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时政热点
高质量发展创造共赢新机遇
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定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新贡献
“新的五年规划着眼高质量发展”“中国坚持高质量发展、经济稳定、民生幸福、绿色创新”……这样的关键词句,频频出现在国际媒体近期的报道中。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持续解读“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中国绘就的高质量发展路线图,称赞中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心与行动,认为这将有力提振世界经济复苏发展士气,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体现出中国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经历改革开放以来几十年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后,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2015年,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开启了一场关乎中国发展全局的深刻变革。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去年,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高质量发展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发展,在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的背景下,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坚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本身就是对全球发展的积极贡献。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字里行间,充分彰显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呈现着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也预示着中国同各国合作共赢的更多新机遇。
“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提高国际双向投资水平”“构建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向世界展示出开放合作的风向标。阿根廷国际问题专家贡萨洛·托尔迪尼认为,这体现了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高度关注,传递出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清晰信号。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指出,创新合作越密切,科技进步就会越大,“中国通过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科技进步,有利于全球共同发展”。
为更加开放、更具创新力的中国前景投下信任票,这是国际有识之士的选择。“我深知中国前途远大,深知中国的奋斗就是全人类的奋斗,中国的经验对全人类非常重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所作判断,代表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的积极肯定。世人相信,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中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一定能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发展作出新贡献。
文章来源:人民网
文章来源:
贯彻新发展理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全球化
中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练习题
1.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企业并不多。一些企业“只顾贴牌,不顾创新”,在别人知识产权包围下的危机已经显现。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②坚持以保护环境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部分
④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泓锦橡塑董事长张智杰近日做客《科创群英汇》表示,科技创新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技战略储备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这是某一新闻中的关键句,若给这组新闻取一个标题,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潜力无限绿色发展 B.东西联动融合发展
C.科技驱动创新发展 D.区域联动协调发展
3.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社会各界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共同探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促进发展。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需要:( )
①尽快确立数字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用创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③加大对数字经济及其人才培育的财政支持
④促进经济高速增长,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看下图,从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和GDP占比情况中,可以看出( )
①创新是引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实现了并行发展的态势
③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④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 )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②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培养造就科技人才
③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大行政干预力度
④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决定科技发展朝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低碳社区的建设除了基础设施的跟进外,更重要的是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使用环保纸;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缩短淋浴时间;自制果汁,拒绝碳酸饮料;选择棉质衣物,拒绝皮草和化纤材料等。低碳社区的建设( )
①会抑制人们的消费需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
③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
④减少消费支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内容之一就是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对居民用户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即分类投放垃圾的,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这一举措( )
①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离不开市场规律的遵循
②只有价格机制才能对消费者的垃圾分类产生制约作用
③价格能够灵敏地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
④差别化的收费制度能够消除市场失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从六个方面对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做出部署。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有利于( )
①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消除东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②坚持共享发展,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④确保到2020年年底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019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旨演讲中提出了“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的三大倡议,宣示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态度和决心。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构内外联动格局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演讲中用“大海”妙喻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小池塘,大海有风平浪静,也有狂风骤雨。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 )
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坚持立足全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②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包容普惠,推动各国共同发展
③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坚持互利融通,建构内外联动格局
④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持续均衡,确保人与自然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0年9月4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在北京举行。在单边主义“逆风”盛行、疫情重创国际贸易的当下,搭建服贸会这个平台,把国际先进服务“引进来”、让中国优质服务“走出去”,是中国所需,也是世界之盼。中国此举( )
①是基于服务业的开放合作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
③是基于扩大对外开放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前提和基础
④实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对外开放格局的转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将更有效率地实现内外市场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材料体现了( )
A.中国市场的发展能够让所有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均获得收益
B.我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有利于新发展格局的深入发展
C.国内外市场的联通、要素资源共享能够确保国内企业的利益
D.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需要取消外资、外商的市场准入
二、材料分析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内大循环”已经成为近期热词,这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经济的新命题。内循环,就是国内的供给和需求形成循环,所有的环节都发生在国内。外循环,就是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向国外出口商品并进口所需商品。针对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等情况,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强调,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速、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国内大循环,在高质量发展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建立互为因果、循环累积的良性循环。
材料二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深圳是内外双循环的重要交汇点。2020年10月14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去年八月出台了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全面部署有关工作。深圳要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提高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能力和水平,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的历史使命。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3)深圳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为此请你为深圳政府提两条建议。
14.材料 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近年来,天津滨海新区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依托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升级优化,延展产业链、价值链,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充分利用陆地和海洋的区位优势,依托港口优势打造“国际范儿”;加快自主创新步伐,发展智能制造,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产品和名牌,提高国际竞争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天津滨海新区的做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启示。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发展、创新发展理念等。我国是汽车生产大国,可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企业并不多。一些企业“只顾贴牌,不顾创新”,在别人知识产权包围下的危机已经显现。这启示我们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①④符合题意。当前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错误。材料强调的是 企业创新,并没有体现深化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部分,③不符合题意。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B
解析:①④不合题意,低碳社区建设只是在引导消费需求,不会抑制消费,也不会减少人们的消费支出。②③符合题意,低碳社区建设,有利于节约资源,促进低碳产业的出现和发展;有利于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故选:B。
7.答案:B
解析:①③:题目中,我国将在全国城市及建制镇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对居民用户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该做法遵循了绿色发展的理念,遵循了市场发展的规律,通过绿色发展的价格机制能够灵敏地调节资源的优化配置,①③选项正确。②对消费者的垃圾分类产生制约作用的不只有价格机制,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②。④:“消除市场失灵”的表述错误,排除④。故本题选B。
8.答案:B
9.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发展理念。①: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协调发展理念的要求,①错误。②③:“共建开放合作的世界经济”、“共建开放创新的世界经济”、“共建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的三大倡议,意味着推动全球经济合作应该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贯彻开放发展理念,建构内外联动格局,②③符合题意。④:人与自然和谐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要求,④错误。故本题选C。
10.答案:C
11.答案:A
解析:①②:中国搭建服贸会这个平台,把国际先进服务“引进来”、让中国优质服务“走出去”,是中国所需,也是世界之盼,说明搭建服贸会平台是基于服务业的开放合作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世界经济包容性增长,①②符合题意。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基础,③错误。④:我国现在坚持的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④错误。故本题选A。
12.答案:B
解析:A中“让所有国家均获得收益”、C中“确保国内企业的利益”说法过于绝对,不选。D中“取消外资、外商的市场准入”说法错误,不选。
13.答案:
(1)①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保护主义上升等形势的客观要求。
②畅通国内大循环,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③有利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增强自力更生能力、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④我国有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国内需求旺盛,为国内大循环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或:我国工业门类全,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整,为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内生增长动力创造了必要条件)。
(2)①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必须坚持党对经济特区建设的领导
②坚持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思想。始终保持经济特区建设正确方向。
③坚持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改革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④深圳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履行职能,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⑤坚持依法治国,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使法治成为经济特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⑥贯彻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促进内地与香港、澳门融合发展,相互促进;
(3)例:①维护党中央权威,积极拥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②锐意开拓,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③积极作为,真抓实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4.答案: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聚集经济,培育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实体经济,推动传统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
③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打造国际海港。
④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科技竞争力,发展智能创造,培育新动能。
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坚持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