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学案 波的多解问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学案 波的多解问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波的多解问题
一.造成波动问题多解的三大因素
1.周期性形成多解
(1)时间周期性:时间间隔Δt与周期T的关系不明确。
(2)空间周期性:波传播距离Δx与波长λ的关系不明确。
2.双向性形成多解
(1)传播方向双向性:波的传播方向不确定。
(2)振动方向双向性:质点振动方向不确定。
3.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
在波动问题中,往往只给出完整波形的一部分,或给出几个特殊点,而其余信息均处于隐含状态。这样,波形就有多种情况,形成波动问题的多解性。
二.解决波的多解问题的思路
一般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找出一个周期内满足条件关系的Δt或Δx,若此关系为时间,则t=nT+Δt(n=0,1,2,…);若此关系为距离,则x=nλ+Δx(n=0,1,2,…).
三.习题
类型一:双向性形成多解
1.(多选)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在t时刻A、B两点间形成如图甲所示波形,在(t+3 s)时刻A、B两点间形成如图乙所示波形,已知A、B两点间距离a=9 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周期大于4 s,波可能向右传播
B.若周期为4 s,波一定向右传播
C.若波速为8.5 m/s,波一定向左传播
D.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
2. 如图甲所示,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A、B为平衡位置相距4 m的两个质点,它们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求该波的波速。
类型二:周期性形成多解
3.P、Q是一列简谐横波中的两个质点,它们的平衡位置相距30 m,各自的振动图象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且P、Q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求:
(1)若P比Q离波源近,该波的波长;
(2)若Q比P离波源近,该波的速度.
4. (多选)如图所示,这是一列沿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图,经过t1=6 s,波形图如图中虚线所示。已知波的周期T>4 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波的波长为8 m
B.该波的周期可能为8 s
C.在t=9 s时,B质点一定沿y轴正方向运动
D.该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m/s
5. (多选)一列机械波沿直线ab向右传播,=2 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速可能是 m/s
B.波长可能是 m
C.波速可能大于 m/s
D.波长可能大于 m
6. 如图,实线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虚线是该波在t=0.20 s时刻的波形,则此列波的波速可能为(  )
A.25 m/s  B.20 m/s 
C.35 m/s  D.55 m/s
7.(多选)(2016·四川高考)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10 m的两质点,波先传到P,当波传到Q开始计时,P、Q两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
A.质点Q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可能为7 s
C.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2 m/s
D.该波的波长可能为6 m
8. (2018·北京理综,4)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Q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当P运动到上方最大位移处时,Q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
A.0.60 m B.0.30 m C.0.20 m D.0.15 m
类型三:波形的隐含性形成多解
9.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长λ=0.8 m,质点P的坐标x=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4 s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2)若P点经0.4 s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3)若P点经0.4 s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10.(多选)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长为2 m
B.波速为6 m/s
C.频率为1.5 Hz
D.t=1 s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峰
11.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沿传播方向上P、Q两点的振动图象如图甲、乙所示,已知P、Q两点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P=2 m、xQ=4 m。问:
甲          乙
(1)若该波的波长大于2 m,则波速是多大?
(2)若该波的波长小于2 m,则波长是多少?
12.(多选)(2018·全国卷Ⅲ)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和t=0.20 s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已知该波的周期T>0.20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波速为0.40 m/s
B.波长为0.08 m
C.x=0.08 m的质点在t=0.70 s时位于波谷
D.x=0.08 m的质点在t=0.12 s时位于波谷
E.若此波传入另一介质中其波速变为0.80 m/s,则它在该介质中的波长为0.32 m
答案解析
1.答案 BCD
解析 若波向右传播,3 s=(n+)T1,解得T1= s(n=0,1,2…);若波向左传播,3 s=(n+)T2解得,T2= s(n=0,1,2…);由于n是整数,所以当周期大于4 s时,波向左传播,若周期为4 s,波一定向右传播,故A错误,B正确.由题图知波长λ=6 m,若波速为8.5 m/s,波传播的距离为x=vt=8.5×3 m=25.5 m=4λ,根据波形的平移可知,波一定向左传播,故C正确.波向左传播且n=0时,周期最大,为T2=12 s,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v== m/s=0.5 m/s,故D正确.
2.答案 沿x轴正方向传播,v= m/s(n=0,1,2,3,…);沿x轴负方向传播,v= m/s(n=0,1,2,3,…)。
解析 根据题图乙知,该列波周期T=0.4 s,由A、B振动图像可知,若简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动由质点A传播到质点B所需的时间为tAB=nT+T(n=0,1,2,3,…),根据波速定义式有:v=,联立解得:v= m/s(n=0,1,2,3,…);由A、B振动图像可知,若简谐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振动由质点B传播到质点A所需的时间为tBA=nT+T(n=0,1,2,3,…),根据波速定义式有:v=,联立解得:v= m/s(n=0,1,2,3,…)。
3.答案 (1)40 m (2)30 m/s
解析 (1)若P比Q离波源近,波由P传到Q,则PQ间的距离为:Δx=(n+)λ=30 m (n=0,1,2…),因P、Q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n取0,则得:λ=40 m
(2)若Q比P离波源近,则有:Δx=(n+)λ′=30 m (n=0,1,2…),因P、Q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波长,则n取0,则得:λ′=120 m,又T=4 s,解得v==30 m/s.
4.答案 BD
解析 分析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A错误;设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t1=T,n=0,1,2,…,其中T>4 s,则n=0时,T=24 s,波速v== m/s ;n=1时,T= s,波速v= m/s;设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则t1=T,n=0,1,2,…,其中T>4 s,则n=0时,T=8 s,波速v=0.5 m/s,B、D正确;当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时,T=8 s,在t=9 s时,B质点在平衡位置下方,沿y轴负方向运动,C错误。
5.答案 AB
解析 由振动图像可知质点振动周期T=4 s,在t=0时刻,a点位于波谷,b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结合波形得:=λ(n=0,1,2,…),得:λ= m(n=0,1,2,…),波速为v== m/s (n=0,1,2,…)。当n=0时,波长最长,最长波长为 m,波速最大,最大波速为 m/s,A、B正确,C、D错误。
6.答案 A
解析 设波的周期为T,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则t=T(n=0,1,2,…),得到T== s(n=0,1,2,…)。当n=0时,T1=0.80 s;当n=1时,T2=0.16 s;当n=2时,T3= s…,再依据v=,那么当n=0时,v1=5 m/s;当n=1时,v2=25 m/s;当n=2时,v3=45 m/s…,A正确,B、C、D错误。
7.答案 AD
解析 由图可知,质点Q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选项A正确;简谐横波的传播方向从P到Q,由图可知,周期T=6 s,从P传到Q的时间Δt=(4+nT) s ,n=0,1,2,…,即Δt=4 s,10 s,16 s,…,所以选项B错误;由v== m/s,n=0,1,2,…,速度v可能为2.5 m/s,1 m/s,0.625 m/s,…,所以选项C错误;同理,由波的波长λ=vT 可得,波长可能为15 m,6 m,3.75 m,…,所以选项D正确。
8.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nλ=0.15 m,n=0,1,2,…,故n=0时,λ=0.30 m,n=1时,λ=0.10 m,选项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9.答案 (1)2 m/s (2)0.3 m/s (3)(0.8+n) m/s(n=0,1,2,3,…)
解析 (1)依题意,周期T=0.4 s,波速v== m/s=2m/s。
(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当x=0.2 m的振动传到P点,P点恰好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波传播的距离Δx=0.32 m-0.2 m=0.12 m,波速v== m/s=0.3 m/s。
(3)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若P点恰好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Δx=0.32 m,由周期性,可知波传播的可能距离Δx=(0.32+n) m(n=0,1,2,3,…),可能波速v== m/s=(0.8+n) m/s(n=0,1,2,3,…)。
10.答案 BC
解析 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4 m,故A错误;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5 s时的波形图。又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波传播的距离Δx=λ,T=0.5 s,故周期T= s,频率为1.5 Hz,波速v=λf=6 m/s,故B、C正确;t=1 s=T时,x=1 m处的质点处于波谷位置,故D错误。
11.答案 (1) m/s (2) m(n=2,3,4…)
解析 由P、Q两点的振动图象得周期T=2 s,,Q点的振动方程yQ=Asin(ωt+φ),当t=0时,yQ=ym,则yQ=5sin m;P点的振动方程:yP=5sin πt(m),波从P传到Q点用时为Δt,πΔt+=2nπ,n=1,2,3,…
(1)若该波的波长大于2 m,Δt′(2)若该波的波长小于2 m,Δt>T,n=2,3,4…,Δt′= s(n=2,3,4…),v′==(n=2,3,4…),可得:λ=v′T= m(n=2,3,4…)。
12.答案 ACE
解析 因周期T>0.20 s,故波在t=0到t=0.20 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小于波长λ,由y x图像可知传播距离Δx=0.08 m,故波速v==0.40 m/s,故A正确。由y x图像可知波长λ=0.16 m,故B错误。由v=得,波的周期T==0.4 s,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知t=0时,x=0.08 m的质点沿+y方向振动,t=0.7 s=1T,故此时该质点位于波谷;因为T<0.12 s<,此时x=0.08 m的质点在x轴上方沿-y方向振动,故C正确,D错误。根据λ=得波速变为0.80 m/s时波长λ=0.32 m,故E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