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二○一三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大纲地理科Ⅰ.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体现义务教育性质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既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诊断和发展功能。考查定位为初中阶段学生地理学业水平一般测试。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主要包括学生对地理位置、地理概念、地理特征、地理空间分布、地域差异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地理知识。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2.突出地理科学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关注学生整体观念、空间观念、地理视角、地理学科能力等的形成状况,并进行考查。3.有效地发挥选择题及综合题两种类型题目的功能。如,考查学生对于地理事物的记忆能力,可以在综合题中设计填图、填充及选择类试题;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设计读图、阅读分析类试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计在选择题和综合题中具有实际背景的试题;考查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可以在综合题中设计开放性试题等。Ⅱ.考试目标及能力要求考试目标:考试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地理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引导日常地理教学朝着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学习的方向发展;考试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实际来编制试题,准确反映学生在地理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能力要求:主要指“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的能力;“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使用地图、图表和其他图像资料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举例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资料的观察(特别是图像资料)、对资料本身的理解和对有用信息的提取等方面表现出来。资料的形式有文字资料、数字资料、图表形式的资料、地图等资料。2.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科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成因、过程、结果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分辨和评价等活动表现出来。3.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主要包括对一些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问题作决策等。4.表述或表达想法的能力。例如,撰写一句话、一小段文字或一篇短文来阐述一个问题。Ⅲ.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试卷主要是适应毕业考查的要求,主客观题比例适量,难度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2.考试时间:60 分钟;试卷满分:100分。3.题型分数比例:选择题(全为单项选择题)占70%;非选择题(综合题、实践探究题等)占30%。4.试题难易比例:容易题与中等难度题比例大致是8:2。5.各部分知识点比例:(1)地理基础知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基础知识部分内容)占20%左右;(2)中国地理占30%左右;(3)世界地理占30%左右;(4)乡土地理占20%左右。Ⅳ.考查的知识范围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参考教材是本届学生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地理教材及泰州乡土地理教材。附:列入2013年泰州市初中地理会考考查知识范围的教材知识要点(一)基础知识序号考查内容考查要求1地球和地球仪根据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的大小,描述地球的形状。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简易解释:①昼夜的形成及昼夜交替②四季的产生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地球公转示意图:①在图上找出二分二至日位置②在图上绘出地球公转运动方向、自转运动方向③说出二分二至日及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变化规律。读地球上的五带划分示意图:说出五带的划分依据。读地球仪示意图:识别经线与纬线,指出经度与纬度。在地球仪或地图上,利用经纬网定位。2地图的阅读在有经纬网地图、有指向标地图或无经纬网和指向标地图上:①辨别方向②计算距离。说出比例尺的概念、三种表达方式及应用。识别:常用图例、注记和符号。列举电子地图和遥感图像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地图。3地形图的判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①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②判读山坡的陡缓③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等高线地形图作地形剖面图。4海洋与陆地根据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并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判断半球:①南、北半球②东、西半球③水、陆半球。读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读世界地图:识别著名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湖泊、海峡、海域、半岛等。读板块构造示意图:①说出各板块名称②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③解释火山、地震带及主要山系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5天气与气候判断常见的天气和气候现象。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运用空气质量与污染指数知识,分析有关天气特征和现象。运用气温图表资料,分析气温、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归纳1、7月全球气温分布特点(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计算:气温的垂直变化。运用降水图表资料,分析降水的变化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6人口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计算:①人口出生率②人口死亡率③人口自然增长率④人口密度。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读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7人种读世界人种分布图: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8语言读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9宗教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代表性宗教建筑。10聚落读有关图片或资料: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说出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了解世界著名文化遗产(传统聚落)及保护意义。11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读世界政区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分析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理解“南北对话”、“南南合作”。(二)世界地理序号考查内容考查要求12大洲与大洋根据地图,指出各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根据地图,指出各大洲的分界线。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出各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13区域地理: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读有关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图:①查找这些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②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①归纳这些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②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东南亚、欧洲西部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东南亚和欧洲西部发展旅游业的优势。运用地形图,举例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经济特点以及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中东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分析实例,说出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主要因素。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描述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14南极和北极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南、北极地区地理位置、特有动物、气候特征及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读有关地图:查找我国两极考察站。分析实例:说出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15重要国家: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读有关区域示意图:说出美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这些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著名的城市和首都。分析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主要经济特点。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根据有关资料,分析印度的人口、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粮食生产状况及工业生产特点。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俄罗斯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根据有关资料,分析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与工业生产的关系。说出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根据有关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工农业特点。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美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地形、气候、河流等)、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特征。分析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和印度等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读有关地图:说出巴西的自然环境特点;分析实例,说出巴西亚马孙开发的教训和城市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巴西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三)中国地理序号考查内容考查要求16中国行政区划读中国政区示意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说出我国的领土面积。读中国疆域示意图:①说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②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读中国政区示意图: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并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17中国人口与民族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①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②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读中国人口密度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读中国民族分布图:①说出我国民族数量。②我国民族分布的基本特征。18中国自然环境读中国地形图:①说出主要地形(山脉、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河流三角洲)名称②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地图上,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读长江、黄河水系图:①说出其主要支流、流经地区(省区、地形区)②描述主要水文特征。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的原因。19中国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20中国经济发展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我国东部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及有关资料:①在图上说出基地名称②根据图示情况分析基地的资源状况③根据提供的材料分析主要经济特征。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比较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读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说出主要铁路干线。21中国文化特色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22中国地域差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在地图上说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分析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识别台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根据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北京、香港、澳门和台湾的气候特征。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台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工农业发展状况。 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台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分析实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3中国区域: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简要评价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地理位置。读区域地形示意图:识别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根据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黄土高原、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珠江三角洲、西双版纳的产业结构、长江沿江地带产业布局特点。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归纳长江沿江地带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根据实例说明:黄土高原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黄土高原和长江沿江地带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四)乡土地理序号考查内容考查要求24位置特征根据地图,描述泰州的位置,分析其特点。25地形地势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简要说出泰州主要地形区名称和南北地势差异特征。26天气气候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简要说出泰州天气与气候的主要类型和特征。27自然资源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分析气候、土地、水、矿产等自然资源对泰州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积极影响。28泰州人口根据泰州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泰州人口数量特征和人口增长的特点。29交通运输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泰州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管道等交通运输的基本状况。30泰州工业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泰州的主要工业类型,并分析社会经济条件对泰州工业的影响。31泰州农业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说出泰州的主要农作物及耕作制度。32泰州旅游根据图表及文字材料等,泰州的主要旅游点的分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