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资源简介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懂得学习要靠勤奋,不能投机取巧,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劳动,人类就无法生存,社会就不能发展的道理,更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明确“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目的与意义。
  2.认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本质特征。
  教学准备:
  1.准备活动中涉及《国歌》、《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视频、文章、音乐、图片。
  2.指导学生收集有关神舟十号号及祖国建设成就的有关资料。
  3.收集勤奋学习爱祖国爱劳动的名言、警句。
  班会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同学召开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爱学习
  1.学生讲述古代名人读书的故事
(1)孔子每事问。
由于家境贫寒,孔子没有条件进入专门为贵族子弟设立的高级学校深造,他就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孔子勤奋好学,当时社会上要求士人必须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大科目,他都努力去掌握。他进太庙时遇见什么问什么,表现了极其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有了“子入太庙每事问”的典故。
悬梁刺股。
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一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奋学习,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淋漓。
映雪读书。
孙康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2.师:孔子每事问,孙敬悬梁、苏秦刺股,孙康映雪读书,这些古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读书,有的成为儒学大师,有的称为著名的学者。那么,同学们能讲一讲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吗
  3.学生讲述现代名人读书的故事(学生读自己收集的故事)
  三、爱劳动
  师: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1886年5月1日,在美国芝加哥,2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这一斗争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后来,国际工人组织为了纪念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就把这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主持人:
  “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糖。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 要靠劳动来创造……”每当唱起这支歌,亲爱的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呢 对,小喜鹊靠劳动为自己建造新房子,小蜜蜂靠劳动换来甜美的蜜糖,是劳动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生活,劳动最光荣!下面,由我们全班同学齐唱:《劳动最光荣》。
  四、爱祖国(国旗国徽)
  抢答时间:
  1.我们的祖国真美丽,我们都热爱她。你知道我国国旗是什么吗
  它代表的意义是什么
  国旗上的红色和黄色有什么象征意义
  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谁亲手升起
  什么地方应升挂国旗 (看谁说得多)
  中小学生多长时间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2.主持人:我们热爱祖国,要有自己的行动。我们该怎么做
  生1:我们要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生2:我们要守纪律、爱劳动、讲卫生、文明礼貌、团结友爱,健康成长。
  生3:我们要努力学习,锻炼体魄,勇夺奥运金牌。
  生4:我们要勤奋读书,考上航天大学,去研究载人飞船,让神十一、神十二再创第一!
  生5:我们要爱护环境,珍惜资源,让祖国更加美丽。
  主持人:同学们说得好,希望同学们会做得更好!
  五、总结
  1.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2.学生畅所欲言。
  3.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事例,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优良的品质。让我们用知识作为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学习前人好学不倦的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是祖国的未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刻苦学习,努力锻炼,提高本领,报效祖国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