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9张PPT)慧心慧眼识骗局校园防骗指南,避免上当受骗我们的生活阳光灿烂。但在阳光照不着的那些阴暗角落也隐藏着一些破坏人们美好生活的危机。青少年朋友由于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思想单纯,常常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作案对象。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高一下第三课.小李是一名学生,当天接到一个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说她之前在网上买的产品有质量问题,已经将理赔款退到其支付宝账号上。小李回忆道,与客服核对了信息,且近期确实在网上买了东西,买的物品价值不高,最后听说要赔300多元,我就有些心动了。随后,根据“客服”的提示,小李登录了支付宝,但并没有收到理赔款。小李联系了对方,对方表示没有收到理赔款的话,可以通过他们专门负责理赔的QQ客服点对点指导。加了对方QQ后,对方告诉小李需要先扫一个二维码,再填写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银行卡支付密码等信息。填写完后,客服又称小李卡里没钱,需要把支付宝里的零钱转入到银行卡里,保证有钱之后才能立马办理这笔业务。完成一系列操作后,小李以为可以收到理赔款了,却不想刚刚转到银行卡里的1000元全部被转走。小李询问理赔“客服”,对方称钱被冻结了,解冻之后便可以正常使用,所赔的300元也会一起到账。案例看完故事,你知道发生了什么吗?1.小李为什么会被骗?2.你认为怎样才能避免被骗?想一想你知道有哪些骗局?付运费可领取大牌商品低价买苹果手机高价回收,旧版100元人民币QQ冒充熟人诈骗“网上购物”退款兼职网店刷信誉“猜猜我是谁?+“到我办公室来一趟”,诈骗手段合体好心给点吃饭钱免费美容体验、免费送礼品求助路费求安葬费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虚构车祸诈骗冒充知名企业中奖诈骗娱乐节目中奖诈骗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提供考题诈骗钓鱼网站诈骗电话欠费假冒熟人网络交友诱导赌博内容提要骗术大揭秘测一测防骗能力010203常见骗局04如何防骗骗术大揭秘01骗子常用的行骗身份借熟人关系进行诈骗,此类骗子往往冒名顶替或以老乡、朋友的身份进行诈骗。借中介之名进行诈骗,现在有些同学出去做兼职、家教等,过程中常常受骗。以特殊身份进行诈骗,如谎称自己是导演、公安人员、商人、气功大师等,抬高自己的身价,让别人对其充满了崇拜和期待,让别人相信其可以解决任何难事。以急需别人帮助的身份进行诈骗,此类骗子多以走失或者财物丢失的学生、灾区群众、落难者等名义进行诈骗。以小利取信,进行诈骗,此类骗子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先将许诺的利益兑现,取得受骗人的信任,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蒙受重大的损失。生活中常见的还有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诈骗,我们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诈骗分子能轻易得手的原因“利令智昏”的心理。有的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眼睛盯在“钱眼”上,警惕全无。太过单纯善良,有些人以为自己对别人真诚,别人一定会以真诚回报。“封建迷信”的心理。轻信“鬼”“神”“命运”,不相信客观现实,不懂装懂,轻易相信对方。“高攀门第”的心理,有些人喜欢结交一些有社会地位的人,对他们“顶礼膜拜”,这样很容易成为被骗的对象。“崇洋媚外”的心理,贪图享受,追求在国外生活,别人说什么信什么,这样很容易上当受骗。容易成为骗子盯梢对象的人文静懦弱、胆小怕事者,例如学生。身处险境、孤立无援者,主要指对陌生环境不知所措的人。体质衰弱、无法自卫者,多数指老人。贪图钱财、追求享受者。意志薄弱难以抵抗诱惑者。测一测防骗能力02防骗能力1.小张刚在网上购买了一双球鞋,支付完毕后突然收到“淘宝客服”短信,称其支付没有成功,需要重新操作,这时小张该怎么办?( )进入自己的淘宝,支付宝账户查看订单状态按照短信提示进入相关链接进行操作和短信上提供的“淘宝客服”电话联系,询问详情自己联系卖家或淘宝网客服进行核实AD防骗能力2.国庆长假即将来临,市民陈先生要订机票外出旅游,这时他该怎么做?( )A.前往市内机票代售点订购机票B.通过网络搜索引擎寻找特价机票网站订购C.上航空公司官方网站订购机票D.直接到机场购票处购买机票ACD防骗能力3.下面那些电话可能是诈骗电话? ( )A.不显示来电号码的电话B.来电显示“+25110”C.来电显示“00”打头的号码D.来电显示“0400”开头的号码ABCD防骗能力4、接到电话,对方称你的电话已经欠费,如果不立即联系客服缴费,就会停机,这时你该怎么做?( )A. 马上转接到客服,按照对方要求进行缴费B.将信将疑,转接到客服问个究竟C.挂断电话,拨打通讯运营商客服号进行查询D.置之不理CD防骗能力5. 阿姨在国外留学的女儿通过QQ向她要钱,称需要帮助同学,并让阿姨将钱直接汇到同学账户上,你会怎么帮助阿姨?( )A.赶紧打电话跟她女儿核实此事B.要求视频通话,肯定是她本人,没错,汇钱C.和女儿视频,让她做个鬼脸给自己看D.一时电话联系不上,等等再说ACD防骗能力6.网上招聘“刷信誉”,只要拍下淘宝卖家的货品,然后给好评,卖家不仅会将钱退还,还会支付一定报酬,看到这样的招聘信息,该怎么做?( )A.主动忽略,天上哪会掉馅饼B.这种赚钱方式真轻松,赶快去应聘C.向招聘者提出疑问,万一拍下货品后卖家不退钱怎么办D.向周边朋友咨询,这种赚钱方法是否靠谱ACD常见骗局03诈骗电话0102防钓鱼网站03谨防校园贷诈骗电话要小心,警惕卡号和密码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可能会接到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有的以资助新同学学费、生活费为由,有的自称是教育部或校方,以返还学费等为名,骗取学生的银行卡卡号和密码,致使银行卡被盗刷。.各种电话诈骗招数套取现金控制受害人各种电话诈骗招数猜猜我是谁感情套诱各种电话诈骗招数法院传票要钱诈骗.各种电话诈骗招数恐吓电话新生入学.各种电话诈骗招数兼职诱饵骗术.各种电话诈骗招数过于“热情”的“帮助”各种电话诈骗招数假助学金诱饵恐吓+心理骗术.返回02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防钓鱼网站“开学必备”要当心 正规渠道最放心不法分子利用新生急于了解新学期信息,伪造“开学必备”文档,例如“开学表格”、“开学需打印”等文件,放在论坛、网盘等地方诱使学生下载。一旦这些文件运行,就会潜伏在电脑中,暗中窃取隐私信息、账号密码,更有甚者还会盗取用户银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民警提醒:在学校官网、教务处网站等正规渠道下载开学相关资料,不要轻信不知名的网站或个人上传到论坛、网盘等地方的文件。别贪小“便宜” 留心被“钓鱼”在开学季期间,有些钓鱼网站将假链接附在邮件、或以弹窗等形式,通过"促销","购物卡"等话题吸引眼球,诱导用户访问仿冒的钓鱼欺诈网站,而且仿真度极高,一般用户很难辨别真伪,逐步展开行骗。民警提醒:在浏览网购网站,网商等购物信息时,注意核对信息链接,仔细确认网址信息,提高对钓鱼网站的警觉、避免上当。别贪小“便宜” 留心被“钓鱼”钓鱼网站通常指伪装成银行及电子商务,窃取用户提交的银行帐号、密码等私密信息的网站,可用电脑管家进行查杀。“钓鱼”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指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号、密码等私人资料。.别贪小“便宜” 留心被“钓鱼”最典型的网络钓鱼攻击将收信人引诱到一个通过精心设计与目标组织的网站非常相似的钓鱼网站上,并获取收信人在此网站上输入的个人敏感信息,通常这个攻击过程不会让受害者警觉。这些个人信息对黑客们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因为这些信息使得他们可以假冒受害者进行欺诈性金融交易,从而获得经济利益。受害者经常遭受显著的经济损失或全部个人信息被窃取并用于犯罪的目的。的钓鱼网站有时,还会危害您的电脑,让您的电脑文件丢失,本电脑的文件转移到他的电脑上,是一种最新骗术!“绿色”软件藏木马,安全软件帮防护开学后,很多学生会下载专业相关软件,或辅导类应用帮助学习。不法分子将正常的软件或应用重新打包,加上恶意代码,以“绿色版”、“破解版”等名义进行发布。一旦大意,下载安装了此类程序,恶意代码会篡改浏览器首页、乱弹广告,更有甚者会安装后门木马,从而使电脑任不法分子摆布。民警提醒:在正规、官方的软件网站上下载软件。下载安装腾讯电脑管家,并保持时刻运行,全面保护您的电脑。返回03单击此处输入你的副标题,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谨防校园贷19名大学生陷校园贷骗局,涉及金额达70万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无力偿还共计60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近日,又曝出福建大四学生余某飞,自创青鸟创联的金融服务公司,骗取同学身份信息,在8家网贷平台上贷款。目前已涉及19名学生,总金额70余万元。之后,余某按时还款的承诺无法兑现,导致这些学生不断接到催款通知,他们的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十大骗局款参加技能培训,培训的技能没学会,却欠下支付学费的高额贷款;参加校园兼职成为销售“代理”,需要个人先分期购买手机,结果手机卖不出去,也欠下高利息贷款。网警介绍,以上这些情况都属于“校园贷”诈骗手法。网警巡查执法发布近期高发的十种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类型,提醒市民注意。.骗术一:假冒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的损失金额最大。警方不会通过电话做笔录,逮捕证由警方在逮捕现场出示,不会通过传真发放,更不会在网上查到。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警方提醒...骗术二:冒充熟人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熟悉的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凡是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作决定。警方提醒骗术三:利用伪基站发送木马链接实施诈骗犯罪分子使用“伪基站”,冒用银行、运营商等客服电话号码发送短信给受害人,以账户积分兑换奖品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短信中的木马链接。用户一旦点击,犯罪分子就能在后台获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和密码,进而盗取其账户资金。警方提醒当收到“银行卡密码升级”“积分兑换”“中奖”等含有链接的短信时,要通过银行、运营商的官方网站或客服电话进行核实,不要轻易点击短信中的链接。.骗术四:利用“先垫付”兼职诈骗犯罪分子许诺在各种网络平台刷得消费记录后,将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受害人在完成前几单任务后都会很快收到回报,而当做更多的任务时,骗子就会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就此消失。求职者不要轻信网络上“高佣金”“先垫付”等兼职工作,不要轻信没有留固定电话和办公地址的招聘广告。警方提醒.骗术五:考试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得考生信息,并有针对性地发送短信或邮件,声称“提供考题”“改分”“办假证”等,引诱考生汇款。警方提醒漏题、改分、改档案、伪造资格证等行为本身就是非法的,请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说话。.骗术六:校园贷诈骗校园贷诈骗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用“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要求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声称能通过培训提高综合技能,夸大培训效果,签订培训合同,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与兼职诈骗结合,要求学生贷款购买手机等产品做“销售代理”。这些贷款的利息和滞纳金很高,学生如不能如期还款,将迅速背上难以承受的债务压力。123警方提醒学生在申请借款或分期购物时,要衡量自己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对于关乎自身信息、财产安全的事,要多方求证,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一面之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甚至将身份证借与他人使用。发现危险,及时报警。骗术七:编造“资产解冻”诈骗犯罪分子先编造一个民族资产秘密流落海外的故事,然后声称受国家委托对这些海外资产进行解冻,号召受害人缴纳手续费或资料费,称成功后每人可以拿到高额善款补助。除了“民族资产解冻”,犯罪分子还会编造所谓“养老”“扶贫”等噱头来吸引投资实施诈骗。此类诈骗的受害人多为中老年人,他们远离社会舆论,缺乏辨别诈骗的能力,年轻人要多关爱长辈,及时传达安全防范知识。此外,留意父母长辈的网络支付使用情况,保障财产安全,及时止损。警方提醒骗术八:投资返利诈骗此类骗局通常标榜具有海外背景,从事的行业能赚取巨额利润,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让投资者尝到甜头,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投资理财前,要对所投资的项目进行了解,多咨询评估,做到深思熟虑,谨慎对待。特别要警惕网络上各类标榜“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切勿盲目追求高息回报,谨防被骗。警方提醒.骗术九:保健品购物诈骗犯罪团伙假扮医疗机构的顾问、专家、教授等,以为老年人“问诊”为名夸大病情,再以会员登记、免费体验、国家补贴、中奖等噱头诱骗客户购买各类保健品。而这些“保健品”基本上都粗制滥造,成本低廉却以高价出售。警方提醒经常给家中老人说一些老人被诈骗的例子,让他们不要相信保健品推销,一旦发现受骗要立即报警。.骗术十:引诱裸聊敲诈勒索犯罪分子非法获得被害人信息后,通过社交软件建立联系,步步引诱受害人进行“裸聊”,从而获取受害人不雅照片、视频,以此敲诈受害人。应远离网络不良行为,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和家庭等敏感信息。警方提醒.如何防骗04如何防骗万一上当受骗,请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电话等详细信息,以便公安机关破案。不轻信:不轻信不明电话、手机短信或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危言耸听。要及时挂掉电话,不回电话,不给不法分子设计圈套的机会。不转账:堵住不法分子的最后一扇门,不向陌生人或不明账号汇款转账,保证自己的银行卡内的资金安全。不透露:不贪小利或言语诱惑,不向对方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存款、银行卡等情况,如有疑问应立即与身边亲友核实或求助110。了解更多防骗知识,保护自身财务和安全提醒感谢观看校园防骗指南,避免上当受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