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学会宽容》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授课教师 学校学科 道德与法治 适用对象 六年级学生备课团队课题 《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 2 课《学会宽容》 (第 1 课时)教材 内容 分析 本单元围绕“自我完善”这一学习主题,设计了《学会尊重》 《学会宽容》 《学会反思》 三课内容。本课的授课内容是《学会宽容》 的第一、二个话题。第 一个话题“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呈现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宽容情境,“宽容城” 的宽容文化,以及宽容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体会宽容对社会和个人生活 的意义。第二个话题“拥有一颗宽容心”, 首先从正面呈现对他人无心之失的宽 容心理,进而又从反面呈现对他人的伤害无法做到宽容的心理原因,最后回到学 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区分宽容与纵容,理解宽容不是无限度的、无原则的。 本课时让学生体会宽容的内涵和意义,并学会宽待他人,原谅他人和包容他人。学情分析 对六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已步入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学生的 身心都有巨大的变化。他们在对待他人,与人相处时,情绪有时会过于激动,遇 事不够冷静,容易产生冲突或矛盾。这些冲突、矛盾产生之后,学生易陷入生气、 愤怒的状态,并产生不原谅对方、想要报复对方的想法。 因此,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不宽容心理进行教育尤为重要。同时,在 学校群体生活中,同伴之间的兴趣爱好、观点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对宽 容的学习不仅包括如何宽待他人,还包括如何包容他人,尊重和接纳人与人之间 的差异性。此外,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的不宽容,不包容行为影响了社会生活 的和谐,甚至酿成社会悲剧。因此,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理应具备宽容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教学目标 1.体会宽容对美好、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 2.学会宽待、原谅他人。教学重点 体会宽容对美好、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学会宽待、原谅他人。教学难点 学会宽待、原谅他人。课程标准 内容解读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学会宽 容》 的第一课时,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主题 一“我的健康成长”第 5 条“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学会欣赏、宽容和尊 重他人”。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设计 意图自我介绍 明确目标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学会宽容》 。希望大家准备好纸和笔,耐心地聆听,积极地思考, 学会如何宽容他人。 这是本课的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静心默读。 大家都明确学习目标了吧,今天的学习就要开始了! 揭示课 题,明确 学习目 标。一 .新闻 故事说宽 容 前几天,老师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西安的小女孩与邻居之 间发生了一件事引发了一段佳话,我们一起来听听: 新闻故事分享: 棋棋马上就要钢琴考级了,她每天刻苦练琴,琴 声影响到了邻居的休息,遭到了投诉。为此,她给邻居黄叔叔写了一 张留言条请求包容和原谅,还送了自己和妈妈烤的蛋糕。黄叔叔看完 信后特别感动,也给棋棋写了一封信表示理解,还送了一个小熊玩偶 呢! 新闻一发布,网友们纷纷为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宽容”点赞,这种 邻里沟通的方式真是太暖心了! 一时之间,宽容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 题。 聚 集 热 点新闻, 引 出 话 题,初步 感 知 宽 容。二.宽容 让生活更 美好 1 .宽容的魔力 宽容有着怎样神奇的魔力呢? 让我们走进生活,一起听听王明的 分享。 音频 1:我和张南在小区里玩,张南不小心把我撞倒在台阶上。顿 时,我的膝盖磕得直流血。晚上,张南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到我家道歉。 我妈妈没有指责张南,说这只是意外,以后玩的时候小心点就行了。 正是宽容带来了这样温情的画面,假如这位妈妈不够宽容,而是 指责张南,甚至和张南的爸妈争吵,会有怎样的后果? 结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还会影 响两家人的关系。 音频 2: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因为人们的宽容而出现的一幕幕 暖心的画面: 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别人不小心撞到了你,一个微笑就能传递 友好和善意; 相互争吵中,一个温暖的拥抱,就能消减心中的怒气; 这就是宽容的魅力! 它能让面红耳赤变成握手言和; 它能让人们化解误会,和谐共处; 它能让我们感受到阳光与欢乐; 也能够让我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心胸豁达。 宽容让人与人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生活的重要基 础。 通过链接 生活事例 和回顾生 活中因人 们宽容而 出现的温 情瞬间, 初步感受 宽容的重 要意义和 作用。22. 游历宽容城 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幸福 美满,其乐融融。这就是——宽容城! 在宽容城里,有几个特别的文 化景点,听说去游览过的人,都会发生奇妙的变化。现在就让我们一 起去探秘吧,请根据密码牌猜出景点的名字。 (1) 气定神闲,心无波澜。 你猜出这个景点的名字了吗? 暂时还猜不出来,别担心,让我们 走进去看一看吧。哇,好一眼清泉啊。听说,当人们遇到纷争或冲突, 感到很气愤时,只要喝一杯这里的泉水,就能让自己平静下来。于是, 人们给这个地方取了一个名字叫静心泉。希望你们心中都能有一眼静 心泉,相信心平气和的你,一定人见人爱。 (2) 可见优缺,容人纳己。 这是一面镜子,它可以照出每个人的不足,让人们懂得人无完人, 需要包容、谅解他人。所以,叫它包容镜。 (3) 停坐远望,相互礼让。 这个景点跟亭子有关。只要人们去那里坐坐,就会想到,只有相 互礼让,生活才能和和美美,这就是礼让亭。 小结: 同学们,游览完了宽容城的三个景点,你的内心是否感到 特别的平静、舒畅呢? 宽容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和谐友善的社会生活环 境,也使我们内心保持平和、安定,让我们生活得幸福愉快。 从儿童视 角出发, 通过创设 情境,带 领学生游 览 宽 容 城,让学 生从个人 层面到社 会层面, 逐渐深入 感悟宽容 的重要作 用 和 意 义。三.献策 献计学宽 容 (一)宽容“试金石” 同学们,你是一个宽容的人吗?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自己,先请大 家完成这一份关于宽容度的心理测试题。 出示: 宽容“试金石” 大家都完成了吗? 对照这个标准,看看自己的得分是多少? 小结: 大家的得分可能不一样,不用介意!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忙于工作和生活,彼此之间难免产生摩擦、冲突,让人不开心。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一起来看看发生在小军身上的事情。 (二) 学会宽容 音频 3: 在教室里,小飞不小心把小军的文具盒碰掉了,小军很 生气,也想把小飞的文具盒扔到地上。谁知,小飞把文具盒抢住了。 于是,小军举起拳头就向小飞同学打过去,同学们都跑过来劝阻,不 约而同地说: “别打了,别打了,老师说我们要学会宽容。”小军听 了,很不以为然地说: “明明是他碰掉了我的文具盒,为什么还要我 宽容呢? ” 同学们,你们同意小军的看法吗? 如果要解决小军心中的疑惑, 需要帮他找出长在心中的“虫子”。 1.第一条虫子: 心中有怒气——调整情绪 (1) 当看到文具盒被小飞碰掉了,小军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的,他会很愤怒,可能会心跳加快,甚至满脸通红……你们看, 我们已经帮助小军找出藏在他心中的第一条虫子了。 (出示: 心中有怒气) (2)如果小军一直处于愤怒的情绪中,问题能不能得到解决呢? 问题不但不能得到解决,还容易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小飞身上, 打翻友谊的小船。3(3) 面对别人的错误或无心之失,我们应该怎样才可以让自己 的情绪平复下来呢 老师给你们几个管理情绪的小妙招: 当你情绪不好时,先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 默默告诉自己,乱发脾气不利于身心健康,是不对的。 如果你还是觉得难受,可以找家人朋友倾诉。 多参与积极有意义的活动,这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心情。 小结: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可以让我们平静下来,调整情绪,更 为客观、大度地面对问题。 过渡: 然而导致小军举起拳头挥向小飞还不仅仅是一条虫子在作 怪,你们想知道他心中还藏着一条什么样的虫子吗? 吕老师告诉大 家,藏在小军心中的第二条虫子是想要报复对方,他想把小飞的文具 盒扔到地上,最后,举起拳头挥向小飞…… 2.第二条虫子: 想要报复对方——互相礼让 (1) 同学们,我们不妨猜想一下,假如小军真的向小飞打去,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PPT 小结: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报复行为不但不能解决问 题,还可能造成更严重的后果,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2) 出示新闻案例: 近日,海南某动车上,前座李某调整座椅时,把后座杨某的水杯 碰翻。杨某怀恨在心,试图报复对方,将开水泼向李某。据悉,李某 被鉴定为轻伤二级,铁路运输检察院依法对杨某以涉嫌故意伤害罪提 起公诉。 小结: 正所谓: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暴力报复会 激化矛盾,让小事变大! 过渡: 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发生冲突时,可能一时不愿意马上 原谅对方,这就是隐藏在人们心中的第三条虫子。在遇到这样的情况 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看小明在公交车上的经历。 3.第三条虫子: 不愿原谅对方——换位思考 书本案例: 拥挤的公交车上,小明几次被人踩到脚,心里有些不 愉快。快下车时,他又被人重重地踩到,真是太疼了,他很想大吼一 声…… (1) 此刻,如果你是小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是啊,肯定很疼,也很生气,难怪不愿原谅对方。怎样让自己释 怀呢? (2) 活动园: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或许能帮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个游戏叫: 比比谁的眼力好。考考大家是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请仔细观察图片: 图 1: 请问你看到了什么 对,是一匹马。 图 2: 再看!你们又看到了什么呢 是一只青蛙。 咦,老师用了一张图片,你们却看到了两种动物,这是为什么呢 小结: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种事物, 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就不相同了。当我们跟别人发生矛盾时,换一 通过案例 分析的方 式,引导 学生找出 生活中产 生矛盾或 负面情绪 的三个重 要原因, 通过游戏 体验、代 入角色、 链接生活 等方式学 习宽容的 主要方法 即: 调整 情绪、互 相礼让和 换 位 思 考。4个角度思考,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叫做——换位思考。 (3) 现在,假如你是小明,尝试用“换位思考”的办法来释放 情绪。在拥挤的公交车上: 你可能会想: 车上的人这么多,踩到脚也是难免的; 也可能会想: 别人也不是故意踩我的脚; 还可能会想: 自己也可能踩到别人,对这样的无心之举,我应该 宽容大度地对待。 同学们,如果我们都能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也许一切就变得 豁然开朗了。你们看,学会换位思考的小明,笑得多甜啊! 祝贺你们, 第三条虫子也被捉住了。 小结: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会犯错误,我们 同样也会犯错误,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原谅他人,其实也是原谅 可能犯错误的自己。 总结: 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无心之失,心中有怒气、不愿原谅对方、 想要报复对方的想法就像心里长了虫子一样,让我们的心难受至极, 同时也会造成各种伤害和严重的后果。只有学会了化解对他人的不 满,懂得遇到他人的无心之失时调整情绪、互相礼让、换位思考,才 能捉住心中的虫子,解开我们的心结。 (三) 宽容有度 1.出示疫情期间热点新闻 (1) 疫情当前,公共场合戴口罩成为了当下人们热议的话题和关 注的焦点。近日,柳州一男子刘某乘坐公交车不戴口罩,司机反复提 醒,男子不仅不听劝阻,还动手与司机发生冲突。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警方依法给予刘某行 政拘留 10 日的处罚。 (2)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这是小题大作,不就没戴口罩吗? 你们认 为,这样的行为可以宽容吗? 现在是特殊时期,戴上口罩既保护了自己,又尊重了他人。一 个小小的口罩不只是罩住了个人的健康,更是罩住了社会的德与法! (PPT: 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让学生在 生活场景 中进行换 位思考和 道 德 体 验,引发 学生的情 感共鸣, 使德育目 标无痕地 内 化 于 心、外化 于行。通过分析 抗疫热点 新闻,引 导学生明 白宽容有 度 的 道 理。对于 触碰别人 的底线、 违 反 原 则,侵犯 他人人格 尊严和人 身自由、 违反法律 的行为必 须依法严 肃对待和 处理。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2.渗透法治知识: 配刑法红色封面图及文字 对于触碰别人的底线、违反原则,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 违反法律的行为必须严肃对待和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 百一十四条也作出了相关规定: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 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 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小结: 只有在坚持正义和公正、法治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的 宽容。5四.深化 主题续宽 容 (一) 总结升华 今天我们通过慢慢地学,慢慢地悟,懂得了宽容之道。相信宽容 会汇聚成你们成长感悟中的涓涓细流,形成一片宽广的心灵之海。 让我们放飞心灵,静静地来感受宽容的博大与豁达。 视频: 涓涓细流,穿越涧壑沟谷,历经千回百转,流进江河,汇 入大海。它们追寻自由,向往博大,也正是这无数溪流,汇聚出了大 海的宽广与雄浑。正如古语有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我们拥有 了博大的胸怀,大地就会变得无限宽广,天空也会更加高远,任凭我 们去遨游,去飞翔。 (二) 课后延展 1.书写“宽容书签” 课后,大家可以书写“宽容书签”。 2.阅读推荐 (1) 与宽容有关的故事: 《六尺巷的故事》 《管鲍之交》 等。 (2) 《中国好家风》 系列丛书。 回归主题 拓展延伸板书设计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