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 第七课 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一课时 课件(20张PPT+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下 第七课 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一课时 课件(20张PPT+视频)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一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新知导入
同学们,这碗米饭是不是很有食欲,当我们每天吃着香喷喷的米饭,你想过,这些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的吗?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用镜头记录一下这小小的一粒粒米怎样来的过程。
新知讲解
育秧:农民利用塑料地膜保温保湿,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
小视频
新知讲解
插秧:秧田里长出绿绿的秧苗,种田人忙着把秧苗移栽到宽广的水田里。
新知讲解
田间管理:为了让水稻能茁壮成长,种田人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施肥、灌溉、喷药、排水……
收割: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种田人顶着烈日,忙着收割,然后用脱粒机将稻子脱粒,获得稻谷。
新知讲解
碾米:农民把晒干的稻谷送进碾米机,谷壳与米自动分离,出来的是白花花的大米。
新知讲解
小结
一粒种子要想变成大米,要经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经历长达5个月的时间,同时还要经过很多人的劳动。
新知讲解
每粒米都来之不易,我们既要感谢大地对庄稼的养育,也要感谢种田人付出的辛勤劳动!
新知讲解
种田人在田间劳作真辛苦啊,我们要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浪费粮食。
“一日三餐,米香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今天我们同时要怀念一个人---袁隆平爷爷,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神”等。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特等发明奖获得者。在国际上11次捧回大奖。获得的“世界粮食奖”更是农业领域国际上的最高荣誉。
拓展资料
袁隆平爷爷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走向世界。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拓展资料
拓展资料
袁老给世界最好的礼物,不仅有杂交水稻,还有他传承的宝贵精神。我们小学生也要学习袁爷爷的精神,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做出一定的贡献。
小视频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选择小麦这种农作物,了解一下它的种植过程。
小麦种植过程步骤分别是选地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小麦品种、适期播种、排灌、追肥、防治病虫害、采收等。每个阶段都要根据小麦的长势合理追肥、浇水,做好田间管理。
由小麦磨成的粉状物磨成面粉,制成各种面食。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所以生活中,我们要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小结
所以,我们每时每刻都要想着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