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第三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二课时)
课标与教材
课程标准要求:
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2、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部分,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香港澳门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份奠定了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课是教材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一年半的地理学习,具有一定的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的空间概念基本形成,所以学习台湾这节课的难度不大,只要教师正确及时点拨引导,激发他们学习地理兴趣,这节课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掌握区域地理的一般认识和分析方法,提高学习地理的技能.逐步树立人地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创新支点的设计:充分利用对比方法和影像资料让学生来学习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进行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学习方法与媒体:读图分析、观察对比等为主的方法。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特色
3、坚定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下图中填写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
2、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美丽富饶的宝岛
(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描述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利用下面三个问题可以说是层层深入地让学生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说一说下列美称的含义。
“亚洲天然植物园”
“东方甜岛”
“森林宝库”
“粮仓”
“水果之乡”
学习活动二: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通过读文字和图分析台湾的经济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
1、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 为主,主要出
口 、 、 、 等
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 ,形成了
“ ”型经济。
2、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
、 、 、
3、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4、请大家阅读P39图表6.1,完成活动2。
三、质疑问难:
四、整体建构:
五、成功体验:
1.填空
(1)台湾省位于我国 ,隔 与我国 省相望,由 及 、 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地形以 为主,其中最高峰是 。
(3)北回归线穿过台湾 部,还穿过我国的 、 和 三个省区。
(4)台湾森林资源丰富,有“ ”的美誉, 是最著名的树种。
2.选择
(1)从台湾东部海域开始,按逆时针方向,台湾岛濒临的海域是( )
A.南海、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
B.太平洋、东海、台湾海峡、南海
C.太平洋、南海、台湾海峡、东海
D.台湾海峡、南海、太平洋、东海
(2)台湾有“海上粮仓”之称,盛产稻米,主要产自( )
A.台湾东部 B.台湾西部
C.台湾中部 D.台湾北部
(3)台湾产业构成中( )
A.第一产业最高 B.第二产业最高
C.第一、第二产业为主 D.第二、第三产业为主
(4)、目前,台湾经济的特点是( )
A、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
B、出口甘蔗、菠萝、稻米、樟脑
C、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的出口导向型经济
D、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5)、下列不属于对台湾“进口—加工—出口”经济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劳工 B、气候温暖湿润
C、海岛多港口 D、吸收外国资本
3.判断
(1)台湾盛产各种水果。 ( )
(2)台湾树种丰富是因为台湾从南向北分布有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 )
(3)台湾的出口商品中农矿产品占很大比例。 ( )
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出台湾周围海域:A______海? B______海峡? C______海? D_______洋。 ?2.在图中填出澎湖列岛、钓鱼岛。 3.台湾岛的中南部有一条特殊的纬线____________穿过。 ?4.台湾岛是个富饶的宝岛,盛产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被称为“水果之乡”。你知道台湾还有哪些“美称”吗?请你写出来。(至少再写出三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早自习背诵学案自主学习环节
七、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