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教案(第1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教案(第1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
授课教师
学校
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六年级学生
备课团队
教学
内容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第 8 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第一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围绕“共同的世界——发展力量”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科技发
展 造福人类》《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我们爱和平》三课的内容。本课时
是第一课《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的第一课时“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三课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技、国际组织、
和平毫无疑问是人类取得文明成就的保障,在可预见的未来,它们也是人类世
界实现美好未来的保障。因而,有必要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科技发展的历程、国
际组织的作用、世界和平的趋势,帮助学生形成人类世界共存共荣的意识,激
发学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
科技发展、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方面起到的重大作用,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
《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一课从科学的求真精神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科技
是人类探索世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类梦想的重要力量,能够辩证地看待科技对人类社会的作用。第一课时“对世界的不断探索”,旨在说明科技对认
识世界的意义。通过科学史上著名的案例——“日心说”的提出和证明、开辟新的航线、生物进化论的创立,学生逐步认识到科学精神是探索和求真,是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引导学生崇尚科学,反对迷
信。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哥白尼”“伽利略”“达尔文”这些科学家的名字并
不陌生,例如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的故事在语文教材《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里曾出现过,哥白尼、达尔文的名字也在语文教材里出现过,但也只是仅仅听过这些名字,并不了解科学家的著作,更加不了解人类科学史的发展。
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来看,本课涉及科技史的相关内容,对于几乎没有科技
史背景知识、对现代科技的发展了解有限的六年级学生来说难度比较大。从道
)8.《科技发展 造福人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1
)
德教育的角度来看,本课涉及热爱科学的情感培育和弘扬科学精神的价值观培育,六年级学生或许有想成为科学家的意愿和梦想,但真正能在有限时间内, 通过几节课的科学知识来完成道德教育,培养科学精神,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讲 确实比较有难度。
教学目标 理解科学的探索和求真精神,认识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重要手段。 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 重点 理解科学的探索和求真精神,认识科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的重要手 段。
教学 难点 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课程标准内容解读 本课编写依据为《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 年版)》中主题六 “我们共同的世界”第 5 条“初步了解科学技术与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科技要为人类造福,崇尚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拉近生活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几千年来,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一直都没有停止,地球是围绕太阳转还是太阳围绕地球转?地球是圆的还是方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正如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一样,人们对世界的探索也不是一帆风顺的。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时光的隧道,了解人们对世界的探索过程吧。 谈话引入, 激发兴趣。
一、历史故事,感知人类如何认识宇宙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过程 1.16 世纪之前的欧洲人都认为:(出示地心说图片)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而太阳、月亮及其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这就是“地心说”。“地心说”一直以来被当时的统治者 所推崇,在长达一千多年间,深入人心。(图示:地心说) 过渡语:当时的人们非常迷信宗教。由于当时教皇统治了整个社会,如果有反对的声音,就会受到迫害,甚至判刑、处死。 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探索世界的步伐,哥白尼就是其中一个。播放视频:“日心说”提出的艰难历程 师点拨:“日心说”的发表冲破了“地心说”的束缚,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整整花了20 多年的时间,哥白尼写成了6 卷巨著《天体运行论》。这本书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 过渡语:正如哥白尼在此书的序言中写道:“我知道,某些人听到我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提出地球运行的观念之后,就会大叫大嚷,当即把我哄下台来!”“我不会在任何人的责难面前退缩。”(逐句出示哥白尼的序言) 此书刚印好,哥白尼就去世了。在他去世后,他的观点依然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打压,但是科学家对真理的探索不会因打压而停止,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非常支持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 伽利略研究的艰辛过程 伽利略用自己改制的天文望远镜,不断观测天体,发现许多前所未知的天文现象,有力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提问:伽利略的学说会得到认同吗?请你从视频中寻找答案。 (播放视频:伽利略研究的艰辛过程。) 二、表格比较,初步感受科学精神 通过图片、
视频等方
式让学生
科学精神 了解到科
探索自然 学家在探
索世界的
过程中会
遇到很多
困难,并感
受科学家
在面对困
难时依然
坚持追求
真理的科
学精神。
以表格形
式归纳两
位科学家
的研究历
1.出示表格,引导发现:无论是哥白尼还是伽利略在追求真理的路上有所相似,又有所不同,你们看:(边讲边逐点出示) 程,以课本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从而提炼科学精神。
提炼科学精神: 同学们,哥白尼和伽利略两位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模拟学生回答 1】我觉得他们身上有坚持真理、不畏强权的精神。 【模拟学生回答 2】他们敢于探索,敢于怀疑与提问,用事实验证真理。 环节小结:是啊,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观点,伽利略通过反复观察天体,证明了新天文学说。在他们对世界的不断探索中, 我们看到了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不怕牺牲、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出板书:不盲从 不迷信 探索求真科学精神) 拓展:一代代科学家,带着梦想,向星河进发。他们秉承着探 索求真的科学精神,探寻宇宙的奥秘,给航天科技带来了巨大的成就。瞧——(出示中外航天科技图) 模拟学生回答,让课堂有师生互动交流的气氛,促进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产生自己的思考。
开辟航线探索世界 过渡语: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从未停步,对于我们生活的地球到底是平的、方的还是圆的?这个问题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得到答案的呢?我们来听一个航海家的故事。
(
人物
哥白尼(波兰)
伽利略(意大利)
主要
贡献
提出“日心说”、
撰写《天体运行论》……
制作天文望远镜
……
阻力
教会的阻止
教会谴责、终身监禁
表现
无论环境多恶劣,哪怕受到
迫害都坚持做天文研究
不畏权威,在监狱里坚
持研究
)
一、航行故事,了解航海家如何探索世界 了解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 1.播放视频:麦哲伦和他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束了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探究:在麦哲伦船队探索世界的航海过程中,遭遇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从麦哲伦船队的航行大事记中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PPT 出示麦哲伦船队航行大事记。)(停顿) 了解了麦哲伦船队的航行历程,你感受到什么了?(停顿) 小结:从航行大事记中,我们感受到了麦哲伦船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程 过渡语:我国航海家郑和早在 1405 年-1433 年间,率领着他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新的航海路线。(出示图片)郑和的船队采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能够准确地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风、洋流进行航行。 电视机前的你,可能会认为郑和下西洋应该非常顺利了, 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从视频中寻找答案吧。(播放视频:郑和船队遇到的困难) 小结:在刚才的短片中,我们看到了郑和在海上与风浪抗 通过视频
让学生了
解我国明
代开始就
有远洋航
行,感受郑
和下西洋
的规模,增
强对国家
的文化自
信和自豪
感。
通过视频
了解航海
家开辟新
的 航线,
冒着生命
危险去航
行,是对世
界的不断
(
时间
典型经历
1520 年 3 月
在南美巴塔哥尼亚,船员发生叛变,勉强平息
1520 年 5 月
一艘船在探航中沉没
1520

10

在今天的麦哲伦海峡遇上狂风暴雨,历时一个
多月才通过
1522

9

6

仅剩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返回,船员仅剩
18 人
)
争,随时有生命危险。他不怕牺牲,勇于探索,凭借自己的毅力克服困难。 二、知道大航海时代的重要事件及意义 过渡语:航海家们凭着这种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使人类认识了世界。 播放视频:航海大事件动画 小结:新航路的开辟,加强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开阔人们的视野,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播。 拓展:秉持着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人类的海洋探索取得了很多成就。请看——(出示现代海洋科技图) 课后延伸: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航海家?课后可以收 集他们的资料,跟家人或者同学说说他们的故事吧。 探索。
认识自然探索自身 过渡语: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对自身的认识。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一直以来,人们都迷信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但是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为人类的起源找到实证。 1.我们一起看看《人类进化图》(出人类进化图)达尔文认为人类是从古猿经过漫长的过程一步一步进化的。 当他提出“进化论”这个学说时,大家接受吗? 播放视频: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指责和抨击。 小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遭到指责和抨击,但他还是不迷信教条、努力探索得出的实践真理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的看法。 了解达尔文用科学使人类认识自身,知道《 进化论》对人类有着重大的意义。
总结拓展课后延伸 回顾全文,引导总结: 这节课让我们认识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们,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盲从权威、不迷信教条、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这就是可贵的科学精神。 (出示宇宙银河系图)宇宙世界,神秘莫测;科学探索,无穷 回顾全文, 感知科学精神的重要,联系生 活,感受科
无尽。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求真探索的科学精神,向着星辰大海, 不断进发! 3. 课后任务: 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老师给大家布置两个课后小任务: 任务一:阅读《科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任务二:收集更多科学家的资料,跟你的家人一起分享。 学精神对疫情防控的重要。
结束语:科学精神不仅仅是求真探索的精神,还有很丰富的内涵,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对世界的不断探索 不 盲 从 不 迷 信 探索求真 科学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