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节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课标与教材:课标: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课标解读:教材分析:《气候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是义务教育课程超标准实验教材《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二节,本节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及其特征,而气候特征是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的,要了解气候的特征首先气温和降水的特点,而且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及特点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本课是本节教材的第一课时,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首先阐述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以及结合这种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划分的温度带,知识的获取是通过读图得来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使学生获得了知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教育理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情分析:1.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世界气候,对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性质和等温线疏密说明什么等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因此读我国一月份和七月份气温分布图时,只要指导一下,接受起来困难不会太大。对温度带的划分依据相对来说应该是难点,把温度带和农业生产联系起来困难就更大了。2.学生学习能力分析①刚上八年级的学生逻辑能力正逐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发展,观察、想象、记忆能力也逐渐发展。②地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认识水平经过小学自然和七年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 理解并掌握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温度带的分布;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干湿地区的分布;掌握我国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和复杂多样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 学会并熟练阅读各类地图,归纳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范围;了解我国降水规律及干湿地区分布;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我国气候分布及其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的气候资源,欣赏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所孕育的不同文化;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我国主要温度带的分布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我国降水分布总规律,干湿地区的分布。 (3)冬夏季风特点,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气候类型难点 :(1)各类地图的分析判读。 (2)冬夏季风的来源与风向,特征创新支点的设计:充分利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及视频文件,让学生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教学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的差异学习目标:1.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2.四类干湿地区的名称、分布、植被。3、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培养学生分析等值线分布图、气候规律形成与特例出现原因的能力重点: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难点:干湿地区的划分、分布、植被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2、我国温度带如何划分?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学会等值线的阅读:活动 (一) :读图:《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和《中国行政区划图》。读图观察:按照阅读等值线地图的步骤和方法阅读上述图,从中找出并观察判断1600毫米、 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分别穿过我国哪些地形区、省级行政区?总结: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区的降水差别 ,我国降水有 的差异,也有 的差异,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 向 递减;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规律: 多, 少。 活动(二): 结合35页阅读材料,在图中找到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 降水最少的地方 。2、干湿地区划分 从《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上可看出,我国分为哪四类干湿地区? 3、大显身手(思维拓展)阅读、观察、对照复合投影图《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及《我国行政区划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哪条等降水量线?哪条等温线?哪两个温度带的分界线?大致通过什么东西走向山脉和什么东西流向河流?(2).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3).地跨三个以上温度带或干湿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各有哪些?(4)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图2.18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小试牛刀:(拓展与探究)1、读我国的“干湿地区图”, 然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⑴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 。⑵ 写出下列地区所在的干湿地区情况:华北平原属于 区、 四川盆地属于 区、准噶尔盆地属于 区、山东所在的干湿区是 区。⑶ 写出本节课所学到的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⑷写出各干湿地区的主要植被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 2. 结合中国地形图填下表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准噶尔盆地华北平原黑龙江北部海南岛方法要点小结: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四、整体建构:五、 当堂测试 【成功体验】(一)单项选择题1.7月份,晶晶计划从武汉到吐鲁番探亲,爸爸提醒她带太阳帽,妈妈提醒她带防晒霜,爷爷提醒她带毛背心,奶奶提醒她带雨具,谁的提醒可以不考虑( )A.爸爸 B.妈妈 C.奶奶 D.爷爷2.山东省所属的干湿地区 A.大部分是湿润地区 B.大部分是半湿润地区C.全部是半干旱地区 D.全部是半湿润地区3.四川居民爱吃辣椒,主要是因为( )A.当地盛产辣椒,形成了吃辣椒的习惯 B.四川为湿润山地,有辣椒生长C.冬季比较阴凉,吃辣椒可以驱寒抗风湿 D.四川多山地,吃辣椒有利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湿润地区的降水量必须达到800mm以上 B.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类型是森林C.适于多雨环境的建筑是晾房 D.干湿状况决定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与我国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界限大体接近的年等降水量线是( )A.800mm年等降水量线 B.400mm年等降水量线C.200mm年等降水量线 D.1600mm年等降水量线(二)、综合题6.读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夏季降水占全年比重最大的是 。⑵从图中可以得出,我国冬季南北温差 (较大、较小),我国的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 (南方、北方)地区。⑶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是 。⑷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 六、课后达标题: 学习检测七、课后背诵内容:自主学习 1(总结)、2及小试牛刀1八、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