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2021七下·秀洲月考)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图),回答以下各题。1.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雨热同期 B.夏季炎热干燥C.终年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的共同特点是( )A.现代化牧业 B.商品化农业 C.逐水草而居 D.旅游业发达【答案】1.B2.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1.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图甲所在的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ACD三项都不是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夏季炎热干燥是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分别是沿海和山脉,现代化牧业、商品化农业和逐水草而居都不符合地区特征,只有旅游业符合,故答案为:D。3.(2021七下·秀洲月考)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D.人们组织过“御耕节”和“水上木偶戏”【答案】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解析】【分析】A项人们居住比较分散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美国的中部大平原面积广阔,地广人稀,人们居住比较分散,不符合题意;B项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美国的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一,现代化水平高,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生产率高、所需劳动人手少,不符合题意;C项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美国属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不符合题意;D项人们组织过“御耕节”和“水上木偶戏”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湄公河平原人们组织过“御耕节”和“水上木偶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中部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下列属于威尼斯标志性建筑的是( )A.凯旋门 B.斗兽场 C.圣马可教堂 D.玛丽亚教堂【答案】C【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斗兽场位于罗马,圣马可教堂位于威尼斯,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玛丽亚教堂位于德国。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简称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5.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②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安第斯山的低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不是在高海拔处,其余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6.世界上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生产也各具特色。下列描述符合日本自然条件和生产特色的是( )A.四面环海,鱼类众多,渔业发达B.气候干热,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C.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农业发达D.降水稀少,沙漠连绵,绿洲农业发达【答案】A【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四面环海,鱼类众多,渔业发达。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岛国日本,四面环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这就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鱼大国,鱼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人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注定了日本人与“鱼”有着不解的情缘。7.(2021七下·秀洲月考)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诗歌创作的丰富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妇女地位的提高【答案】C【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社会风气的开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题关键是理解: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2021七下·秀洲月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答案】D【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A项开元盛世是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不符合题意;B项贞观之治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不符合题意;C项文景之治是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不符合题意;D项光武中兴是在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开元盛世,要求识记基础史实。9.“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干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因此说“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故答案选择C。【点评】掌握隋朝的相关史实。10.(2021七下·秀洲月考)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 )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③创立了科举制 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联系所学,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开通了大运河,②③表述正确。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势,实现国家的统一,不是局部统一,①表述错误;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隋朝没有,④表述有误。C项②③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的大运河和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明确立意,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隋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有重新实现国家统一、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11.(2021七下·秀洲月考)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 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朝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自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A项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 ③开凿大运河排列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的建立、统一、隋朝的灭亡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2021七下·秀洲月考)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结合所学知识: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和艺术的繁荣,农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反映。ACD三项都是从文物“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符合题意;B项农业的发展状况不能从文物“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中获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经济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二、非选择题13.(2021七下·秀洲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图和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图,回答问题。(1)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气候特征: 。(2)这边的生产特色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该生产特色的自然条件(3)试列举一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与自然环境或生产活动的关系。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答案】(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自然条件: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为主(湄公河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结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季节变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次年4月流量小。(2)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地处低纬,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便利,这些条件有利于种植水稻。(3)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故答案为:(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自然条件: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为主(湄公河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结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点评】 湄公河平原的生产特点和生活特色:精耕细作,人力劳作;产量高,商品率低(自给自足);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人口稠密;吊脚屋,通风防潮,安全防兽;以米饭为主,水稻生产影响着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邻里关系密切,团结互助。14.(2021七下·秀洲月考)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四: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全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窑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史实说明他是这么做的。(3)材料三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答案】(1)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2)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3)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知识点】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据材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科举制,依据所学,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和发展,唐太宗时扩大国学规模,增加学舍和学员;武则天时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2)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3)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及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第一小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贤臣,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提倡节俭,“戒奢从简”,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重视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经济文化繁荣。(4)本题考查盛唐气象的表现。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盛唐气象的主要表现有政治稳定;法律健全;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融洽; 文学艺术繁荣等。故答案为:(1)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2)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3)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唐朝的民族关系、开元盛世、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识记科举制、唐朝的民族关系、开元盛世、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史实。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一、选择题(2021七下·秀洲月考)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图),回答以下各题。1.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是( )A.雨热同期 B.夏季炎热干燥C.终年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2.甲、乙两地所在国家经济的共同特点是( )A.现代化牧业 B.商品化农业 C.逐水草而居 D.旅游业发达3.(2021七下·秀洲月考)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D.人们组织过“御耕节”和“水上木偶戏”4.下列属于威尼斯标志性建筑的是( )A.凯旋门 B.斗兽场 C.圣马可教堂 D.玛丽亚教堂5.下列关于安第斯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印第安人的主要粮食②安第斯山区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③安第斯山的高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④印第安人创造了古老灿烂的印加文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世界上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不同,生产也各具特色。下列描述符合日本自然条件和生产特色的是( )A.四面环海,鱼类众多,渔业发达B.气候干热,草原辽阔,畜牧业发达C.地广人稀,地势平坦,农业发达D.降水稀少,沙漠连绵,绿洲农业发达7.(2021七下·秀洲月考)唐朝时妇女喜化“啼妆”,白居易的《时世妆》描写了“啼妆”的特点:“时世妆,时世妆,出自西域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朝( )A.城市商业的繁荣 B.诗歌创作的丰富C.社会风气的开放 D.妇女地位的提高8.(2021七下·秀洲月考)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治之年。唐玄宗统治前期“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A.开元盛世 B.贞观之治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9.“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大运河 D.赵州桥10.(2021七下·秀洲月考)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既让人赞美又让人惋惜的朝代,因为它( )①实现了国家的局部统一 ②开通了大运河③创立了科举制 ④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1.(2021七下·秀洲月考)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 ③开凿大运河B.①隋灭陈,统一全国 ; ②隋朝建立 ;③开凿大运河C.①开凿大运河;②隋朝建立;③隋灭陈,统一全国D.①隋朝建立;②开凿大运河;③隋灭陈,统一全国12.(2021七下·秀洲月考)下图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驼背上是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的乐舞队。一人表演胡舞,其余乐工在演奏胡乐乐器。从该文物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包括( )A.艺术的繁荣状况 B.农业的发展状况C.手工业的发展状况 D.开放的社会局面二、非选择题13.(2021七下·秀洲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读中南半岛图和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图,回答问题。(1)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量的分配,描述曼谷的气候特征: 。(2)这边的生产特色是什么?试分析形成该生产特色的自然条件(3)试列举一项湄公河平原人们的生活特色,并指出其与自然环境或生产活动的关系。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14.(2021七下·秀洲月考)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唐太宗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四:在唐朝前期的一百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而密切的联系,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当时的社会会风气比较开放,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等活动。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全时代,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窑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朝对外交往比校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住来,都城长安是一座国性的大都市,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1)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和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2)材料二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举一例史实说明他是这么做的。(3)材料三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唐气象的表现。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D【知识点】地形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解析】【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欧洲的气候特点,要理解记忆。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最典型的区域是欧洲。1.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图甲所在的地中海地区最为典型,所以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最显著的特征。ACD三项都不是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不符合题意;B项夏季炎热干燥是图中甲地的气候特征,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2.由图可知,甲乙两地分别是沿海和山脉,现代化牧业、商品化农业和逐水草而居都不符合地区特征,只有旅游业符合,故答案为:D。3.【答案】D【知识点】美国中部平原【解析】【分析】A项人们居住比较分散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美国的中部大平原面积广阔,地广人稀,人们居住比较分散,不符合题意;B项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美国的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一,现代化水平高,生产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专业化、生产率高、所需劳动人手少,不符合题意;C项人们生活水平较高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美国属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人们生活水平较高,不符合题意;D项人们组织过“御耕节”和“水上木偶戏”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湄公河平原人们组织过“御耕节”和“水上木偶戏”,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美国中部平原的生产和生活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C【知识点】威尼斯——水上都市【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斗兽场位于罗马,圣马可教堂位于威尼斯,是威尼斯的标志性建筑,玛丽亚教堂位于德国。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故答案为:C。【点评】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简称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5.【答案】D【知识点】智利——安第斯山脉【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安第斯山的低海拔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不是在高海拔处,其余说法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印第安人利用安第斯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上和山下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安第斯山区居民在高海拔地区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低海拔的山坡上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生活上靠山吃山,自给自足。6.【答案】A【知识点】日本——耕海牧渔【解析】【分析】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四面环海,鱼类众多,渔业发达。BCD不符合题意,A项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岛国日本,四面环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这就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捕鱼大国,鱼贝类长期以来一直是日本人摄取动物性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海洋文化,也注定了日本人与“鱼”有着不解的情缘。7.【答案】C【知识点】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解析】【分析】唐朝时期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尚武风气盛行一时。ABD三项理解错误,不符合题意;C项社会风气的开放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题关键是理解:妇女喜化“啼妆”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开放。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8.【答案】D【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开元盛世。A项开元盛世是材料中“天下大理”的局面,不符合题意;B项贞观之治是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不符合题意;C项文景之治是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不符合题意;D项光武中兴是在光武帝统治时期出现的局面,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开元盛世,要求识记基础史实。9.【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隋朝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场帝从605年开始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琢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干余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因此说“北通琢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故答案选择C。【点评】掌握隋朝的相关史实。10.【答案】C【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联系所学,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开通了大运河,②③表述正确。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势,实现国家的统一,不是局部统一,①表述错误;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隋朝没有,④表述有误。C项②③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的大运河和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材料信息明确立意,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解答。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隋朝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大贡献有重新实现国家统一、开通大运河、创立科举制。11.【答案】A【知识点】隋的兴亡【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朝统一后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隋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始开凿大运河。自605年起,隋炀帝下令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700多千米。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A项①隋朝建立;②隋灭陈,统一全国 ; ③开凿大运河排列正确,符合题意;BCD三项排列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隋朝的建立、统一、隋朝的灭亡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12.【答案】B【知识点】开元盛世【解析】【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结合所学知识:唐三彩是唐朝的艺术珍品,反映了唐朝制瓷业发展的高超水平,乐舞队成员的组成(两个汉人和三个深目高鼻的胡人(西域人)组成)反映了唐朝开放的社会特征和艺术的繁荣,农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反映。ACD三项都是从文物“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中可以获取的唐朝信息,不符合题意;B项农业的发展状况不能从文物“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佣”中获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唐朝经济及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13.【答案】(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自然条件: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为主(湄公河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结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知识点】湄南河平原【解析】【分析】(1)根据曼谷各月气温与降水的分配可知,曼谷的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季节变化大,5-10月流量大,11月-次年4月流量小。(2)本题考查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湄公河平原地处低纬,热量充足;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网密布,灌溉便利,这些条件有利于种植水稻。(3)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故答案为:(1)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2)精耕细作的人工稻作农业;自然条件:气候:地处热带(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水文:水网密布,灌溉便利;地形:平原为主(湄公河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深厚肥沃。(3)示例:水稻生产是湄公河平原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它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如随处可见的米市,人们饮食以大米为主。结论: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点评】 湄公河平原的生产特点和生活特色:精耕细作,人力劳作;产量高,商品率低(自给自足);兴修水利,便利灌溉和排涝。人口稠密;吊脚屋,通风防潮,安全防兽;以米饭为主,水稻生产影响着文化、精神生活(崇尚稻母、谷神),邻里关系密切,团结互助。14.【答案】(1)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2)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3)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知识点】开元盛世;科举制的创立;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创立及完善。据材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科举制,依据所学,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和发展,唐太宗时扩大国学规模,增加学舍和学员;武则天时增设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2)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要求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唐太宗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3)本题考查“开元盛世”及这一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第一小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忆昔开元全盛日”,“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唐玄宗;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任用贤臣,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为相,“励精图治”;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的政绩;提倡节俭,“戒奢从简”,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重视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经济文化繁荣。(4)本题考查盛唐气象的表现。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盛唐气象的主要表现有政治稳定;法律健全;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中外交流频繁;民族关系融洽; 文学艺术繁荣等。故答案为:(1)科举制度。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武则天创立殿试制度。(2)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时期,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3)唐玄宗。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4)经济的繁荣;民族交往与交融进一步发展;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艺术。【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科举制、唐朝的民族关系、开元盛世、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理解并识记科举制、唐朝的民族关系、开元盛世、盛唐的社会气象的相关史实。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学生版).docx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师大附实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学情调研(一)试卷(历社部分)(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