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清单+练习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诵清单+练习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练习题
一、单选题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回顾所学知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找到的正确道路是()
A. 计划经济的道路 B.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道路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努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是在()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作出以上重大决策的党的会议是(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并发表南方谈话,当时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跟踪报道。下列文章中,出自这一时期的是()
A. 《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
B. 《发展才是硬道理》
C.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D.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
一本书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标题。这本书的书名最有可能是()
A. 留法勤工俭学的邓小平 B.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C.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D. 邓小平的外交风采
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邓小平,邓小平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之所以这样评价是因为邓小平( )
A.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B. 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C. 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D. 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1992年陪同邓小平巡视的陈开枝这样比喻:“南巡就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他看着船的方向有问题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航船摆正了。”“航船摆正了”的含义是(  )
A. 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回归单一计划经济模式
C. 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D.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从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到2017年的中共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丰富发展,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A. 指导思想总是不断变化的 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
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它”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下列关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召开时间是2012年
B. 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
C. 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
D. 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
A. 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
下列党的会议,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的是()
A. 中共十五大 B. 中共十六大 C. 中共十七大 D. 中共十八大
伟大时代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形成顺序是(  )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②“邓小平理论”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③④①
归纳、对比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请你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课中的“‘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比较,你能归纳出的相似之处有()
①均被写入党章
②都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③都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
④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材料二 以邓小平南方讲话为先导,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这堪称中国新时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随着邓小平南方讲话,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在地理区域上进一步开放。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8年版宪法修正案(2018年3月)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是什么?在哪次会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是什么?指出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事件。
(3)根据材料三,概括建国以来一系列治国思想的提出有何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
(1)“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道路?
(2)材料二中“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指的是什么?除此之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含哪些?(举两例即可)
(3)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美国《时代》周刊是被誉为当代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我国领导人邓小平先后8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根据下面三幅图及有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图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像》 图二《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 图三《下一个中国》
(1)图一是1979年1月1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时代》周刊说,邓小平获选为1978年度风云人物是因为邓小平把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打开了,让中国走向世界,同时让世界走进中国。标题说的“中国新时代”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中国从此走上了什么新道路?
(2)图二是1985年9月2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题目是《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这张封面标题提到的“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观点并不符合事实,在此前于1982年召开的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明确提出了我们的现代化要如何去建设?在此后1987年中共十三大上,中国共产党明确概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是什么?
(3)图三是1997年3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其完整标题是《下一个中国:邓的继任者能否把中国变成一个为世界所接受或喜欢的超级力量》。我们如何评价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史中的地位?他所创立的理论是在哪次党的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邓小平的“继任者”分别为发展党的指导思想作出了哪些理论贡献?
材料一:邓小平理论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材料三:中共中央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城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诺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论一科学发展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四: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材料五: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2017年10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承担着谋划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1) 阅析材料一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在哪次会议上确立通过的?
(2) 阅析材料二、三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分别是由谁提出?
(3) 阅析材料四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三个层次,请写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 阅析上述五则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内容?结合材料五与所学知识回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体上指的是什么时候?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D正确;ABC都是改革开放以前的,排除。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故排除A。
B.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故B正确。
C.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排除C。
D.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把这一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写入党章,故排除D。
故选B。
3.【答案】B
【解析】1987年的十三大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表明我国将在较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本题主要考查中共十三大。
4.【答案】B
【解析】A.《关于真理标准的几个问题》是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故A错误。
B.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期间提出要加快改革步伐,“发展才是硬道理”,故B正确。
C.《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最早是1958年在中国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故C错误。
D.《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奋斗》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C.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从此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成就。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大会通过了江泽民作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决定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命名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主题。据“一本书中出现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南方谈话’‘党的指导思想’等标题。”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本书的书名最有可能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C正确。
ABD.综上所述,ABD错误,排除。
故选C。
6.【答案】D
【解析】略
7.【答案】C
【解析】C.20世纪80年代末90世纪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等问题的干扰,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这便是题干所说的“船的方向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统称“南方谈话”。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特区姓“社”不姓“资”。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视察南方的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航船摆正了”。故C正确。
A.1995年,中国申请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故A错误。
B.本项所述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
D.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故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自中共十五大至中共十九大,先后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都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创立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思想理论,B正确。
故选B。
9.【答案】D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可知,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D
【解析】D.中共十七大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故D表述错误。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是2012年、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故ABC表述正确。
故选D。
11.【答案】C
【解析】略
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提高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八大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八大上,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形成的顺序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①④③符合题意。
故选C。
14.【答案】C
【解析】①②④.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思想被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共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适合中国国情,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都是我国革命或建设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都是各自独立但相关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故①②④正确。
③.“都明确提出了关于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不符合史实,排除③。 故选C。
15.【答案】(1)根本任务:发展生产力;中共十二大。
(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指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和发展。
16.【答案】(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志存高远,锤炼意志,增长知识,为人民造福等。
17.【答案】(1)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邓小平的地位: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1997年中共十五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8.【答案】(1)中共“十五大”会议上通过的。
(2)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
(3)(也可摘自材料)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①邓小平理论;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即2021年,答案二:从现在到二O二O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答案一或答案二均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知识点1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提出改革开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就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又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
(1)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①时间:1982年。
②主要内容: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①时间:1987年。
②主要内容:邓小平为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邓小平“南方谈话”
①时间:1992年初。
②主要内容: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
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邓小平理论
(1)邓小平的地位及贡献: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
(2)主要内容: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5.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1997年,在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点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时间、地点: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主要内容
(1)江泽民在会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2)提出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经过这一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3)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知识点3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时间、地点: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主要内容
(1)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科学发展观被写进党章。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知识点4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召开时间、地点: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2.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3.主要内容
(1)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2)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知识点5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地点: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2.主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3.报告及内容: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