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 南方地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1.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作为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被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下列对港珠澳大桥的评价正确的是( )A.港珠澳大桥是中国造桥技术的顶峰,今后将无法超越B.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三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C.大大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为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便利D.使长江三角洲再添活力,是该区域进一步开放的见证2.造成南北方耕作制度和种植农作物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 B.地形 C.气候 D.习惯3.下图中的四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甲河为辽河,注入黄海 ②乙河为嘉陵江,是长江的支流③丙为松花江,位于华北平原 ④丁河为塔里木河,是“时令河”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4.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①省地处黄土高原,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产区B.②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省会城市是长沙C.③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聚居区D.④位于长江入海口,自古有鱼米之乡的美誉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是( )A.利用国内原料,生产出口商品B.原料主要靠进口,产品主要供应国际市场C.产品主要供应中国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地区D.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主要生产出口产品6.下列四个省区中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是A.广东 B.河北 C.山东 D.黑龙江7.北京属于典型的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有①降水均匀,季节变化不明显②人口密集,生活用水量大③经济发达,工农业用水量大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读中国某区域地图,其中信息判断正确的是A.河流③处江阔水深,终年不冻B.图中①②③处年降水量均大于800mmC.山脉②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D.山脉①以东是华北平原,以西是内蒙古高原9.珠江三角洲农作物熟制是()A.一年两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10.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是A.年径流量大 B.水力资源丰富 C.航运价值高 D.流域内多矿产11.“候鸟老人”是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老人为了适应气候改变,就如同候鸟季节性迁徙。下列最适合冬季成为“候鸟老人”目的地的是A. B.C. D.12.成都平原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其农业发达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裕,降水丰沛 ②有充足的灌溉水源③耕种历史悠久,有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④地形平坦,适宜耕作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3.下列四幅图中,阴影表示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地区的是A. B.C. D.14.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南方地区的有①山清水秀,鱼米之乡②游泳是夏天人们最喜爱的运动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④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水力资源也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15.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四川盆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和油菜籽产区,这得益于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 包括①热量充裕 ②日照充足 ③降水丰沛 ④土壤肥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6.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有许多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妙词佳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B.“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春风”是指冬季风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措述的是西北地区的景观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说的是气候17.下列地理现象属于南方的有①内河航运发达,河流不结冰②以陆路交通为主,几乎没有水运③1月平均气温高于O℃④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喜欢吃面食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18.我国秦岭一准河一线以南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麦19.屋顶坡度大,一般用瓦片覆盖,这样的民居主要分布在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20.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版图中的重要轴线,下列关于长江流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长江横贯东西,连接我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B.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C.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江阔水深,全线皆可通航D.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中下游主要是洪涝灾害、凌汛、水污染二、非选择题 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武汉地方建制始于西汉……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图综要》中写道:“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楚多仰给焉。谚曰 ‘湖广熟,天下足’……”(1)根据材料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汉市的地理位置。(2)明代谚曰:“湖广熟,天下足。”根据材料,分析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材料二采用了哪种纪年方法?从史料类型看《地图综要》记录的内容属于哪类史料?22.宁波东临大海,海洋不仅是宁波先发的优势所在,也是现在和未来发展的依托所在。当前,宁波正迎来凭借海洋资源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勇立潮头】在今年的宁波“两会”上,湾区经济(湾区经济往往靠港而生、依湾而兴)成为代表、委员们建言献策的热点。发展湾区经济,宁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共享发展】在博鳌亚洲论坛“粤港澳大湾区”分论坛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表示,在大湾区的建设上,一方面要考虑如何促进大湾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通,一方面要打造国际级的创新科技中心。(1)结合浙江地图及所学知识,说说宁波发展湾区经济的优势。 (2)宁波发展湾区经济,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什么原则?(3)结合材料,谈谈“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能为宁波湾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哪些借鉴?23.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杭州将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作为G20峰会的东道主,为全球宾朋呈现历史和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区位优越的中心城市】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和杭州市气候类型图 材料二:杭州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人间天堂 ”之美誉,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同时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是中国人口密度最大、城镇分布密度最高,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杭州作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成就令人瞩目。材料三:目前杭州集聚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总部也位于杭州,杭州已经成为科技支持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幸福和谐品质之城】材料四:杭州正按照“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的要求,全力以赴做好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工作,加快环境治理特别是雾霾治理,让会议期间见到更多蓝天白云。为世界展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友好型城市的良好形象。(1)根据材料中的示意图,杭州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类型。(2)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杭州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出发,分析杭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3)作为我们青少年,请从PRED角度说一说你能为这次G20盛会成功举办做些什么?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C3.C4.B5.D6.A7.D8.A9.A10.C11.D12.B13.B14.A15.C16.A17.C18.C19.B20.B21.(1)相对位置:武汉位于湖北省的东部,长江的中游;(言之有理即可)经纬度位置:大约在东经114.3 ,北纬30.5°附近。(误差在1度以内)(2)该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武汉位于长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运输;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写出两个方面)(3)年号纪年法;文献资料22.(1)宁波拥有全球吞吐量第一的大港宁波-舟山港,这是宁波最大的、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浙江六大湾区中宁波就占了3个(宁波杭州湾、象山湾、三门湾),具有发展湾区经济的良好基础。(2)因地制宜,优势互补。(3)树立协调、共享发展理念,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人才、资源、信息的交流,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既要鼓励创新驱动、激发区域创新动力,又要保持传统产业已有优势、发现传统产业的新亮点;23.(1) 南方 亚热带季风(2)自然条件: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河湖众多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人文条件:人口密度大,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程度高;交通便利。(3)不乱扔垃圾,爱护花木,绿色出行,提高环保意识,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