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7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教案(第2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7课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 教案(第2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7.《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学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六年级学生
备课团队
教学内容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 7 课《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 2 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多彩的世界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三个主题的内容。本课的授课内容是《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第二个话题,为第 7 课的第 2 课时。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冲突也将随之而来。为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社会现实,本课需要引导学生较为深入地了解文化差异及其原因,比如:生活环境与文化风俗之间的关系。因此, 本课确定了“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的目标。通过目标的实现,既承接了前一话题“感受各种生活环境的美”,也为下一话题“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实现做好铺垫。 第二个话题包括了四方面的内容:先以舞蹈为切入点,让学生初步感受各地文化的差异;接着,从礼仪的视角进一步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然后, 从建筑的视角探究文化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后,让学生从中国文化走向 世界的视角关注文化交流与交融的意义。
学情分析 本课倡导自主学习,应该以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为基础,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纵向衔接。五年级上册《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的教学中,学生已经获得了生活环境深刻影响生活的核心概念,所以在《多彩的世界文化》这一课,学生就可以将五年级上册学到的概念,迁移到在世界文化的理解中,开展下位学习,也就是运用资料来解释说明问题。所以,在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纵向衔接,不能矮化了学生的能力。 对于“一带一路”的文化交流,学生可能理解的并不多。日常也是从商贸、经济的角度获取一定的认知。而这节课,要了解中国在世界的文化交流中做出的贡献与带动。所以,在四年级已经学习过丝绸之路的基础上,教学中做了进一步拓展,让学生理解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部分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 鉴。
小学六年级是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本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培养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 具有世界胸怀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初步探索文化差异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体会文化交融之美。
教学重点 感受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了解文化差异与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和交融的趋势,体会文化交融之美。
课程标准内容解读 本课体现了《 2011 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主题六“我们共同的世界”第 2 条“比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从不同的角度,尝试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尊重文化 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激发情感 谈话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上有高原、平原、盆地、沙漠等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 复习旧知引出新课
精彩舞蹈感受纷呈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中,人类创造了绚丽多姿的世界文化。这节课,请跟随老师到各地去领略多彩的世界文化吧。 世界文化之旅开始啦!(出示中国地图,创设飞机从广州飞 往昆明的情景),我们先去气候温和,生物种类丰富的中国云南, 创设游览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感受舞蹈文化的魅力。
视频欣赏,感受精彩的舞蹈文化1.中国舞蹈再现原生态文化 到达云南。热情的傣族人民用传统舞蹈欢迎我们的到来。 播放视频:杨丽萍的《孔雀舞》 点拨:优美高雅的舞姿让我们领略到云南的风情文化!你能感受到舞者模仿的是哪种动物吗?对,是美丽的孔雀!云南是孔雀的故乡,当地把它当做幸福吉祥的象征。人们模仿孔雀抖翅、开屏等动作,形成了孔雀舞。显然,孔雀舞再现了原生态的地方特色。 过渡: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同地区的舞蹈有着不同的风格,这与当地的环境和历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示草裙舞和拉丁舞的图片、录音) 让我们走进精彩纷呈的舞蹈世界,感受多元的舞蹈文化吧2.精彩的世界舞蹈文化 播放舞蹈视频串烧 热情火辣的桑巴舞,轻快粗犷的法国康康舞,最具气质的芭蕾舞,极富动感的爵士舞…… 3.小结:怎么样,漂亮的服饰,优美的舞姿,是不是让人意 犹未尽?舞蹈是美的传递,也是各国文化的一个缩影。 从孔雀舞感受舞蹈与文化的联系,提升民族文化自信。 知道各地舞蹈文化的差异与当地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激发进一步探知的欲望。
不同礼仪感受多彩 过渡:不仅是舞蹈,礼仪同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来! 请跟随老师去不同的国家看看,感受当地的见面礼仪吧。 体验参与,认识不同的见面礼仪 1. 感受不同国家的见面礼仪 请同学们留意其中的见面礼仪,猜一猜你来到哪个国家? (播泰国见面礼仪视频) 对,这就是泰国。泰国人喜欢用“合十礼” 向别人打招呼, 表示欢迎或者尊重。 好,请继续游览,猜一猜我们又来到了哪个国家? (播日本见面礼仪视频) 了解礼仪文化的多
样性。知道
各地礼仪
文化的差
异。
是的,这里是日本。你们看,日本人见面喜欢行“鞠躬礼”。这是他们传统的问候方式。 你们想知道欧美国家的见面礼仪是怎样的呢?瞧!贴面、拥抱,是不是觉得很热情。 (出示欧美贴面礼和拥抱礼的图片) 遇到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或亲人时,他们会行贴面礼或者拥抱礼。但是要注意了,男女之间行贴面礼,要看女方的态度。只有女方主动,才可以行贴面礼哦。 2. 认识握手礼 同学们,有一个见面礼仪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通行。你们知道老师在做什么礼仪吗? (老师示范动作) 对!这就是握手礼。人们一般用握手的方式来表达友好的关系。男士之间握手,手握得越紧表示友情越深。 (出示握手礼的组图,各地区的,不同人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握手是许多国家人们见面时最常见的礼节。3.小结:同学们,不同的礼仪表达着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知道握手礼是许多国家都使用的。
各式建筑感受多样 活动探究,了解各地的建筑文化 1.依据经验,初探生活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也体现着不同的文化差异。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不同文化。 (1)依据经验,引发思考 (出示广州骑楼的图片) 点拨:让我们回到熟悉的广州,看看这个建筑你是否认识? 想一想,你是否在哪里见过?在广州的北京路、上下九路、恩宁路……我们都能看到独具特色的岭南建筑——骑楼。 同学们,你们发现骑楼建筑有什么特点吗?(出示圈画柱廊的部分)是啊,骑楼的底层是柱廊,不管是烈日当空,还是细雨连绵,街坊们总能自如地穿梭其中。好看又实用的骑楼建筑,特别适合岭南地区潮湿多雨的天气。 通过以上案例的探究,你有什么发现?是的,建筑与当地的 了解广州的特色建筑“骑楼” 知道不一样的气候环境能造就不一样的建筑风格。
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 (2)游戏体验,印证发现 同学们真厉害!的确,建筑设计是受当地的环境所影响的, 其他地方的建筑是不是也一样呢?大家来看,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房子。(出示冰屋、西亚沙漠建筑、东南亚干栏式建筑) 它们分别属于什么地区的呢?大家一起随老师到世界各地去看看吧。(出示世界地图,创设飞机从广州飞往东南亚的情景)指地图:我们来到东南亚,这里常年潮湿多雨,气候炎热, 降水量大。 这里是西亚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旱,降水稀少。 这里是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你们猜一猜,这三个房子分别属于哪个地区的呢?(拖一拖) 你们都猜对了吗?(点击,出大图) 东南亚地区降水量大,气候炎热,斜屋顶有利于排水,不仅如此,当地的人在建房子时,还特别把屋子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架空,既防潮又通风。人们就是这样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设计出了干栏式房屋,居住其中,舒适惬意。 西亚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旱,降水稀少。墙厚窗小的沙漠建筑能有效阻挡风沙。 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地面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就地取材的冰屋起到一种很好的保暖效果。 小结:看来,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的确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感受建筑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同学们,建筑除了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外,还会受到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跟随老师去草原游览吧: 出示地图,播放两个草原的视频 这里是内蒙古大草原,蒙古族人民过着游牧生活,哪里水草丰美,人们就到哪里居住。大家请看。 (视频:蒙古包) 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蒙古族人民设计了方便搬迁的蒙古包, 试根据当地的生活环境,设计一处适合当地的建筑。 借助地图, 探究生活环境与建筑文化的关系。知道建筑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地方文化、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关系。 学生探究衣、食、行 等与生活
多聪明啊! 让我们再到非洲草原看一看:这是当地的马赛人。他们很喜欢养牛,牛养得越多表示越富有。 (出示:牛粪屋) 这是他们建的房子。你们来猜猜建造这个房子需要哪些材料? (出示选择:A 牛骨、B 牛粪、C 泥土、D、草) 想知道答案吗?请听! (视频:牛粪屋的建造过程) (出示选择:A 牛骨、B√牛粪、C√泥土、D√草) 马赛人把牛粪充分地利用起来,与泥土和草混合在一起,搭建了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子。 师:同学们,从以上例子可以知道,不同的建筑文化还是不 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的反映。 环境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知道,各国人们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世界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文化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瞧,我国的春节文化跨越山海,走出国门: 视频:迈向世界各地的“欢乐春节” 镜头一:世界各地的人们说:“新年快乐!” 镜头二:中国的春节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仅外国友人纷纷推崇春节文化,BBC 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把原汁原味的春节呈现在全世界的眼前。 师:我国的春节文化深深地吸引着外国的朋友们。 为什么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让我们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吧。 (出示图片和音乐):精美雄浑的青铜器;意象神韵的甲骨文;百家争鸣的文化大成;圣贤孔子的儒家之声;备受赞誉的中国制造;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把中国的传统武术体现得淋漓尽致;外国小学生在汉语文化节上也带上了中国戏剧脸谱; 全球已有 158 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541 所孔子学院,1131 个孔子课堂, 5665 个教学点…… 春节文化是一条文化的纽带。
多彩文化促进繁荣 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的交流与交融中更增进了彼此的理解
越来越多
师小结:中国文化魅力无限,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对世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实现了与各国文化的平等交流,唤起了世界对中华文明的赞赏与认同。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为世界文化进步作出贡献。 短视频:文明互鉴 从古代的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中外文化的交流从来没有停歇。文化交流使人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还有助于中国文化与各国文化取长补短,共存共荣。 4.(PPT 出示习爷爷的话): 习总书记是这样说的: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5.总结:同学们,时代赋予我们这样的使命!让我们做个文化交流的使者吧,把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促进世界文化的共同繁荣。 如果你希望继续深入学习,老师给大家布置两个小任务: 任务一:请你结合某个地方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特色,设计一 处适合当地的建筑。 任务二:阅读《时间的礼物》这本书,开启一次文化探路之旅。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领略多彩的文化,体悟人文的情怀。 这节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的中国文化 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知道为什么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 增强文化自信,知道多彩的文化能使世界更加的繁荣、 和谐! 总结提升, 为后面的学习做好 铺垫。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