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14.《斜面》教材解读及课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下册14.《斜面》教材解读及课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14.《斜面》教材解读
教学目标
1认识斜面,知道斜面是一种省力的简单机械。
2.能基于所学知识,用木板等材料搭建简单的斜面,能用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能设计控制单一变量的探究实验并完成实验。
3.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了解斜面在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增强用科学技术改善人类生活质量的意识。
教科书说明
【活动准备】
教科书呈现了导语“上山的公路有的修成盘旋状,有的修成'S’形,为什么要这样修建呢 ”其目的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的斜面,思考盘山公路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从而引出斜面这一科学概念,认识到盘山公路是一个变形的斜面
【活动过程】
●认识斜面
本活动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呈现了利用斜面装货物的场景图,一名工人将货物沿斜坡轻松地推进货车箱,暗示了斜面可以省力。教科书还以正文的形式描述了什么是斜面:像这样垫起板子的一端而形成的斜坡,就是一种简单机械--斜面。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认识到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
第二部分,教科书呈现了学生活动场景图,3名学生正在搭两个坡度不同的斜面,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搭斜面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斜面,知道决定斜面坡度大小的因素,为下一步探究斜面的作用做好铺垫。泡泡语“我们也搭个斜面”的呈现目的是提示学生模仿生活中的斜面,利用木板和垫木搭一个斜面装置。泡泡语“这个斜面的坡度……”的呈现目的是提示学生观察斜面的坡度,发现这两个斜面坡度不同,认识到生活中有不同坡度的斜面。
●设计实验,研究斜面的作用。本活动包含3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主现了两幅实验探究的场景;左图是一名学生用测力计直提起重物、意在提示学生测出竖直提起重物时力的大小,右图呈现的是一名学生用测力计在斜面拉动重物。目的是引导学生用测力计测量沿斜面拉动小车用的力。泡泡语"在这个斜面上拉动小车用的力是多少“意在提示学生关注在斜面上拉动小车用力的大小,并与竖直起重物用的力作比较、分析数据。认识到使用斜面省力。教科书场景图还蕴含着学生分工合作研究的指向,提示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协作,靠集体的力量完成探究活动,并在探究活动中养成随时观察。及时记录的好可惯。
第二部分、教科书呈现了两名学生开展实验进行探究的场景图,桌面上有两个用长度不同的塑料板搭成的斜而,一名学生在其中一个斜面上用测力计拉动小车,目的是提示学生要搭两个坡度不一样的余面进行对比研究泡泡语“搭坡度不同的斜面来研究”的呈现口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对比实脸,深入研究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泡泡语“我发现……”的呈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多观察,将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表达出来。
第三部分,教科书呈现了一项探究技能的提示:完成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后,思考用测力计拉动小车是否匀速、读数是否准确等就是在反思其目的是提示学生掌握一种科学探究技能、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与习惯
●生活中哪里利用了斜面 本活动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呈现了4幅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图片:斧子劈木头、残疾人通道、自动扶梯、螺旋形立交桥。其中,斧子劈木头、残疾人通道、自动扶梯属于简单直观的斜面立交桥属于变形的斜面。其意在引导学生认识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创造的灵感
第二部分,教科书呈现了制作螺丝钉螺纹模型的图示。泡泡语“我知道螺丝钉……”的呈现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将螺丝钉的螺纹展开就是一个斜面,而螺丝钉是运用了斜面省力的原理制造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螺纹的疏密与斜面长短的关系,推想螺丝钉螺纹的疏密与省力大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到螺纹与斜面的紧密联系,了解螺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深刻理解斜面这一简单机械所蕴含的科学道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认识对斜面的形状和作用
【拓展活动】
体验:上陡坡时,怎样行走更省力
教科书呈现了“上陡坡时,怎样行走更省力”的活动指向,目的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验认识到在陡坡上斜着走,即在坡面上走“之”字形更省力,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斜面的应用,加深对斜面的理解,增强学习斜面的趣味性。
课堂练习
答案:
1.(1)斜面 坡角 (2)省力 费距离 (3)省力 90 大 (4)反思2.(1) (2) (3)x (4) (5) (6) (7)x
3.(1)C (2)B (3)C (4)B (5)C (6)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