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3.2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第2课时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教学设计
课型 授新课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 材 分 析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位于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三课的第二框 【从单元来看】第一单元包括三课,第一课从为什么角度论述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二课阐释党具有先进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本单元逻辑为第一二课从为什么,第三课从怎么做角度论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外部角度阐释为什么坚持党的领导,第二课从党自身角度——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阐释加强党的领导。 【从本课来看】第三课“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包括两框,第一框讲述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阐释在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和要求。第二框“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讲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阐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目标和三者之间关系。两框的逻辑是:在新时代,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这些都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两框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从本框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包含两目,第一目从从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和要求阐释,第二目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阐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学 情 分 析 【知识储备】本课的内容是必修一学生了解过的,关于近代史的内容历史也有详细学习,所以本课的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不大。 【认知水平】本课内容在生活中素材来源各种短视频素材,学生对近代史的认识有接触和了解,只是需要对学生已有认识系统化、理论化。 【情感态度】本节课知识面内容以视频形式展现,能把知识点化抽象为具体,并且激发学生的强烈认同感。
教 学 目 标 通过分析周江勇案例,认同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通过民法典的编撰过程,了解党史如何依法执政的,并理想分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
重难点 【教学重点】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原因 【教学难点】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新课 导入: 勃列日涅夫时期,上层达官权贵享受着特权,并致使拉帮结派、任人唯亲、贪污腐败,党内腐败问题丛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199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试图扭转局面,首先进行了经济改革,继续发展重工业,引起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失败后,转向政治改革,最终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最终解体。 总结来讲苏联解体离不开党内政治腐败的问题,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并未改变这种腐败现象,加之原有的经济积病和最终放弃党的领导,导致最终解体。 新课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环节一:从周江勇腐败案例,看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和要求 问题1:为什么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问题2:如何全面从严治党? 周江勇个人履历: 1982年,余姚师范学校学习,1985年-2002年鄞县姜山中学教师
鄞县团委常委、书记;鄞县鄞江镇党委书记;鄞县副县长;宁波市鄞州区副区长;2010-2012象山县委副书记;象山县委书记;2012-2016舟山市市委副书记;舟山市委书记、市长温州市委书记;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党的十九大代表;浙江省第十二届、十三届人大代表。 且在杭州主政期间曾说:“能够生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的城市工作,是我们每一个干部的无上荣光,也是每个干部的重大考验”但是很显然他自己就没有经受住考验,他利用权力为弟弟经商提供帮助,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土地转让、税收返还等方面谋利,通过弟弟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先后收受金额达9000多万元 【教师】播放视频, 【学生】思考 1.说明党执政面临哪些考验和危险? 2.周江勇的作为有什么影响? 【总结1】周江勇作为农民出生,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干部,本应忠于职守,却在权力的逐步上升中沦为权力的工具,大搞以权谋私,说明党面临执政考验,面临部分党员消极腐败的危险。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并把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所以党的执政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但是自改革开放之后,部分党员干部经不住金钱、利益的诱惑,面临着四大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体来讲就是执政考验就是是否能经受住权力的诱惑、能否始终取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能否始终保持先进性、纯洁性。 改革开放的考验: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经济、社会生活出现了许多未曾遇到的新情况,党员队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冲击着党的执政基础;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使人们选择多样;就业方式多样化、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多样化,促进人们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导致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增强;物质利益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使得群众自主性增强,对党依赖减弱。这些新情况,使得传统比较有效的党建办法受到挑战,适应新情况的党建办法还在探索中。 市场经济考验: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的冲突;商品经济追求利润的冲动与党性要求以他人利益为第一的冲突;商品经济自发滋长的个人主义与党所提倡的集体主义的冲突;商品经济产生的“金钱至上”观念与党所要求的精神激励的冲突, 外部环境考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西化”和分化的图谋未变。党面临着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颠覆、渗透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制度的存在的一些优点对党构成强大压力,群众更容易接受外来信息,用比较和挑剔的眼光看待党。 当然也面临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的危险。 【总结2】周江勇的所作所为严重影响党的光辉形象,影响党执政的权威性,影响人民群众对党的拥护,损害人民的民族的利益。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因 必要性: 1. 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潮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2.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大考验);党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四大风险)
3.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重要性: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四个关系) 周江勇存在问题: 经查,周江勇丧失理想信念,背离“两个维护”,政治意识淡漠,对党中央决策部署阳奉阴违,与资本勾连,支持资本无序扩张,搞迷信活动,处心积虑对抗组织审查;
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工作中搞形式主义,违规配备警卫人员、公务用车,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违规收受礼品礼金;
组织原则缺失,应私营企业主请托违规选拔任用干部,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违规干预插手市场经济、执法司法活动;
毫无纪法底线,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土地转让、税收返还等方面谋利,伙同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搞家族式腐败。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潮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面向全部党员、党组织、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各级干部要担起主体责任。 环节二:《民法典》的编撰历程 问题3:党的执政方式是什么?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编撰民法典,此后由于反右斗争,立法活动被终止。1962年,再次被提上日程,并与1964年完成草案,后因“文化大革命”而停止。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并于1982年形成草案第四稿。但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具备。 2001年,经讨论确定继续采取分别指定单行法的办法。2015年,民法典编撰正式启动。 【教师】播放视频《民法典出台历程》 【学生】思考:民法典的编撰是如何体现党的执政方式? 【教师】面对我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而现行民法存在司法解释多且复杂等的问题,如何形成我国系统的民法典,出借鉴国外立法经验时更要从中国实际出发,所以党中央基于人民群众的期待,习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会议,明确编撰民法典的历史任务,并确立两步走思路。体现的是民法典编撰中立足人民群众对系统民法需求和当前民法不完善的实际,党确立编撰民法典任务,并确立编撰的“两步走”思路,体现的是 科学执政: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政。
强调的是怎样执政—按规律执政 在民法典草案亮相后,公开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建议,体现的是民法典的颁布过程集民意,聚民智。 民主执政: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 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强调的是为谁执政——为人民执政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依法执政
具体体现:支持人大依法履职,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地位:基本方式 总结: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课堂总结 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作业 布置 完成一课一练相应内容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本课内容理论性加强,所以采用生活化素材使学生深刻感受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采用时政分析增强学生对新时代加强党领导的深刻认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