讲1.情感要充沛。情感真切充沛有两层含义:一是情感要真,不能为情造文,更不能无病呻吟;二是情感要饱满充实,做到“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要做到情感真切充沛。原则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用叙事来抒情。原则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琢——用细节来显情。原则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写景来抒情。143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真题解析 对比下面两篇文章,分析两篇文章在情感表达上的区别。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那一瞬间让我感动一个春天,一场雨,一对父子,一瞬间,让 酸甜苦辣咸,人间五味,每种口味都有它独我深深感动。【开头简短、扣题,时间、人物提 特的地方。但这五味之中,并没有哪个口味能用炼式呈现】 来形容那一瞬间我的心情,这种口味叫作感动。那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还好我经常备着 【开头看似扣题,写出了感动,但太空,与下文伞,因此并不太慌乱。我躲到一个电话亭下边, 没联系,没有遵循原则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想等雨小些再走。这时,我看到了一对父子── 随着冬天的告别,一场大雨迎来了春。从此被雨堵在了这个电话亭里的父子。 以后,雨天,变得频繁。我的心情,也随之逐渐他们依偎在电话亭里,显得非常焦虑。这个 上涨。我喜欢打着伞,在雨中行走,因为那溅起父亲跟我父亲的年龄差不多,脸上已经有了些沧 的水花能带给我快乐。但有一天,在雨中漫步的桑。头发很乱,发上都滴着水。孩子却比我小得 我看见了那幅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的画面。【遵多,矮,有点儿瘦弱,脸上也湿漉漉的。这时, 循原则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小男孩打了个喷嚏,一下子扑到爸爸怀里开始哭 那天的雨来得特别突然,爱雨天的我却依然闹──他要回家,非要回家。那位父亲看了看亭 有所防备,因此,我并没有被淋。但在我不远处外的瓢泼大雨,又看了看怀里哭着嚷着的儿子, 的一对父子,却早已被淋成了落汤鸡。他们依偎想了想,无奈地抱起了孩子。他迟疑了一下,要 在电话亭里,大雨阻止了他们前进的步伐。这时,往前冲。可还没走一步,又退了回来。 小男孩打了个喷嚏,扑到爸爸的怀里哭着要回雨太大了,出去就必然是落汤鸡。 家。那位父亲抱起小男孩,迟疑了一下,要往前正当我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我看到了 冲。可还没走一步,他又退了回来,眼前一亮。动人的一幕:那位父亲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自己的 正当我想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那位父亲外套,披在了小男孩的身上。然后又麻利地抱起 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小男孩的身上,麻利了他,毅然地冲入雨中。走了两步,父亲停了下 地抱起了他,快步走入雨中。走了几步,父亲又来,又将那件大外套更加认真地整理了一番,把 将那件外套更加认真地重新披了一下。雨点便再孩子完全裹在了衣服当中。【抓住细节,精心雕 也侵略不到小男孩那弱小、但被爱包裹着的身体琢】 了。可那位父亲却被淋得更湿、更透了。我想,大雨依旧肆虐。父子俩瞬间便被雨水吞没 这时的小男孩一定会为他有这样一位父亲而感了。父亲很快就成为了“水人”。我见他微微伛 到骄傲吧,因为他的父亲,给予了他伟大的父爱偻着身体,步履沉重地向前奔跑。雨像石头一样 与幸福!【情感拔高太大,给人感觉很假,没有地砸下来,就连我躲在亭子下,都能感觉到那种 添加描写,没有遵循原则二:抓住细节,精心雕疼痛和寒冷。那位父亲,他不冷吗?不累吗?【抓 琢】住细节,精心雕琢】 从那位父亲脱下外套,到他们从我眼前消我似乎看到了那被父亲裹在怀中的小孩子: 失,只经过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但在这一瞬间,此刻,他在干什么呢?是在数父亲“咚咚咚”的 我的心灵受到了洗礼,我知道,是那无言的父爱心跳?是在紧张着父亲越来越迟缓笨重的呼 洗礼了我,是那无言的父爱叫醒了我,让我那颗吸?或者,哭闹之后,已经很快沉沉睡去……我 幼小的心,从此以后,又添加了一种叫作感动的突然有些心动,似乎我小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 滋味,并且这种滋味将一直伴我成长,永远也不类似的场景:趴在爸爸的背上……骑在爸爸的肩 会磨灭。【看似点题优美,但情感拔高太大,给上……藏在爸爸的怀里……【由人到己巧联想, 人感觉很假,你哪里永远不会磨灭了】说明自己被感动的原因是想到自己的爸爸】 那一瞬间的事情,让我至今仍难以忘怀。因那一瞬间,我很感动。 为它带给了我一种在人间五味之外的,不寻常的抬起头来,父子俩已经消失在风雨中了。 味道——感动。【结尾与开头呼应,但这样的文雨还在下……【首尾呼应,最后三段遵循原 章由于描写不突出,过分抒情,其实读者根本就则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没被这种情感打动,没有遵循原则一:事件真实,有感而发】144第三篇 作文专题考点训练1.从情感表达的角度分析这篇文章。回家我家就住在小巷的尽头,每次出门都会看到那棵千年老树。上幼儿园时,因为我家离学校比较远,所以总是妈妈牵着我去上学。每次我都向妈妈抱怨道:“唉,这路怎么这么长啊!什么时候到啊?”妈妈听完,总是咯咯一笑,摸摸我的头,说:“快了,马上就到了。”我听了,便会鼓起勇气,迈着小步向前走去。这时,我总会觉得妈妈的双手格外温暖。转眼间,我上小学了,课业变得比较紧张了,每当听到妈妈不紧不慢的唠叨声,我就一阵心烦,心想:真烦!怎么大小事情都要管啊!那时的我总是觉得她多管闲事。光阴似箭,弹指一挥间,我已是初中生了,个子也渐渐高了。妈妈已不再像以前一样陪我上学了。刚上初中时,我很怕小巷里的幽静,央求着妈妈,希望她陪我上学,可她却一改往日的温柔,严厉地对我说道:“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去,没有什么可怕的。”我听完,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去学校。一路上,我发现,原来这条小巷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反而热闹极了!小鸟在枝头歌唱,隔壁的小花狗在汪汪地附和着,李大爷那拖长了音的叫卖声……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而且我感觉这条路已没有那么长,还缩短了许多。这时,我终于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原来,她要培养我的独立感才必须得那样对我的,我的心突然温暖了许多。在回家的路上,我仰望着那棵大榕树,夕阳下,只见它依旧挺拔,茂密的枝叶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箔纸,显得闪闪发光,美丽动人……【你的打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看字数,满分 40分)【病因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审题立意训练。我们生活中可能遇到难忘的经历,有时因为某种原因而改变了当初的想法或做法。有时不再犹豫,积极争取;不再胆怯,大胆面对;不再放弃,咬牙坚持;不再沉沦,奋力拼搏……请以《我不再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审题解析】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意角度】以小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5厚积薄发 赢在中考——语文从实入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综合训练。【2018山东济南中考】作文(50分)请以《从未止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代替,否则扣分;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如写诗歌不要少于 20行)。【审题立意】(1)审关键词。“从未”这是时间频率副词,是从来没有、一直的意思。“止步”是停止脚步的意思。从意义上看这个短语:“从未止步”还要加上未知的部分,从未止步干什么?而且从审题上看,这是时间段,而不是时间点,所以,要注意点面结合。(2)立意角度。以小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实入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素材选取】——具体展开(1)成长感悟类——在成长路上,我们可以从未停止对梦想的追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情感类——父辈对我的爱,历经时间从未止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社会类——科技从未止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化类——时代改变,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未止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文赏析】从未止步爷爷今年已经七十四岁了,一直在辛苦的耕种。家里人曾多次劝阻爷爷不要再种那么多地了,年纪大了,该休息休息了,可爷爷总是不听,总说没事。远远望去,一个驼了背的瘦小身躯正拿着一桶水,在为土地解除饥渴。而他的背却让阳光肆意的烤着。他就是我的爷爷。这时,我冲上去跑到爷爷身边,爷爷见我过去立马披上了外套,可我还是看见了爷爷身上的伤痕。于是问爷爷怎么回事,爷爷却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对我说没事:“树刮了一下,过几天就没事146第三篇 作文专题了。”这时,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了,我转过头,哽咽地对爷爷说了一句:“你以后注意着点,我想回家了。”说完我便跑了。跑了一段路,回头看爷爷还在不停地耕种,望望周围的场景,我的泪如瀑布般涌了下来。我和爷爷的关系尤为好。他从未打过我,骂过我。每当爷爷干活回来,我就很兴奋。每次吃完饭我都会坐在爷爷的腿上看电视,无论爷爷怎样撵我,我就像一个赖皮狗般的赖在爷爷身上不走,这时家里人就会被我逗笑。等我慢慢长大了,爷爷也老了,我不再那么依赖他。每当爷爷走进屋门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爷爷的疲惫,每当我细细的端详爷爷的面孔时,心里就会酸酸的,觉得爷爷太不容易了。周末在家的两天早上,都看不到爷爷的身影。因为爷爷早已开启了一天的工作,中午回来吃完饭,休息半个小时后,又顶着炎炎烈日耕种了。烈日炎炎,阳光无情地照射着大地,照射在他的背上,更照射在我的心里。我要努力学习就像爷爷的劳作,永不止步。考点一:审题立意(1)审题要求。①有比喻义的作文题——审清词语含义,拓宽思路。(字面义及引申义、象征义、比喻义 )②审清写作重心,找准立足点。③审清限制要求。(文体、人称、范围等)(2)立意深刻的方法。①留心生活,以小见大法。②展开联想,由实到虚法。考点二:素材筛选的方法(1)素材要给小巧——以小见大。(2)素材要给人陌生化——新颖性。(3)素材要有意象——意象化。考点三:情感充沛的方法(1)事件真实,有感而发——用叙事来抒情。(2)抓住细节,精心雕琢——用细节来显情。(3)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写景来抒情。147第三篇 作文专题第一章 写作技法之内容真题精讲板块考点一:审题立意 考点训练1.《原来这么简单》【审题解析】关键词:审题时,抓住“原来”“这么”“简单”三个关键词,体会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原来”表示发现了从前不知道的情况,是个从未知到发现真相的过程。“这么”表明考生在作文时要表述探寻的过程,要将事情的始末交代清楚。“简单”则意味着不复杂、单纯、单一。限制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 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写作重心:“简单”如考试简单、承认错误原来这样简单……2.《打开》【立意角度】这是一道材料加命题的命题作文.题目“打开”意思可以作如下的理解:拉开;使停滞的局面开展;狭小的范围扩大。“打开”一词在这里还包含着写作主体的积极、主动、自觉参与的人生观.本文在写作的时候,应 该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象征义。因此,以这样一个动词作为文章的标题,就要充分发挥联想或想象,选定好写作内容(即象征体、比喻体),同时,“打开”还包含着一个过程,一种变化。因此就要写明是如何打开的,打开的过程是瞬间,还是缓慢.大致可说,由内而外的“打开”象征着一种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小我走向大众、由袖手旁观走向参与的理性、积极的心理历程;而由外而内的“打开”则象征着一种探寻与发现、追求与展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可以实写也可以虚写.实写则为打开真实的事物(例如窗户、门),写所见所闻所感.虚写则层面更多,有心灵的、文化的、理解的、宽容的、友谊的、道德的、情感等等层面。还可以虚实结合,既有打开真实的事物,也蕴含着其象征义。考点二:素材选取 考点训练【选材角度】1.写成长类可以写自己通过成功完成一件事,发现以前很自卑的自己原来也是很棒的,也能成功。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棒”。2.写情感类1)写亲情类通过回想“我”照顾父母、长辈的事,揭示亲情无价、亲情永恒的道理。比如有位同学的构思就很好:通过自已对残疾母亲的照顾,进而揭示母女深情。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注重亲情”可以写“我”以前不理解父母对自己的唠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逐渐懂事了,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一原来, 享受唠叨也是一种幸福。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幸福”。2)写友情类回想和朋友、同学之间的故事,发现许多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美或令人感动之处,表现友谊的温馨、温暖。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宽容”。3.写社会类通过对社会的观察以及亲身实践,增长了许多见识,认识到自己原来是那么孤陋寡闻。可以将题目拟为“原来,我也很孤陋寡闻”。考点三:情感真挚、中心明确 考点训练打分自己决定。(2)病因之处:这一句很突兀,没有遵循情感表达的三原则。用叙事来抒情,用细节来显情,用写景来抒情。尤其没有写出后续到家后妈妈的话语和动作就直接说我明白了妈妈的用心,显然是为了升华主题刻意为之,不自然。实战演练板块1.审题立意训练【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不再”表示否定。“我”是叙事的主人公。为了立意的积极向上,空白处需要补充的词语应是一个表现某种负面情绪的词语,比如胆怯,寂寞,孤单等。因为某些事或某些人的发生与存在,我战胜了这种负面情绪,重新变得充满信心,积极向上起来。本文应重要表现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从生活中取材,真实可信,力求表现真情实感,做到以情动人。2.综合训练(2)立意角度:追求梦想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 发展个性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助人为乐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 尊老爱幼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 追求诚信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遵守规则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比学赶帮超的路上,我们从未止步;【素材选取】——具体展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作答,不提供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作文篇】第1章 写作技法之内容.pdf 参考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