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的衣食之源》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 是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 好生活哪里来》 中的第 7 课,本单元的编写依据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版) 中主题四“我们的社区生活”第 3 条“关心了解周围不同行业的劳动者,感 受并感激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尊重并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还 依据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 6 条“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 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我们的衣食之源》 由两个话题“白白的大米哪里来”“美好生活的保证” 组成,每个话题为一课时,共两课时。本课编写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首 先从“一粒米”的生产过程入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农业生产,以此为范例引导 学生了解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认识到农业与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 发展息息相关,认识到农业是人们的衣食之源,美好生活的重要保证。二、学情分析绝大多数的四年级学生,包括很多的农村学生,缺乏农业生产的经历。学生 只是在课后零星地参加过一些“农家乐”的体验活动,真实的农业生产与学生的 的日常生活还是离得比较远的。故此,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素材,在课上灵活 创设比赛情境、故事演说等情境,结合当下“乡村振兴”等时政热点,充分调动 学生的主动学习,拉近学生与农业的距离,体会农业生产者的智慧与辛劳。三、设计意图本课通过“百科小博士”“分类我能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农产品隶属于 哪一种农业生产的类别。以两个关键词“智慧农业”“乡村振兴”展开农业故事 会,从故事会中,学生明白中国是农业大国,我们的生活与发展离不开农业。中 国农业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奋斗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在“农业强国”之 路不断深耕细作,追求高质量发展,让我们的美好生活拥有强有力的保证。四、教学目标1.通过“百科小博士”的介绍,参与“分类我能行”的比赛,了解农业生产 的种类,能正确对农作物进行分类,走近祖国的农业。2. 通过故事分享会,认识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通过“乡村振兴” 故事说环节,进一步了解、认同国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3.通过“中国农民丰收节”等内容学习,自觉成为尊重农民、感恩劳动、勤 俭节约的一员,共同守护祖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五、教学重点了解农业生产的种类,并能正确对农作物进行分类。六、教学难点知道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引导学生自觉成为尊重农民、感恩劳动 勤俭节约,共同守护祖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七、教学准备课件、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材料八、课时安排1 课时1九、教学预案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一、观看视 频,走进农 业 1.观看中央电视台《翱翔田 野》 的节选片段。 2.教师询问学生的观后感 受。 1.学生观看视频片段。 2.学生畅谈观后感受。 以直观的视频 片段导入,激发学生 的对祖国农业的兴 趣,通过畅聊感受, 对“我们国家是一个 农业大国”有所认 识。二、畅游情 境,农业分 类 1.百科小博士带着同学们在 生活情境中,寻找熟悉的物 品,百科小博士给我们介绍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 业。 2.听完百科小博士的介绍, 老师邀请同学们谈一谈从中 学会了什么,又有怎样的感 受。 1. 同学们认真聆听百科小博 士对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 渔业的介绍。 2.两位同学接受采访,分享自 己的学习所得和感受。 生 1: 我知道了我国农业生产种类 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种植业、 畜牧业、林业和渔业。 生 2: 我觉得农产品丰富着我们的 生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 业。 3.同学们积极参与“农产品对 对碰”的小游戏。 教师巧妙引入 “百科小博士”, 充 分利用生活情境来 介绍种植业 、畜牧 业、林业和渔业,让 学生在生活情境中, 了解农产品的分类, 拉近距离 ,加深认 识。学生通过玩小游 戏,既能巩固学习所 得,也能提升学习愉 悦感。利用游戏作为 引子,学生自主小结 习得的农业分类方 法。3.百科小博士给我们带来了 “农产品对对碰”的小游戏, 找出农产品对应的农业生产 行业。 4.教师进一步提问: 你有什 么新的发现?4. 学生 小 结 农 业 分 类 的 方 法。 生 1: 我知道粮食作物、瓜果 蔬菜等都属于种植业。 生 2: 我知道家禽、牲畜、禽 蛋等都属于畜牧业。 生 3: 我知道了木制品、纸张、 森林都属于林业。 生 4: 原来我们吃的海鲜、餐 桌上的很多食品都属于渔业。1. 教师导语: 是呀,农业就 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从中国 5000 年的农耕文明史,到新 1.学生分享“智慧农业”的故 事。 通过聆听故事, 让学生从不同板块 的故事中,从不同个 角度中展开思考,学2三、分享故 事,学思结 合 中国 70 余年的农业农村发 展历程中,也一定发生了很 多有意思的农业故事。下面, 我们来开一个农业故事分享 会,看看同学们都知道哪些 农业小故事。 2.教师播放第一小组讲述的 “智慧农业”故事,教师引 导并提问: 通过同学们分享 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从 古至今,举国上下对农业发 展都十分重视,倾注了无数 人的心血和智慧,那我们为 什么要那么重视农业呢? 请 大家思考一下: 如果没有种 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2.学生分别从种植业 、畜牧 业、林业、渔业的角度分析, 如果没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 会怎样。 生 1: 如果没有种植业,我们 吃饱饭都成问题。 生 2: 如果没有畜牧业,我们 成长需要的营养没保证,也没 暖衣可穿。 生 3: 如果没有林业,水土流 失的问题会很严重,空气质量 会很差。 生 4: 如果没有渔业,你就休 想吃到鲜美的海鲜呢! 3.学生聆听故事,畅谈感受。 生 1: 我觉得我国的农业耕种 技术在不断发展,而且农民得 到了相应的技术帮扶,农村的 前景一片光明。 生 2: 我觉得“乡村振兴”, 让广大农村人们过上了更美 好的生活。 有所思,明白农业与 人们的生活密切相 连,从“乡村振兴” 的故事板块,密切联 系时政,把握国家农 业发展的动态,认同 国家“乡村振兴”的 伟大发展战略。3. 我们小组想接着上一小 组同学的发言,分享“乡村 振兴”的故事。教师提问: 听完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 的感受呢? 4.【教师小结】 脱贫攻坚取 得全面胜利后,习总书记说: “脱贫以后,要接续推进乡 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 现代化。”相信祖国农业的明 天一定更美好!3四、尊重农 民,感恩劳 动 1.回顾上节课的古语, 教师介绍中国农民丰收节。 出示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 谈体悟。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 会了什么? 3.教师总结: 在这节课中, 我们知道了农业的分类,明 白了农业是我们美好生活的 保证。我国也必将在“农业 强国”的路上继续深耕,农 业的明天一定更美好! 1. 学生从 日历中找到中国农 民丰收节,了解中国农民丰收 节。学生谈体悟。 生: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我们要 养成节约的习惯。 2.学生分享学习体会。 生 1: 我知道了农业大致分为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 等,我学会了给农产品分类, 知道了我们的生活与农业密 切相关。 生 2: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们 正在走一条现代化农业发展 道路,乡村振兴让农业农村的 未来一片光明。 生 3: 我们要尊重农民伯伯的 劳动成果,勤俭节约,感恩劳 动。 让学生回归到 自身,落实“光盘行 动”, 做到“知行合 一”,毋忘习近平总 书记的重要指示。师 生畅聊学习体会,在 互相分享中加深对 本课的认识。五、布置作 业,巩固所 学 请同学们从中选择一项或两 项完成。 1. 参观农村,写观察日记。 2. 采访农村的农民,了解农 村的生产状况。 3.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农村的 新发展。六、答疑解 惑,指点迷 津 1.粮食作物属于种植业,生 活中还有哪些农作物属于种 植业? 除了粮食作物,还有蔬 菜作物、水果种植等都属于 种植业。在中国通常指粮、 棉、油、糖、麻、丝、烟、 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 产。 2.为什么说林业承担着国家4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 林业作为自然资源之 一,它能保护水土资源平衡。 因为有林业的存在,水土资 源即使在大风大雨后也不会 造成严重损失。林业还能调 节气候,树木的生长要吸收 大量的热量,林业从而起到 调节温度的作用。林业也能 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树木 在生长的过程中,根系能加 固地表土壤,而防护林则能 抵御风沙。林业在一定程度 上还能减少污染,树木在生 长过程中会进行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还会产生氧 气,具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3.为什么说农业为工业生产 提供原材料?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 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原材料 和发展动力,如农业种植棉 花,可以为纺织工业提供原 料; 种植甘蔗可以为制糖工 业提供原材料; 种植花生可 以为食品工业提供原材料 等。 4.二十四节气对中国农业的 意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 人民的智慧结晶,反映了我 国古代人民懂得利用物候规 律指导农业生产。祖先的智 慧值得中华儿女骄傲。但是, 二十四节气发源于黄河流 域,而我国地大物博,所以, 二十四节气不一定适用于中 国的所有地域。如今,我们 正经历全球变暖,桃花在“惊 蛰”之前就开放了,清明之 后,一夜入夏也是常有的事 情。所以,我们要结合目前 的科技手段,更好地指导农5业生产地开展。 5.弘扬“勤俭节约”的作风, 我们可以做什么? 我们要落实“光盘行 动”, 规划好每一顿吃什么、 吃多少,珍惜粮食,按需用 餐。如果我们在外吃饭,吃 不完的饭菜可以打包打走, 不要浪费。我们要珍惜劳动 人民的劳动成果,珍惜身边 的事物,节约不浪费。当我 们看到身边发生的浪费行 为,我们要及时制止。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