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三节河流和湖泊第三课时长江的开发课标分解:教材分析: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解黄河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必需具备的基础知识。而且本节富含智能培养因素和国情教育因素,体现着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基本理念。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联系紧密,为中国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基础。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有了空间定向的思想,这样学起来就比较轻松一些。但仍有部分同学漠不关心,总认为学习与已无关,有待于抓紧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教学重点:分析黄河为中华民族所做出的贡献及带来的灾难,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治理方案。教学难点: 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所产生问题的原因创新支点的设计:利用课件和相关资料解决黄河的功过及治理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方法与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法、谈话法学习过程:一、知识链接: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呈“ ”形,最终注入 海。2、黄河的上中游的界点是 ,中下游的界点是 。3、“地上河”发生在黄河的 河段,并且在此河段还有 现象发生。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一:基础知识梳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及阅读文本的能力,进一步去理顺知识点。)1、长江发源于_________高原________山,注入________海,它是我国____最长,________最大,________最广的河流,有________和________之称。2.、长江从源头到宜宾,从_______高原奔腾而下,流经 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 盆地,落差极大, 丰富。3、长江三峡位于四大直辖市中的 ,是由于长江穿过 山脉形成的。 4、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河段,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水能资源的蕴藏量约占全国的______,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_______。但因为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长江水能资源的利用率还比较_____。学习活动二:思维拓展(让学生学会通过材料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查看学生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阅读P55的阅读材料,思考: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政府施行了哪些计划,帮助农民发展替代产业,减少抗洪压力?阅读P57的活动题2,思考: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是哪里?对长江的洪水起着重要的调蓄作用的是什么?学习活动三:感知长江的源流概况(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读图完成任务,培养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1、看地图册P11的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四个地形区: 、 、 、 。2、看地图册P22的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干流依次流经的省、市、自治区(11个)有: 。3、在图2.36中,找出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宜昌,它位于 省,中下游的分界点湖口,它位于_______省。4、认真观察看长江南北两岸的支流有哪些?北侧:(自西向东) 南侧:(自西向东) 学习活动四:对比分析黄河和长江(通过对比加深对长江黄河知识点的对比记忆)(从流量、汛期、冰期、气候、发源地、流经省区、地形区等方面)流量汛期冰期气候发源地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黄河长江三、质疑问难:根据情况定时间四、整体建构:五、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最大的河流是( )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京杭运河2.长江上游河道与黄河上游共同的特点是( ) 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水能资源丰富 D.有结冰期3. 关于黄河和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发源于青藏高原,自西向东注入黄海 B.中下游地区支流众多 C.水能资源均非常丰富,目前已在干支流上修建了许多大型水电站D.水量均非常丰富,无明显的枯水季节“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还辽阔,我们的大中国呀,好大的一个家,经过那个多少,那个风吹和雨打……”读歌曲《大中国》,请回答问题:4.南方龙--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是( ) A.河口 B.湖口 C.宜昌 D.孟津 5. 通过长江和黄河的流向,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西低东高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北低南高6. “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关于两条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龙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B.南方龙是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 C.北方龙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 D.南方龙是世界最大的河流7.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是( ) A.长江下游河段 B.长江在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交界处 C.黄河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交界处 D.长江在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交界处(二)综合题: ?8.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图中字母和序号所代表的地理名称填在下面空格里支流名称: A B D E F G H 水电站名称:③ ⑥ 邻海名称: ⑦ ⑧ (2)在图中标出宜宾、宜昌、湖口的位置。(3)长江长江发源于_______ 山脉;注入________(填数字);(4)长江素有“水能宝库”之称,水能主要集中在 (上/中)游河段,图中⑥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它发挥的综合效益体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两方面)六、课后达标:学习与检测七、课后反思:八、早自习背诵下面表格:黄河的治理概况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河段划分:河口以上为上游,河口与孟津之间为中游,孟津以下为下游。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和渭河。注入海洋:渤海。长度:5454千米。忧患1.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2.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入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3.下游:泥沙大量沉积,河床抬高,形成 “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不断加重。开发1.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发电。2.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治理1.上游:合理放牧,逐步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2.中游:通过植树种草、打坝淤地、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3.下游:加固加高大堤,增强防洪能力;调水调沙,降低河床高度;治理水污染。长江的开发概况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河段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和湖口之间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主要支流和湖泊:北岸: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岸:乌江、湘江和赣江。湖泊有:洞庭湖、鄱阳湖、巢湖。注入海洋:东海长度:6300千米开发1.水能宝库:利用上游丰富的水能资源进行发电,著名水电站有葛洲坝、二滩和三峡工程(在建)。2.黄金水道:中下游江阔水深,终年不冻,航运价值巨大。治理1.疏浚航道:重点治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加强沿江港口建设。2.防洪:中下游地区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整治河道,退耕还湖;兴建三峡工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