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第二节 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课标与教材(一)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并对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2、根据有关材料,说出支柱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3、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该节是认识省内区域的一个特例,主要是认识西双版纳的旅游特色。它是地理科学区域性和综合性的体现,帮助同学建立学习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思路是,从区域的位置入手,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得出该区域的总体特征,然后确定其经济发展方向。?3、西双版纳地区得惠于大自然的恩赐,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风气候,形成了闻名中外的“热带动植物王国”,再加上少数民族的特色,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改革政策的实施,使旅游业得以充分的发展。 学情分析:1.学生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有了初步的掌握,掌握了学习地理知识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基本要点。2.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的概念还需进一步加深。3.学生具有读图、识图、绘制简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西双版纳的位置优势和资源优势。2、原始热带雨林的基本特征。3、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教学难点: 1、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2、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3、融会贯通地理解和领会一个地区发展与开发中应注意的事项。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读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会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及优越性。(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理解西双版纳位置、气候、资源、经济等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实践探究、合作学习等方法,了解西双版纳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培养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运用能力和实践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近年来下滑的原因,培养学生文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学习方法与媒体:自学读图、探究、讨论等方法,然后借助与多媒体来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创新支点的设计:充分利用对比方法和影像资料让学生来学习西双版纳位置及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西双版纳的位置,会分析其地理位置特点及优越性。2、知道西双版纳的资源优势、3、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4、通过分析西双版纳的旅游资源优势,探讨如何保持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1、西双版纳的位置、资源优势。2、蓬勃发展的旅游业的形成及作用。难点:分析西双版纳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复习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和经济特点。(1).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_______省的东南部,___江下游,毗邻______、______特别行政区,与_____ 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南大门。(2).1980年,我国建立了4个经济特区:厦门、汕头、_______、_______。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被辟为________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_贸易渠道出口至_______、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赚取了大量的外汇,使该地区贸易国际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导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活动一::认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达成目标:会正确认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此处这样设计有两个意图:一是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根据以前所学的分析地理位置的方法,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西双版纳地区的地理位置图(图7.10),找出本区的地理位置。(说出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什么位置,在哪一条特殊纬线以南?与哪些国家为邻?)1、西双版钠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_________省境内,地处_______最南端,南部和______、_______接壤,还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2、讨论:西双版纳临近北回归线,为什么却没有像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出现热带沙漠景观呢?。3、读图7.13,分析西双版纳的气温和降水分布特点,并确定其气候类型。小结:1)、西双版纳地区年平均气温在 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每年 月;降水受季风影响很大,全年明显地分为两大季节:每年5~10月盛行来自印度洋的 ,降水较多,为 季;每年11月~次年4月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 ,降水很少,为旱季。因而形成典型的 气候。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西双版纳地区形成了典型的 景观。2)、我国原始热带雨林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有:①____________省;②_____________省的______________地区。3)、西双版纳最著名的热带雨林植物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看看7.11图,观察它们特点)4)、西双版纳可爱的热带雨林动物有: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结合7.12图,来认识它们)4、1)、你知道云南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什么?2)、读图7.14,说明傣族的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质疑:询问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然后进行点拨学习活动二: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达成目标:让学生知道西双版纳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这样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找到事物分析的起点,然后形成一个具体分析问题的思路或方法)1、读图观察:《西双版纳旅游景区和跨国旅游线路的分布图》(图7.15),观察一下西双版纳与邻国的通达状况,思考并回答这种规划对西双版纳的旅游业发展有什么好处?2、观察:《1991~2001年西双版纳旅游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图7.16)想一想本图说明了什么?小结:长期以来,西双版纳地区经济以________为主,现在凭借得天独后的________优势和_______优势,使_________业成为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3、(1)、说一说本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读7.17图)(2)、分析本区旅游业下滑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质疑:询问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然后进行点拨三、当堂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西双版纳地区代表性植被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热带稀疏草原 2、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3、我国喜欢跳孔雀舞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B.朝鲜族C.壮族D.傣族4、目前西双版纳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是:( )A.农产品出口B.矿产品出口C.旅游业D.木材出口5、从我国地势的阶梯位置看,西双版纳位于:( )A.第一阶梯B.第二阶梯C.第三阶梯D.第二、三阶梯交界处(二)、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景洪市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_____月,气温大约是_____℃。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 月,气温大约是_____ ℃。景洪市一年中降水较多的是月份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较少的是月份_________,称为________。景洪市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双版纳地处全球回归线沙漠带上,却降水较多,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由所处位置联系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图)四:整体建构 五、早自习背诵学案六、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