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11 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11 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案

资源简介

11《四通八达的交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第一课时,第70页——73页。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不同的出行方式的优劣和劣势。
2.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方式。
3.知识目标:体验不同出行方式带来的感受,了解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懂得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势和劣势。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出行方式。
教具准备:
课件、一体机。
学具准备:
小组准备的问题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你知道古代中国都有哪些交通工具吗 2.让我们穿越时空,欣赏一下古人出行都有哪些交通工具。
二、讲授新课
【我的出行体验】
1.小讨论:现代中国有哪些交通工具呢 让同学们在问题条上写出现代中国的交通工具,看看哪个同学写得最多。指名同学展示。
2.图片展示现代的交通工具。引导同学们通过分类说出现代中国的交通工具(从地上、地下、空中、水上四个方面来说)。
3.师总结:随着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诞生,人们出行变得轻松起来,日行千里早已成为平常事。
4.我的出行体验:结合你的亲身体验,说说一次难忘的乘坐某种交通工具的经历。重点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乘坐交通工具的感想,以及乘坐交通工具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分别找四名同学读一读课本 71页人们乘坐四种交通工具的体验。
5师总结:人们在出行时有着多样化的新选择,不同的交通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小小交通观察员: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交通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交通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师总结:交通的发展方便人们出行、节省出行时间、拉动经济发展.....教师要简单解释一下什么是“拉动经济发展”。
【多样的交通方式】
1.小小交流会:在上学、购物、走亲访友、外出旅游时,你分别会选择哪种出行方式 为什么 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2.总结:在不同条件下,每种交通工具各有各的优势。人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
3.师:让我们听一听我们的朋友——交通工具的诉说吧。指名四名同学分别当做公交车、自行车、飞机、列车来说一说自己的特点。
4. 小小讨论会:想一想,交通王国里还有哪些现代交通工具,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指名回答。
5.填一填,比一比。
不同的交通工具之间有什么样的优势和劣势呢?可以从速度、运量、费用、安全系数、灵活方便等方面考虑。
交通工具 优势 劣势
飞机
轮船
火车
汽车
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成果。
6.小测试:填上合适的交通工具。
(1).把商品从仓库运到商店。()
(2).把林区的木材运往城市。()
(3).把开滦的煤出口到日本。()
(4).把急需的药品运到云南灾区。()
(5).世界上最长的交通工具。()
(6).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
7.小拓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主要选择现代交通运输方式。但是在一些地区,至今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交通方式。出示下面两幅图片
(1) 北方马拉爬犁 (2)南方竹筏
小讨论:你知道这些交通工具都在哪些地方比较盛行吗 为什么这些地方现在还使用这些交通工具呢 师总结: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交通方式产生一定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很多地方有当地特色的交通工具,满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
三、课堂小结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交通工具。
四、布置作业
师:聪明的同学,请和家长一起想办法,帮助雨涵设计一个出行方案
小活动:设计旅游线路。
国庆节期间,家住南京的宇涵一家要到大连旅游。妈妈很想坐轮船看看蓝蓝的大海,爸爸想节省交通的成本,宇涵则想体验一下坐飞机的感觉。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会如何设计他们的往返行程呢?不要忘了,要综合考虑每个人的愿望、每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出行费用等因素。
五、板书
四通八达的交通
公路交通 铁路交通
水上交通 航空交通
地下交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四通八达的交通的第一课时,我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了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引导学生知道生活中多样的交通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第二个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通工具,旨在培养学生合理利用交通工具出行的能力。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我国的一些地区,至今仍然沿用着传统的交通方式,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原因。在教学“我的出行体验"这一活动时,我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感知交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分析不同的交通工具的优势和劣势时,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填写问题条的方式进行,老师通过观察,有的小组分析的不够全面,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一两点去分析,这样这个问题就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让学生设计从南京到大连的交通方案时,我把这一环节放到了课下进行,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在下一节课的时间,老师和同学们一块交流。但是由于老师没有将各种交通工具到大连的费用及时间告知学生,导致学生在和家长合作交流时依据不足,这些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