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高温10.(1)放热,化合;(2)3CO+Fe2O3=====2Fe+3CO2;(3)有红色固体生成,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第 6 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四)——溶液考点 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例 1.D 例 2.B 例 3.D考点 2 溶解度例 1.A 例 2.B 例 3.A例 4.(1)蒸馏;乳化;(2)甲;b;增加溶剂;不变。考点 3 溶质质量分数例 1.D例 2.(1)玻璃棒;量筒; (2)④②①⑤③; (3)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了(或量筒中的水没有沿烧杯内壁倒入),7.5; (4)偏小、偏小、不变; (5)①30;②量取、混匀。例 3.(1)0.2g;65%;(2)表面的氧化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水。(3)设该锌粒中单质锌的质量分数是为 x,所滴加的稀硫酸(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yZn + H2SO4 == ZnSO4 + H2↑65 98 265 98 2 = = 解得 x=65%,y=10%10gx 98gy 0.2g10gx 98gy 0.2g答:所滴加的稀硫酸(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重难点 1例 1.D 例 2.C重难点 2例 1.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4g+12.5g﹣113.5g=4.4g9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2)、(3)设 12.5g 石灰石粉末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为 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100 111 44 = = 解得:x=10g,y=11.1gx y 4.4g10gx y 4.4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0%12.5g11.1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0%105.4g+10g-4.4g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80%。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真题1.C 2.D 3.C 4.C 5.C6.(1)A;(2)b;(3)乙。模拟题1.D 2.D 3.B 4.B 5.C85.5g6.(1)饱和;(2) ×100%;(3)变小;(4)蒸发(溶剂)结晶。100g+85.5g7.(1)142;(2)6.99g;设氯化钡的质量为 x,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 yNa2SO4+BaCl2==BaSO4↓+2NaCl208 233 117208 233 117 = = 解得:x=6.24g,y=3.51gx 6.99g y6.24gx 6.99g y 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6.24% 100g3.51g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3%100g+30g-6.99g答:(3)B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24%;(4)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第 7 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五)——金属材料考点 1 金属的性质例 1.B 例 2.A10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第 6 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四)——溶液1.理解溶液的概念,溶液、溶质、溶剂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2.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学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并对溶解度进行简单计算;3.学会进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本节考点主要在选择题和计算题中进行考查,通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考查溶解度曲线的分析,另外会在最后的计算题中对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考查。考点 1 溶液的组成与性质1.溶液(1)溶液的定义——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组成——溶质、溶剂。(3)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2.物质的溶解(1)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放热:氢氧化钠等; 吸热:硝酸铵等; 不明显:氯化钠等(2)对“溶解”的理解:①物理变化——在溶解过程中溶质、溶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②化学变化——溶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3)相似相溶——溶质分子(或离子)和溶剂分子结构相似,相互混溶的量大,反之则相互混溶的量小。如氯化钠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油脂易溶于汽油,不易溶于水。3.乳浊液与乳化现象(1)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其特征是:不均一、不稳定、长期放置易分层。(2)乳化现象:洗涤剂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的过程。点拨1.均一、稳定和混合物三个条件是判断体系是否是溶液的依据,缺一不可;2.同一种溶液中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3.固体溶解的部分才是溶液的溶质,未溶解的固体则不属于溶液中的溶质;4.物质溶于水时,溶液中的溶质不一定是加入的物质(如 CaO、CuSO4·5H2O 等);53初三化学春季课程5.汽油、酒精清洗油污属于溶解现象,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例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的液体B.所有的溶液的溶剂只能是液体C.mg 食盐放入 ng 水中,充分振荡,形成的食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m+n)gD.粗盐提纯操作中,蒸发皿出现 NaCl 晶体停止加热,此时蒸发皿中的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例 2.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例 3.如图所示,将水分别滴人装有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的两支试管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解时会吸收热量B.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时会放出热量C.A、B 两只烧杯的溶液中都有固体析出D.A、B 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保持不变考点 2 溶解度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概念①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②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2)相互转化①对于大多数固体:②对于氢氧化钙:2.溶解度气体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溶解度 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影响因素温度:压强不变时,升高温度,气体溶解度减小外因压强: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气体溶解度增大54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影响因素 大部分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 KNO3固体溶解度 外因:温度 少部分随温度升高变化不明显,如 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 Ca(OH)2溶解度表表达方式溶解度曲线3.溶解度曲线内容 意义 举例曲线 如:A 点、B 点分别表示物质 N、M表示物质在对应温度时的溶解度上的点 在 t1℃时的溶解度分别为 a g 和 b g点两曲线 ①表示两物质在某温度时的溶解度相等 如 C 点表示 M、N 在 t2℃时的溶解度的交点 ②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相等,均为 c g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 如 M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线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N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下表示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如 D 点表示 t1℃时 N 的不饱和溶液面的点面曲线上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 如 D 点表示 t1℃时 M 的过饱和溶液面的点4.结晶(1)定义: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的过程。(2)方法:①蒸发溶剂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②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适用于在一定量水中溶质较多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如从 KNO3 饱和溶液中得到 KNO3晶体。(3)用途:对于几种可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采用结晶法分离,如分离 KNO3和 NaCl 的混合物。点拨1.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结晶方法(1)陡升型——a(如 KNO3)——降温结晶(2)缓升型——b(如 NaCl)——蒸发结晶(3)下降型——c(如 Ca(OH)2)——升温结晶2.提纯方法(1)陡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缓升型物质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2)缓升型的物质中含有少量陡升型物质时,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55初三化学春季课程例 1.常温下,将盛有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的小烧杯,放在盛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欲使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向大烧杯的水中加入的固体物质是( )A.硝酸铵 B.食盐C.生石灰 D.氢氧化钠例 2.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110g,(1)60℃时,把 30g 硝酸钾加到 50g 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m1;(2)60℃时,把 30g 硝酸钾加到 20g 水中,得到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为 m2。请判断( )A.m1=80g,m2=50g B.m1=80g,m2=42gC.m1=70g,m2=45g D.m1=70g,m2=50g例 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杂质时,可以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法提纯甲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 t2℃降到 t1℃,析出甲的质量大C.将 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D.将 t2℃时甲、乙的溶液降温到 t1℃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例 4.水是生命之源,通过化学学习,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水的重要作用。(1)自然界的水经过一系列净化处理后,成为比较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不是纯水,若要制取纯水,应采取的净化方法是 。碗碟上的油污用自来水很难洗净,往水中滴加少量洗涤剂后,就很容易洗净,说明洗涤剂具有 功能。(2)20℃时,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分别加入10g 水,使其充分溶解,观察到如下图 1 所示的现象。20℃时, (填“甲”或“乙”)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图 2 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要使试管中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将 10℃a 的饱和溶液升温到 20℃,其溶质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 3 溶质质量分数1.溶质的质量分数(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2)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方法 用固体和水配制 用浓溶液和水配制(浓溶液稀释)操作步骤 ①计算 ②称量 ③溶解 ④贮存 ①计算 ②量取 ③稀释 ④贮存常用仪器 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药匙 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注意:①溶解不能在量筒中进行,一般在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②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一定要“注酸入水”。56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3.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比较溶解度 溶质的质 量分数意义 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中最多溶解溶质的质量 每 100g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温度要求 与温度有关 一般与温度无关量的关系 表示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关系 表示溶质与溶液的质量关系溶液是否饱和 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单位 克(g)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计算公式 溶解度= ×10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S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则:联系 S g S g a 100a×100%=a% = 则 S>a,S= g100 g+S g 100 g 100-a 100-a4.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或溶剂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直接应用公式。(2)溶液去水浓缩或加水稀释的计算,解此类题目抓住一点即可:浓缩或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m1·a1%=m2·a2% 或 m1·a1%=(m1+m 水)·a2%(3)一定质量的溶液中进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涉及溶液体积、密度的计算。应先根据公式 m=ρV(即 m 溶液=ρ 溶液·V 溶液)进行换算,或先计算质量,再利用公式进行换算。(4)不同质量分数的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的计算:m1·a1%+m2·a2%=(m1+m2)·a%。例 1.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据表推理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溶解度/g碳酸钠 12.2 21.8 39.7 49.6A.20℃时,将 30 g 碳酸钠加入 100 g 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氯化钠和熟石灰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C.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 36%D.用上表绘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交点对应温度范围在 20~30℃例 2.如图是某初三学生化学竞赛小组的同学们配制 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8.5%的 NaCl 溶液的有关实验操作示意图。(1)配制过程中使用的四种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 、 、烧杯。(2)配制过程中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序号)。57初三化学春季课程(3)请你指出图中一处错误操作 ,按这种错误操作,称得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1g 以下用游码) g。(4)在量取水的过程中,甲同学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乙同学称量的氯化钠中含有少量其他杂质,则所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 8.5%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丙同学在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出了一些溶液,则剩余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5)同学们用上述配制好的溶液再进行配制 85g 的 3%氯化钠溶液:①需要 8.5%的氯化钠溶液 g。②配制过程中的操作步骤为:计算、 、 、装瓶。例 3.在锥形瓶中加入 10g 久置且表面氧化的锌粒(锌粒中原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再滴加稀硫酸(H2SO4),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H2SO4)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氢气 g;该锌粒中单质锌的质量分数是 。(2)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H2)产生,其原因是 。(3)求所滴加的稀硫酸(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重难点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误差分析(1)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①溶质的质量偏大:称量固体的质量偏多;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②溶剂的质量偏小: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或水量好后,向烧杯中倾倒时有水洒落。(2)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①溶质的质量偏小: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少;所用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②溶剂的质量偏大: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有残留的水。例 1.配制 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C.氯化钠晶体不纯 D.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58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例 2.实验室配制 50g 质量分数为 15%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某操作对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影响的是( )A.称量氯化钠时,将砝码放在左盘(lg 以下用游码)B.用仰视的方法量取 42.5mL 的蒸馏水C.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D.把配制好的溶液转移至刚用蒸馏水洗涤过的试剂瓶重难点 2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有溶液参加的化学反应一般是溶质参加反应,而溶剂不反应。无论是求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都要找准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质量。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的方法如下:(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生成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注意:反应前不参加反应的杂质的质量不能算入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内。(2)“找溶剂法”:通过质量比求出溶质的质量后,将题目中所有的“水”找出来,包括反应物溶液中的水、生成的水、最后加入的水等,这些水加起来就是生成物溶液中的溶剂,再利用 m 溶液=m 溶质+m 溶剂即可求出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例 1.将 105.4g 的稀盐酸加入盛到有 12.5g 石灰石粉末(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 113.5g。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2)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扫码答疑解惑真题1.(2017·大庆)许多化学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关于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加热蒸发的方法提高 75%酒精的浓度B.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C.5gCuSO4 5H2O 溶于 95g 水中配制 CuSO4 溶液,此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 5%D.将 50℃下的饱和 KNO3 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固体析出,过滤后可得纯水和硝酸钾固体59初三化学春季课程2.(2015·乐山)20℃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也不与水反应的纯净物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A.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B.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丙>甲C.2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D.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会改变3.(2018·盐城)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B.t2℃时,将 50g 甲加入 50g 水中,可得到 100g 溶液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D.将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 t2℃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更大4.(2016·莱芜)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一样B.②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③溶液颜色最深D.温度不同,无法比较①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5.(2014·深圳)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一定质量的溶液稀释时加水质量溶质质量的变化B.图乙中,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C.图丙表示向 NaOH 溶液中加水时,溶液 PH 的变化D.图丁表示用 AB 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A 中加入了二氧化锰6.(2016·宁夏)t2℃时,向盛有 10mL 水的 A、B 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可溶性固体,使其充分溶解后,观察到如图一所示的现象,请回答:(1)t2℃时, 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图二中表示乙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3)分别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析出晶体较多的物质 。模拟题1.(2018·宝安区校级模拟)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用活性炭能把硫酸铜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C.用肥皂水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D.用水可以区分 NaOH、NaCl 和 CaCO3 三种固体60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2.(2018·烟台模拟)如图所示,当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增加溶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A.a 溶液 B.b、c 溶液C.c 溶液 D.a、b 溶液3.(2015·深圳一模)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正常雨水的 pH<7,是因为 H2O+CO2==H2CO3C.如右图,50℃时,把 30g 甲放入 50 g 水中能形成 80g 甲的饱和溶液D.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4.(2014·深圳二模)实验室用密度为 1.84g/cm3、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500g 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 mL 的量筒量取多少 mL 的浓硫酸?( )A.100mL、54.35mL B.100mL、55.5mL C.250mL、54.35mL D.250mL、55.5mL5.(2018·坪山区二模)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温度大于 t1℃时,同温比较溶解度:甲物质>乙物质B.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1℃时,甲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0%D.甲的饱和溶液从 t2℃降温到 t1℃,还是饱和溶液6.(2018·增城区模拟)如图是 KNO3和 NaCl 的溶解度曲线。(1)20℃时,在 100g 水中加入 40gNaCl 固体,所形成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50℃时,KNO3 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是 (只列计算式)。(3)将 50℃KNO3 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20℃,其溶液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欲从 NaCl 溶液中获得大量的 NaCl 晶体,采用的方法是 。7.(2018·南山区校级二模)向 100gBaCl2 溶液中滴加 Na2SO4 溶液至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加 Na2SO4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滴加 Na2SO4溶液的质量/g 10 20 30 40生成沉淀的质量/g 2.33 4.66 6.99 6.99(1)Na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 BaSO4 的质量为 。(3)BaCl2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4)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用百分数取整数表示)?6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赢在中考】中考化学 二轮专题复习学案 第6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4).pdf 参考答案(pdf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