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与水的分解(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自然界的水、水的净化与水的分解(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
自然界的水 水的净化与水的分解
知识点学习
Ⅰ、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是重力作用,除去水中 的不溶性杂质; 促进方法: (作用:促进水中 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 的混合物,除去水中 不溶性杂质;
装 置
主要 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 、 、
操作 要点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折叠的角度与漏斗角度相适合)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2)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现象 分析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 ,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 的物质。
4.蒸馏 原理:各成分的 ;除去水中 杂质,净化程度 ---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 ,此过程是个 变化。
Ⅱ、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灭菌 输送
加 用 (是 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 的沉降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含有 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 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 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 ,反之为 。
(3)转化方法: (日常生活)、 (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Ⅲ、水的分解
1.条件:
(1)通 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 ,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 )。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 产生,液面 ,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 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 ,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
(2)负极:用 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 ,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 。
4.原理: (分解反应)。
5.结论:
(1)水是由 和 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 。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 ,而 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 。
6.能量变化:由 变成 能。
二、典型例题
考点1:水的净化
例1(2021·辽宁中考真题)有关水的净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性炭吸附色素异味 B.投药消毒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
C.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 D.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
加强练习
1-1.(2021·湖北宜昌市)下列净水操作中,单一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A.吸附 B.沉淀 C.蒸馏 D.过滤
1-2.下列关于水净化过程中常用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
考点2:硬水和软水
例2.生活中可以使硬水软化成软水的常用方法是( )
A.沉降 B.消毒 C.煮沸 D.过滤
加强练习
2-1.区分硬水与软水可用(   )
A.蔗糖水 B.肥皂水 C.食盐水 D.食醋
2-2.(2021·吉林)水在生活、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臭味。
(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操作是 。
(3)生活中可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
考点3:保护水资源
例3.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选项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 海水晒盐 B. 使用节水龙头
C. 庭院绿化或菜园用喷灌方法给植物浇水 D. 洗菜水用来冲厕所
加强练习
3-1.(2021·河南)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3-2.(2021·湖南衡阳市·中考真题)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维持人体体液平衡
B.农业上用喷灌、滴灌等方法可以节约用水
C.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3.某污水处理厂利用政府贷款兴建的现代化城市污水处理设备,是改善水资源的一项绿色环保工程.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关系到人类生存.水污染治理的关键是控制“污染源头”,你认为引起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是( )
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滥用农药、化肥水中有动植物生活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任意排放滥用含磷洗衣粉乱砍伐树木.
A. B. C. D.
考点4:水的组成
例4.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水分解可获得氢气和氧气。
(1)右图中,产生氢气的试管是 (填“1”或“2”)。
(2)我国开发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加强练习
4-1.下图是水电解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极连接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B. 产生两种气体质量比为2:1
C.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D.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重新组合
4-2.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 B. 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C. 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3.下列有关氢气的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
C.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D.点燃用排水法收集的一试管氢气,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则表明氢气不纯
三、巩固题
练1.(2021·北京中考真题)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练2.(2021·辽宁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水作试剂不能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
B.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
D.为了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练3.(2021·黑龙江绥化市·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2:1
B.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泥沙,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过滤速度
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
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是纯净物
练4.(2021·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各种“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 B.自来水 C.湖泊水 D.蒸馏水
练5.(2021·广东深圳市·中考真题)水是生活中最常见与最重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必须:水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剂 B.生活的必须:由汽油引起的大火用水来扑灭
C.实验的必须: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D.实验的认识: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练6.(2021·广西梧州市·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B.过滤可以除去天然水中溶解的物质
C.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硬水中有较多含钙的矿物质,可以多喝硬水补钙
练7.(2021·湖北襄阳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1)净水器中常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杂质,该净化过程主要涉及的变化属于 变化。
(2)在水中加入洗涤剂可以除去衣物上的油污,这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
(3)从元素组成种类上看,水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
练8.(2021·吉林长春市·中考真题)水是一切生命体存在所必须的物质,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自来水厂常利用活性炭的 性,除去水中的异味;
(3)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4)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
练9.(2021·海南中考真题)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生活中你是如何节约用水的? (写出一条即可)
参考答案
水的净化方法
1.沉降是重力作用,除去水中颗粒较大的不溶性杂质; 促进方法:明矾(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过滤:原理:分离颗粒大小不同的混合物,除去水中颗粒较小不溶性杂质;
装 置
主要 仪器 铁架台(带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
操作 要点 一贴 二低 三靠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折叠的角度与漏斗角度相适合) (1)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2)漏斗内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1)倾倒液体的烧杯嘴要紧靠引流的玻璃棒。 (2)引流玻璃棒的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处。 (3)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盛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现象 分析 过滤后,滤液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滤纸破损;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3.吸附:原理:活性炭:表面疏松多孔,表面积大;除去水中的颜色或气味的物质。
4.蒸馏 原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最高---得到的是蒸馏水。
5.消毒杀菌:用液氯,此过程是个化学变化。
二、自来水和软硬水。
1.自来水生产过程: 天然水 沉降 过滤 灭菌 输送
加明矾 用液氯(是化学变化)
作用: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
2.硬水和软水
(1)定义: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的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矿物质的水
(2)区别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反之为硬水。
(3)转化方法:加热煮沸(日常生活)、蒸馏(实验室、工业)等。
(4)硬水的危害: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又不易洗净,时间长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长期用硬水,易形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严重者可引起爆炸。长期饮用硬水有害身体健康。
三、水的分解
1.条件:
(1)通直流电;
(2)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原因是它们可以形成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
2.实验现象:通电后,两电极上都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液面下降,一段时间后,正极所产生的气体与负极所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
(1)正极:用带火星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负极:用燃着木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证明负极生成的气体是氢气。
4.原理:2H2O2H2↑+O2↑(分解反应)。
5.结论: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且它们的体积比是2:1。
(3)化学变化的本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原子又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
6.能量变化:由电能变成化学能。
二、典型例题
考点1:水的净化
【例1】
【答案】D
【解析】
A、活性炭具备较多的微小孔洞,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B、水的投药消毒时利用了药品的氧化性等性质制得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而杀死细菌、病毒等,其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煮沸水后水中之前溶解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转变为碳酸钙、碳酸镁等沉淀,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有效降低了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
D、明矾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但仍会有少量杂质残留,符合题意。
故选D。
提高练习
1-1.
【答案】C
【解析】
A、通过吸附沉淀主要除去悬浮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净化程度不高;
B、通过过滤主要除去一些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杂质,净化程度不高;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净化程度最高;
D、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净化程度不能达到最高。
故选C。
1-2.
【答案】A
【解析】A、明矾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正确,故选项正确;
B、过滤能除去天然水中的所有杂质错误,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成淡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D、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成软水错误,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考点2:硬水和软水
【例2】
【答案】C
【解析】生活中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把硬水软化成软水。故选C。
提高练习
2-1.
【答案】B
【解析】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
2-2.
【答案】(1)吸附 (2)过滤 (3)肥皂水
【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采用过滤的方法;
(3)硬水是含有较多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化合物的水,可以加入肥皂水,出现浮渣较多的是硬水,出现较少浮渣的是软水。
考点3:保护水资源
【例3】
【答案】A
【解析】A、海水晒盐是结晶析出氯化钠晶体,与节约用水无关,故A符合题意;B、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与节约用水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用喷灌方法给植物浇水可以节约用水,与节约用水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洗菜水用来冲厕所属于一水多用,可以节约用水,与节约用水有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提高练习
3-1.
【答案】D
【解析】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缺乏,故选项错误;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也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2.
【答案】C
【解析】
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能溶解很多物质,且可以维持人体体液平衡,不符合题意;
B、用喷灌、滴灌等方法代替漫灌,可以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
C、自然界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得到的不是纯水,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
【答案】A
【解析】解:引起水污染的直接原因很多.如工业废水的任意拌放;滥用农药化肥;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任意捧放;滥用含磷洗衣粉.故A为正确选项.;而水中有动植物生长;乱砍伐树木等,并没有污染水资源.
故选A.
考点4:水的组成
【例4】
【答案】(1)1;(2)2H2O22H2↑+O2↑。
【解析】(1)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2,即1产生的是提高练习
4-1.
【答案】D
【解析】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氧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管内产生气体的质量比为8:1,体积比为1:2;水通电分解是化学变化,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构成物质的的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故选D。
4-2.
【答案】B
【解析】解:A、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正确.
B、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错误.
C、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正确.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故选:B.
4-3
【答案】C
【解析】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含量达到一定的范围遇明火才发生爆炸,并不是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一定会发生爆炸。
故选:C
巩固题
练1.
【答案】B
【解析】
A、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试管1气体多中得到H2,A正确。
B、水由水分子构成,B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发生分解反应,C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D正确。
故选:B。
练2.
【答案】B
【解析】
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会使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因此可以鉴别,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证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也可以说明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故B符合题意;
C、自来水净水的过程中没有煮沸,故C不符合题意;
D、废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因此不能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练3.
【答案】C
【解析】
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两者体积比为1:2,错误;
B、过滤时不能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弄破滤纸,错误;
C、地球上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正确;
D、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井水中还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故选C。
练4.
【答案】D
【解析】
A、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
B、自来水中含有其他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湖泊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蒸馏水是最纯净的水,是纯净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练5.
【答案】A
【解析】
A、水是人体中所需的六大营养物质之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汽油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不能用水来灭汽油引起的火灾,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溶剂通常是水,还有可能是汽油、酒精等,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练6.
【答案】A
【解析】
A、水通电能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故说法正确;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但不能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说法不正确;
C、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分子质量不变,故说法不正确;
D、硬水中的钙等矿物质,由于存在的离子形式不太容易被人体吸收,所以不能补给人体需要,故说法不正确。
故选:A。
练7.
【答案】(1)物理 (2)乳化 (3)化合物
【解析】
(1)用活性炭去除水中的杂质,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将杂质吸附在表面,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洗涤剂中含有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故填:乳化;
(3)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练8.
【答案】(1)煮沸 (2)吸附 (3)氢元素,氧元素 (4)用洗脸水冲马桶
【解析】
(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3)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得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节约用水,可采取“一水多用”的方法,如洗脸水冲厕所,淘米水浇花。
练9.
【答案】(1)加热煮沸 (2)一水多用
【解析】
(1)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生活中节约用水尽量一水多用(如:用淘米水浇花、冲厕所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