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小蜗牛慢慢爬 (教案)- 美术二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小蜗牛慢慢爬 (教案)- 美术二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小蜗牛慢慢爬》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蜗牛,初步了解蜗牛外形的特征
2、萌发幼儿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制作方法,能运用画、卷折、黏合的方法制作一只小蜗牛。
教学难点
在制作中感受创造活动的乐趣,养成浅显的设计意识。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兴趣浓厚,想象力丰富、大胆、好奇心强、善于模仿,绘画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知道美术不只是画画,还包括手工制作、欣赏等。学生对美术有极高的兴趣,在课堂上比较活跃。由于学生的年龄小耐性较差,对待作业的态度不够端正并且活泼好动,上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不能够在范画的基础上再次创新。课堂上教师应通过直观而形象的视频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要多鼓励,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有谁知道是什么动物?
学生回答是蜗牛。
老师提出:
你们见过蜗牛吗?在哪里见过?
二、认识蜗牛
你们都说见过蜗牛,谁来说说看蜗牛长的什么样?
触角、壳、足、嘴巴
你们觉得蜗牛有眼睛吗?
触角:蜗牛的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蜗牛的触角是用来感觉外界环境的器官,如果用触角接触到障碍物,就会立即转变前进的方向。
那你们知道蜗牛的鼻子在哪里吗?
蜗牛的触角中,短的那一对相当于它的鼻子,在短的触角下面还有一张小小的嘴巴。
哪里是蜗牛的脚呢?蜗牛是怎么爬的?我请一个小朋友来爬爬看。
蜗牛肚子下面扁扁的足就像是水波纹一样的横纹,蜗牛就靠着横纹的波动,慢慢爬行。
你们有没有发现,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什么?它是什么?
会留下闪亮亮的线。
蜗牛在爬行的过程中身体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足腺”的分泌物,就像小朋友运动以后流汗一样,蜗牛也会流汗,但是它流的是叫“足腺”的分泌物。
爬行时候,这种分泌物不断的流出来,是为了减少摩擦,有利于蜗牛爬行,边爬边粘在了爬过的地方,等它干了,就变成了一条闪闪发光的线。
那老师再来考考你们你们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吗?(青菜、树叶、小草。。。)
蜗牛喜欢吃蔬菜、小草、树叶等等。咦,你们觉得蜗牛的嘴巴长的大吗?蜗牛的嘴巴长的小小的,只有针尖这么大,但是你们猜猜看它有多少颗牙齿?
蜗牛是世界上牙齿最多的动物,它有26000颗牙齿左右。蜗牛可真厉害!
三、深入了解
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并结合课本说说自己所了解的蜗牛是什么样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四、课后练习
自己制作一个蜗牛模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