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复习专题之 世界格局的变化一、单选题(202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从此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世界历史”。“开始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与下列哪个选项有关?( )A. 文艺复兴 B. 手工工场兴起 C. 新航路开辟 D. 三角贸易(2021·湖北省荆门市·历年真题)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逐步确立起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 欧洲地理学的发展B. 马可 波罗对东方的描述激起人们向往C. 传统东方商路受阻D. 新生的资产阶级渴求开辟新市场(202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历年真题)“如果说19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则主要是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面哪一文献能印证这一观点( )A. 《独立宣言》 B. 《权利法案》C. 1787年美国宪法 D. 《人权宣言》(2021·辽宁省营口市·历年真题)“光荣革命在英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不仅将英国1640年以来的革命成果以温柔和妥协的方式巩固下来,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奠定了现代英国的基础,开启了现代英国之路。”“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 )A. 联邦制 B. 共和制 C. 中央集权制 D. 君主立宪制(2021·湖北省随州市·历年真题)近现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下列关于科技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18世纪,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②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③本茨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④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2021·山东省·历年真题)“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英国的历史极其诱人,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国“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的是( )A.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B. 飞机的诞生C. 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D. 计算机的问世(2021·四川省南充市·历年真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 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B.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C. 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D.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021·北京市·历年真题)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学者蒙格指出,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要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砝码”。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B. 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C.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 “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2021·江苏省宿迁市·历年真题)“1921年7月,美国国务卿休斯向英、法、日、意、中五国提议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会议的正式议程有两项,即限制海军军备问题、远东和太平洋问题。”下列选项与材料有关的是( )A. 凡尔赛体系 B. 华盛顿体系 C. 两极格局 D. 多极化趋势(2021·四川省雅安市·历年真题)陈独秀在1919年5月4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写道:“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他的话是针对( )A. 《九国公约》的签署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C. 《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D. 北洋政府时期尊孔复古逆流(2021·湖南省邵阳市·历年真题)2021年3月7日,王毅外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说到‘种族灭绝’大多数人想到的是16世纪的北美印第安人,19世纪的非洲黑奴,20世纪的犹太人,以及至今仍在坚持抗争的澳洲原住民。”20世纪,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这种反人类暴行的国家是(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法国(2021·四川省雅安市·历年真题)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表明( )A. 各国矛盾已完全消除 B. 不同制度国家实现团结合作C. 战争形势得到根本扭转 D. 德国陷入两个战场夹击之中(2021·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历年真题)中美两国经历了盟友、敌人、伙伴、对手等多种复杂关系的演变。下面能体现中美“盟友”关系的是( )A. 《望厦条约》的签订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C.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D. 尼克松开始访问中国(2021·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年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对抗、冲突加剧。标志着两国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是( )A. 德国的投降 B. “华约”的成立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北约”的成立(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美国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 经济互助委员会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 七十七国集团 D. 独立国家联合体(2021·山东省烟台市·历年真题)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据此可知,美国“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B. 社会制度的差异C. 经济军事实力强大 D. 全面冷战的开始(2021·福建省·历年真题)苏联和美国以及它们各自同盟的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敌对关系持续了五十多年,波及世界的每个角落。这叙述了冷战的( )A. 背景 B. 目的 C. 措施 D. 影响(2021·四川省绵阳市·历年真题)有学者认为: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会孤掌难鸣;得不到美国支持,也会困难重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冷战对峙局面结束 B.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C. 美国确立单极格局 D. 贸易保护主义影响(2021·湖北省鄂州市·历年真题)导致当今世界出现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关键因素是( )A. 经济实力 B. 科技实力 C. 军事实力 D. 文化实力(2021·山东省日照市·历年真题)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成立,其成员包括美、日、德等原八国集团,中国、阿根廷等十一个新兴经济体,以及欧盟。这表明( )A. 新兴经济体逐渐赶超发达国家B. 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C. 贸易保护主义难以阻止世界经济发展D. 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时代主题(2021·湖南省怀化市·历年真题)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目前华为约有19.7万员工,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这说明当今世界呈现出( )A. 经济全球化趋势 B. 世界多极化格局C. 两极格局逐步瓦解 D. 文化多元化趋势(2021·重庆市·历年真题)1980-2010年,全球贸易额从1.8万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1988年全球跨国公司2万家,2006年达到7.7万家。这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 )A. 世界贫富分化的加剧 B. 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C.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D. 发展中国家地位提高(2021·四川省攀枝花市·历年真题)2019年美国将从中国进口的2000多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美国这一做法表明( )A. 多极化趋势逐步加强 B. 全球化违背历史潮流C. 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 D.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2021·江苏省苏州市·历年真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这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B. 产业由进口替代向出口主导转变C. 世界各国利益均衡分配 D. 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逐步建立(2021·山东省烟台市·历年真题)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这两次会议”( )A. 被英、法、美等大国所操纵 B.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与独立C. 形成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 D. 为世界持久和平奠定基础(2021·湖南省常德市·历年真题)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 B. 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C.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2021·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历年真题)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 )A.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建立 B.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C.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 美国建立了“单极世界”(2021·山东省临沂市·历年真题)参考消息网于2019年6月12日报道,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发表文章称,“单极世界是一个因历史偶然而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应该用一种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格局取而代之”。该文中的“单极世界”是指( )A. 冷战结束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 B. 只存在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格局C. 不止有一个超级大国的国际体系 D. 联合国主导下的多极化世界格局二、材料解析题(2021·山西省·历年真题)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919年,战胜国领导人在巴黎召开凡尔赛和会,考虑重画欧洲地图的时候,已经把苏俄视为敌人。——《地狱之行:1914-1949》 在战时外交的赛局里,哪个玩家在战场上投入最多部队作战,讲话自然就最大声。由于红军节节胜利,因此斯大林在雅尔塔的地位特别重要。——《雅尔塔:改变世界格局的八天》材料二:在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对两极格局的挑战既来自战后通过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产生的新兴独立国家,也来自两大阵营中的离心和分化倾向。——《大国战略与世界秩序》 材料三: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1) 材料一中,苏俄(苏联)在两次国际会议中的地位有何变化?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举例说明二战后“世界出现两极格局的同时,多极化的潜流一直在涌动”。(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面对当前世界变局提出的新理念,并举出一例具体举措。(4) 综上所述,你认为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国家发展之间有何关系?(2021·四川省广安市·历年真题)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一位德国大臣说:“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国的霸权,以有利于德国。”一位英国外交大臣说:“真正决定我国外交政策的,是海上霸权的问题。”材料二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三 20世纪20-30年代,意大利、德国和日本纷纷建立起法西斯政权,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先后形成。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材料四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陆军共51个师团,其中34个师团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占其陆军总兵力的80%,而用于南太平洋战场的陆军只有10个师团,不及侵华兵力的20%。中国方面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美军所需机场,保护在华美军空军基地;中国既是美国对日作战的空军基地,又是最后进攻日本本土的前进基地;中国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1) 根据材料,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德矛盾的实质。(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请分别指出其具体表现。(3) 哪一历史事件,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开始推行冷战政策,美国和苏联从战时的盟友转变为战后的敌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出现了什么样的新特点?(2021·湖南省娄底市·历年真题)世界一体,全球与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会议,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但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战胜国内部分赃不均,使得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德国来说,条约极其苛刻,由此激发的复仇主义情绪随着国力的恢复而不断增长……——摘编自《美国通史》材料三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各国人民的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形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以维护世界和平, 1943年10月,苏、美、英、中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1944年基本勾画出了联合国的蓝图。1945年10月联合国正式成立。——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篇》材料四当今世界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世界经济重心原来在大西洋两岸,现在向太平洋两岸开始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统领世界的政治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二十国集团”发挥的影响更大,更为广泛,更为深远。一些国家退群、脱欧,逆全球化的现象开始频频出现……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体系面临严重挑战。——摘编自人民网《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 材料一所示是什么历史事件?列举一例相关历史人物及其事迹。简述这一历史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2) 巴黎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构成的国际体系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它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的原因。(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联合国成立的背景。联合国的首要宗旨是什么?(4) 根据材料四,概括目前国际秩序及全球治理面临哪些挑战。面对挑战,中国为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贡献了哪些中国方案?(2021·四川省遂宁市·历年真题)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人类文明就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直到公元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前,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神态安详、神圣,少有人间之情。而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哀悼基督》中,圣母是一个容貌端庄、美丽的母亲,她的表情和美是生动的……材料三: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四:观察下图,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世界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世界历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材料五: 材料六: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起材料一中重大变化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并分析该事件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2) 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作品中圣母形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的什么社会思潮?(3) 根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并回答“孟德斯鸠学说”在美国得到贯彻的法律文献?(4)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引起材料中“16—20世纪‘地球由大变小’”的直接因素?(5) 战争是推动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上图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请根据提示信息,填出①②处对应的内容。(6) 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如何把握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1·湖南省郴州市·历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摘编自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近年来,世界贸易组织受到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挑战。在全球化进程中,主要大国或集团的影响和地位都在发生改变。中国主要依靠经济全球化实现崛起,这是 20世纪以及此前的大国不曾享有的历史机遇。所以,中国坚持走全球化的道路,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实现和平崛起。但美国作为以往很长时间里全球化的主导者,却因国内调节机制失灵导致内部多重矛盾交织,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抬头,并把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进行遏制打压,在高科技领域加速与中国脱钩,甚至强行切割,限制学术交流与媒体常驻等正常交往。美国政府在全球化相关问题上实行大规模倒退的政策,“逆全球化”“脱钩”态势明显。——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21年3月15日报道 请回答:(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世界贸易组织是如何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的?(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21·山东省聊城市·历年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围绕经济全球化有很多讨论,支持者有之,质疑者亦有之。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新情况、新挑战,需要认真面对。——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当前,经济全球化遇到一些曲折,向我们提出了如何完善全球治理的时代命题。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挥引领作用,确保世界经济开放、包容、平衡、普惠发展。我们要加强多边贸易体制,对世界贸易组织进行必要改革。——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的发言(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遇到的曲折。(3)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我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1.【答案】C【解析】略2.【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对黄金和香料的渴求,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属于影响新航路开辟的因素,并非是根本原因,均排除。3.【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D项正确;《独立宣言》与美国有关,排除A项;《权利法案》与英国有关,排除B项;1787年美国宪法与美国有关,排除C项。故选:D。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国王的权力,确立了议会的立法权等权力,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故选:D。5.【答案】C【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产生现代工厂制度。不是18世纪。①排除;1882年9月,爱迪生在纽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发电厂。②正确;福特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③排除;工业化使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城市。④正确。②④符合题意。排除A、B和D。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和主要发明。6.【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分析,“当新社会的曙光初露霞曦时,英国却突然跃出地平线,领先走进一种新文明,带动了世界”、“你要想了解现代世界,就应该首先从英国历史开始”,可知本题考查英国领先进入工业化时代,即第一次工业革命,A符合题意。B、C飞机和内燃机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D计算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7.【答案】D【解析】据题干“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8.【答案】A【解析】英国与俄国缔约的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万安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砝码”,这反映了一战前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形成,是一战的背景,故选A;1929年暴发经济大危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B;1939-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标志“冷战”对峙局面形成,排除D。9.【答案】B【解析】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主导会议的是美国。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它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这一秩序通常被称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故与材料有关的是与材料有关的是华盛顿体系。10.【答案】B【解析】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召开了巴黎和会,签订了对德的《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其中关于殖民地问题,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其中,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由日本继承,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据题干关键信息“1919年5月”“什么公理,什么永久和平,什么威尔逊总统十四条宣言,都成了一文不值的空话”并结合所学,他的话是针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11.【答案】B【解析】1933年,德国纳粹党头目希特勒上台,纳粹党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焚毁进步书籍,还掀起了反犹狂潮,对犹太人实行了种族灭绝政策,疯狂迫害犹太人,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共屠杀了约600万犹太人。12.【答案】B【解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绝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这表明不同制度国家实现团结合作,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ACD不符合题意。1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1日,英美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体现的是材料中的“盟友”关系,B项正确;《望厦条约》体现的是“敌人”关系,排除A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成立的,排除C项;尼克松开始访问中国体现的是中美关系缓和,排除D项。故选:B。14.【答案】C【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二战后,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此时战时同盟国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最大阻碍,为了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斗争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即冷战政策,以“遏制”共产主义。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C符合题意。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冷战政策。重点掌握冷战政策的表现和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二战后冷战政策实施的原因、表现和影响。15.【答案】B【解析】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美国对苏联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一方面防止西欧爆发革命,控制西欧;另一方面遏制苏联,企图称霸世界等;为了保证马歇尔计划的顺利实施,也为了争霸世界,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立华约,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据“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此后美国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B符合题意。16.【答案】C【解析】由材料“从国家层面来看,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使美国确立了‘领导世界’的国际战略,并首先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可知,美国“采取对苏联强硬的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综合国力和核武器的优势”即经济军事实力强大。17.【答案】D【解析】冷战政策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一直持续到1991年苏联解体,长达五十多年,波及世界的每个角落。故题干叙述了冷战的影响。故选:D。18.【答案】B【解析】1991年,伴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结束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增强,世界开始出现几个重要的力量—美国、西欧、日本、苏联和中国,成为牵制美国称霸的主要力量,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出现了多极化发展的趋势,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时,没有其他大国合作。美国会孤掌难鸣;得不到美国支持,也会困难重重。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极化趋势的发展。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19.【答案】A【解析】A.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多种因素起着作用,但起决定作用应是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是政治、军事、科技等实力的基础,经济实力的强大有利于提升其他方面的实力,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地位,故A正确。BCD.三项不是关键因素,故BCD错误。故选A。 20.【答案】B【解析】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崛起也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正在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成立,其成员包括美、日、德等原八国集团,中国、阿根廷等十一个新兴经济体,以及欧盟”表明全球治理成为国际共识,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本题主要考查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题干关键信息“1999年,二十国集团(G20)成立,其成员包括美、日、德等原八国集团,中国、阿根廷等十一个新兴经济体,以及欧盟”。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格局多极化的相关知识。21.【答案】A【解析】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明显。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资本全球化,还表现为人员、技术等全球化。材料中“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30多亿人口”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故A符合题意;多极化格局属于政治格局,排除B项;两极格局瓦解是1991年,排除C;材料中论述的经济全球化,不是文化多元化,排除D。22.【答案】C【解析】据题干“1980-2010年,全球贸易额从1.8万亿美元增至15万亿美元;1988年全球跨国公司2万家,2006年达到7.7万家”可知,全球贸易额从1980年的从1.8万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万亿美元,全球跨国公司从198年的2万家增长到2006年的7.7万家,这反映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故选:C。23.【答案】C【解析】2019年5月,美国宣布将进口自中国2000多亿美元商品的关税提高到25%。美国这一做法表明全球化并非一帆风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局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24.【答案】A【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不再局限于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梯度性转移,而且将产业链两端即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价值链各个增值环节进行转移”可知,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逐渐的向生产的上下游方向发展,体现出多种形式的全球化,也反映出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扩大和深入,这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表现,A符合题意。25.【答案】A【解析】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都被大国操纵,巴黎和会被英法美操纵,华盛顿会议被美国操纵。26.【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大国群体体系”指政治领域的多极化,故A项正确;B与实际不符;C错误,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D在材料中未体现。故选A。27.【答案】B解析】二战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如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等,美国不甘心失去超级大国的地位,力图阻止其他国家的迅速发展,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使其转换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冷战后的30年里,美国参与的战争和军事干预多达228起,平均每年7.6起。美方还动辄挥舞制裁大棒,对其他主权国家实施单边非法制裁。这表明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安宁,B符合题意。28.【答案】B【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单极世界是一个因历史偶然而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应该用一种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格局取而代之”并结合所学,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垄断国际政治的局面被打破,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还存在几个重要的力量中心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发展中国家也不断崛起也成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文中的“单极世界”是指只存在一个超级大国的政治格局,B符合题意。29.【答案】(1)变化:巴黎和会上被欧洲国家视为敌人,雅尔塔会议上成为主导国。原因: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退出一战;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二战中,苏联在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军在欧洲战场牵制德军扭转战局,作出了巨大贡献等。(2)二战后亚非拉国家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倡导不结盟运动,成为推动世界和平民主的政治力量。在资本主义阵营中,欧洲走向联合,成立欧共体;日本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20世纪70年代,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在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失利,导致国内政局不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等。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两极格局下呈现多极化趋势。(3)新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举措: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等。(4)世界格局的变动见证国家实力的消长,为国家发展提供机遇;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影响着世界格局的变动。30.【答案】(1)争夺世界霸权。(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新的世界格局。(3)九一八事变。(4)地位: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作用:抗击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5)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不同。(6)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加速发展。31.【答案】(1)新航路开辟;哥伦布,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麦哲伦舰队首次完成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是帝国主义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不公平瓜分,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各国矛盾,因此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奠定了基础;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为了把战时的友好合作关系延续到战后;中、苏、美、英等大国为成立联合国所做的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4)世界经济重心由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两岸转移;传统的“七国集团”统领世界到“二十国集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化的进程发生重大的变化。中国方案:各领域的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树立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联合国协调国际事务的作用等。32.【答案】(1)事件:新航路的开辟;积极影响: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2)人文主义。(3)君主立宪制;1787年宪法或美国1787年宪法。(4)两次工业革命推动或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两次科技革命推动或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5)①协约国;②两极格局。(6)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努力发展经济;推动科技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致力于构建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答出以上任意两点或符合题意即可)33.【答案】(1)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2)观点: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世界贸易发展;论述:由于欧美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政治人物支持、西方国家贸易保护等,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反全球化现象,贸易战是一种反全球化的倒行逆施行为,不利于世界贸易发展,必将对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破坏,造成世界动荡,甚至可能引发战争,我们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4.【答案】【小题1】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发展中国家都来风险,加大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小题2】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小题3】积极应对,敢于融入,但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政策。(合理即可)第2页,共2页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