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RenFang ZhiShi人防知识第三讲 核化生武器及其防护010302核武器及其防护化学武器及其防护生化武器及其防护031.了解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掌握核武器袭击和发生核事故时的防护技能。2.了解毒剂的种类和杀伤特点,掌握化学武器袭击时的防护技能。3.了解生化武器的袭击方式和杀伤特点呢,掌握生物武器袭击后的防护技能。学习要点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RenFang ZhiShi人防知识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分类:原子弹(核裂变)氢弹(核聚变)中子弹等一、 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原子核反应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它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舰艇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还可制成地雷、鱼雷使用。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核武器在战争中使用只有两次。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投于广岛的代号“小男孩”原子弹,核装药铀235,爆炸当量1.4万吨TNT。投于长崎的代号“胖子”原子弹,核装药钚239,爆炸当量2万吨TNT。广岛长崎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核武器简介:不同的爆炸方式的杀伤效果不同,外观景象也不同。爆炸方式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地下爆炸。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1.杀伤破坏因素:光热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2.杀伤力能量占比:冲击波50%、光热辐射35%、放射性沾染10%、早期核辐射5%,核电磁脉冲占比很小。(一)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爆炸后1-10秒内的闪光及几千万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其杀伤破坏因素包括“烧”和“爆”。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二)冲击波冲击波是核爆炸时(几十秒内)高温、高压火球猛烈膨胀压缩周围空气而形成的高速高压气浪。它对人员、物体能够造成挤压、抛掷作用。挤压作用造成严重内伤,如肺、胃、肝、脾等出血;抛掷作用造成外伤,如皮肉撕裂和骨折。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三)早期核辐射早期核辐射(又称贯穿辐射),是核武器所特有的一种杀伤破坏因素。早期核辐射是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内放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射线,作用于人体时无特殊感觉,但能破坏人的组织细胞,使人得急性放射病。放射性对人体的入侵途径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其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千米,对人员没有直接的杀伤作用,但能消除计算机上贮存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破坏。(四)核电磁脉冲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五)放射性沾染放射性沾染是核爆炸后,从蘑菇状烟云中散落下来的放射性物质。它像尘埃一样,随风飘移,逐渐沉降,使爆心周围和下风方向地区的物体、空气和地面等受到污染,并形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区。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三、对核武器的防护1. 室外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2. 室内人员防护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3. 在放射性沾染区的人员防护方法第一节 核武器及其防护4. 在安全区转移人员的防护方法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RenFang ZhiShi人防知识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一、 什么是化学武器战争中以毒害作用杀伤人员、牲畜,或毁坏植物的有毒物质叫毒剂。装有毒剂并能施放毒剂的武器、器材统称为化学武器。如装有毒剂的炮弹、炸弹、火箭弹、导弹、飞机布洒器、地雷等,这些可用相应的运载工具发射、投掷和布洒。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常见化学武器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二、 化学武器的杀伤途径敌人实施化学武器袭击以后,处于染毒区内人员的呼吸器官是最重要的中毒通道。从毒剂种类看,敌人施放的毒剂不同,其军事目的不同,对人员杀伤破坏途径也不同。各类毒剂杀伤途径与后果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三、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个人防护的原则和方法(1)呼吸道防护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2)皮肤防护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3)眼睛防护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2. 集体防护(1)撤离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2)消毒对服装消毒对水和食物等消毒对人体消毒第二节 化学武器及其防护(3)急救对中毒人员应按“先自救,后互救”的原则,根据中毒情况采取不同的救护措施。将中毒人员撤离现场,放置在能吸入新鲜空气的区域。保持中毒人员的安静、温暖。如有人昏迷不醒,应该注射强心剂,不可用人工呼吸法,并及时护送到医院急救。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RenFang ZhiShi人防知识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一、 什么是生物武器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器材构成的,用以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用来杀伤人畜,毁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生物战剂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1. 生物战剂施放方式(1)将生物战剂配制成气溶胶布洒(2)投放带菌动物和其他媒介物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2. 施放生物武器后的外观景象(1)空情异常(2)地情异常(3)虫情异常(4)疫情异常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二、 生物武器的杀伤破坏途径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三、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对生物武器防护的最根本策略,是阻隔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多种途径,并紧急隔离污染区进行救治。1. 个人防护的方法戴、扎、涂、服第三节 生化武器及其防护集体防护的方法(1)隔离、封锁(2)消毒(3)杀虫、灭鼠课外阅读RenFang ZhiShi人防知识-课-外-阅-读1945年8月6日凌晨,美国载有原子弹的飞机和观测机从基地起飞,在硫磺岛上空集合,尔后爬升至轰炸高度。根据气象报告,当时日本广岛上空的天气良好。上午8时15分投弹,投弹高度9962米,为了增大威力半径,采用了空气爆炸,爆炸高度为580米。第一颗原子弹袭击广岛-课-外-阅-读侵华日军制造的北疃惨案1942年,在“五一”反“扫荡”中,冀中定县北疃村依托地道击败日军300人的进攻。5 月 27 日,日军派遣第 101 师团 163 联队 2 000 人,包围北疃村。-课-外-阅-读“731”部队1932—1933年,日军在我国东北境内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细菌实验室,代号为“东方部队” 。 1935—1936年,该实验室扩建成一个很大的细菌武器研究所,利用所谓犯人进行灭绝人性的细菌效能试验。据有关文件证明,那里每年要杀害600多人。-课-外-阅-读炭疽杆菌炭疽杆菌是一种致命的病原菌,原本是一种在食草动物,如羊、马、猪等身上发作的疾病,人触摸后也会发病。由于该病菌易于培植、生命力顽强、收集容易,制成生物武器的方法简单且成本低,加上杀伤力非常惊人,经由人的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高达九成,只要一亿分之一克的炭疽杆菌便可夺去一个人的生命,故被视为最理想的生物武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