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3 西北地区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1.关于下图,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①地处西北地区,属高原山地气候B.②地山脉是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C.③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发展绿洲农业D.④地草场广布,形成独特的“雪域文化”读下图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2.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以下对其地理意义认识错误的是A.与我国1月0C等温线基本吻合B.横跨我国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三级阶分界线C.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分水岭D.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3.下列诗句与所示区域特征相符的是A.甲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B.乙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丙一“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丁--“人在水上住,舟从窗下行”4.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黄土高原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原文化,下列属于流行黄土高原地区的民歌形式的是A.二人转 B.黄梅戏 C.信天游 D.秦腔下图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我国某省自然环境资料图。完成 3~4 题。5.该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A.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B.降水由东北向西南递减C.冬季均温皆低于 0℃ D.地处三大高原交界处6.该省发展经济可利用的当地资源是(A.黄河中游段的丰富水能 B.昆仑山区中的冰雪融水C.东北部茂密的原始森林 D.西北部充足的太阳光照7.下列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原住民传统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B.七八月间召开那达慕大会C.喜食米饭和面食 D.住在便于拆装和搬运的蒙古包里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形容内蒙古草原非常恰当,从诗句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属于典型的( )A.热带草原气候 B.亚热带草原气候C.温带草原气候 D.寒带草原气候9.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引进资金和人才,使农业、工矿业、旅游业等得到强劲发展。这一事实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应( )①因地制宜 ②优势互补 ③完全均衡 ④体现特色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生活特色迥异。下列哪句话是描绘新疆地区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11.暑假的时候,王晓杰和爸爸去内蒙古旅游,沿途看到了一些景观,以下说法可信的是( )A.漫山遍野的牛羊 B.大片的甘蔗和油菜花C.内蒙古的河流都结冰了 D.藏羚羊和牦牛随处可见12.下图是“沿 89°E 经线(部分)的地形剖面图”,图甲、乙所在地形区分别是( )A.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C.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13.下图中的四条河流均位于我国境内,对它们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甲河为辽河,注入黄海 ②乙河为嘉陵江,是长江的支流③丙为松花江,位于华北平原 ④丁河为塔里木河,是“时令河”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4.下列有关描述是对内蒙古草原的真实写照的是( )A.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B.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根据下图沿89°E地形剖面图,回答以下各题。15.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①—准噶尔盆地 B.②—柴达木盆地 C.③—云贵高原 D.④—阴山山脉16.到②地边缘地带旅游最有可能看到的地理景观是( )A.平原上河网密布 B.高原上沟壑纵横 C.绿洲上瓜果飘香 D.林区中红松挺拔17.位于黄河流域的毛乌素沙漠是我国的四大沙地之一,但经过60多年的治理,这座“沙漠之都”变成了“大漠绿洲”。下列治理措施中,毛乌素可能采用的有( )①参加实践,植树种草②防风固沙,呵护生态③减少污染,监督举报④引水拉沙,引洪淤地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8.具有“开天辟地之门户”称谓的城市是( )A.喀什 B.包头 C.乌鲁木齐 D.成都19.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条件是( )A.热量不足 B.水资源不足 C.土地资源不足 D.劳动力不足20.俗话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当鸭绿江畔的人们看到晚霞满天时,新疆伊犁的人们所看到的景观应当是( )A.满天星斗 B.天色微明 C.晚霞满天 D.烈日当空二、非选择题 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1为新疆地形及主要棉花种植区图,图2为阿拉尔市气温降水图。材料二 新疆是我国重要棉花产区,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比重达87%。其中,南疆(指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区域)棉区是其主产区,棉花产量约占新疆棉区产量的80%。新疆棉花生长期约200天,喜温、好光、但怕涝。(1)据图1指出南疆棉区的分布特点。(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疆盛产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3)请你为南疆地区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22.交通的改善助力区域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高铁自西安引出,穿越关中平原、秦岭、汉中平原和大巴山脉进入四川盆地,接入成都,为“西三角”经济区建设迈开坚实的一步。(1)根据左图,判断西安在成都的____方向,右图中与西安气候基本吻合的是____(甲或乙)。(2)秦巴山地生长着近千种药用植物,有“天然中草药宝库”之称。请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其成因,材料二:“西三角”经济区包括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千来,常住人口1.4亿;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和天然气丰富,重庆则是长江上游最大的港口;另外,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西三角”经济区建设的优势。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材料二:阿克苏苹果采摘时间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日之后,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冰糖心含量高达70%。材料三:新疆的阿克苏地区是浙江省杭州市对口支援地区,2019年杭州市援建阿克苏市项目22个,投入资金2.13亿元,民生项目占比89.3%,带动总投资10.4亿元。在杭州援疆“电商培育工程”支持下,阿克苏已全面推广“互联网+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1)依据材料和相关地理知识说说克苏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纬度位置:阿克苏地区位于________(纬度带);海陆位置:深居________;相对位置:位于________山脉的南麓,________河的西北侧,________(地形区)的边缘。(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阿克苏苹果口感好、营养成分特别高的原因。(3)杭州与阿克苏的对口援建中,遵循了“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利用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等多方面的优势,给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B3.A4.C5.D6.D7.C8.C9.B10.C11.A12.A13.C14.C15.A16.C17.B18.C19.B20.D21.(1)沿河分布、盆地边缘或山麓地带、绿洲上。(2)海陆位置:深居内地,远离海洋,晴天多,干旱,湿润气流难以到达,符合棉花生长特性。地形:四周高山,海拔高,终年积雪,提供灌溉水源;盆地平坦,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储存,杀死病虫害。河流:塔里木河提供了棉花生长所需的水源。土壤:沙质,偏碱性,透气性好,适合棉花并有利于棉花生长。(3)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努力开发节水作物;制定相关制度,提高节水意识;污水回收再利用;投资水利建设,收集和储存丰雨季节降水等等。22.(1)东北 甲 (2)气候因素:秦巴山地气候复杂,介于亚热带季风气侯和温带季风气候之间,介于湿润区和半湿润区之间。 地形地势因素:该地属于山地地形,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3)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交通条件改善;矿产、能源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23.(1) 中纬度 内陆 天山 塔里木 塔里木盆地(2)阿克苏终年少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水果的糖分易储存。(3) 资金 技术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