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依法履行义务课件(共47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依法履行义务课件(共47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温故知新
1、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2、区分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服兵役 宗教信仰 依法纳税
监督 受教育 人身自由
选举 维护国家利益 遵纪守法
劳动 隐私权
思考:1.疫情中的权利和义务都有哪些呢?
2.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停课不停学保障我们享有的受教育权,我们也要认真履行学习的义务。
我有人身自由权,但现在在家隔离是为了以后能更自由、健康的出门。
1
宪法规定了我们能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现在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们应该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2
3
第四课 公民义务
4.2依法履行义务
— —权利义务相统一/法定义务须履行/违反义务须担责— —
探究一: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思考:列举一项疫情期间你所承担的义务,说说履行这一义务对自己和他人具有怎样的意义?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
排队核算检测:
出门主动戴口罩出示健康码:
不散播谣言:
受教育的权利、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生命健康权、遵守公共秩序
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宪法和法律
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做到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意义
对自己:更好地享有个人权利、承担了社会责任
对他人: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那么在疫情防控期间,你的这项权利是如何得以实现的呢?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01
权利义务相统一
已到下班饭点,陈女士点的外卖已经超时了,她便打外卖骑手的电话询问餐何时送到,骑手并没有解释,说不要催再催就更晚给她送,至于送到的时间就看心情了。等了许久后,餐还没送到,陈女士再次打外卖小哥电话,结果是被恶言相对,语气极差,还责怪陈女士不讲道理,一直催促。
陈女士便申请取消订单,随后也在美团上给出差评,骑手竟然出现在陈女士的公司,拿着手机录视频,把陈女士的姓名和公司名称地址都暴露出去,还破口大骂,骑手还过分的当面说陈女士长得像个蛤蟆。
思考:如果你是网友你会如何评论?为什么
新闻速递
探究一:权利义务相统一
1.生命健康权
2.举报权
3.求尝权
4.自主选择权
1.及时付款、
2.如实评价、
3.尊重销售者
1.收益权
2.经营权
3.劳动权
1.食品安全
2.诚信经营
3.劳动义务
权利
义务
义务
权利
消费者
外卖商家
思考:通过消费者和外卖商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能得出什么结论?
权利义务相统一

无偿献血是一项拯救他人生命的公益活动,不但能够挽救他人生命,献血者也会获得相应的回报。无偿献血者有无限量用血的权利,父母、子女和配偶也可以报销献血等量的用血费用。
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孙元觉从小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可他父亲对祖父却极不孝顺。一天,他父亲忽然把年老病弱的祖父装在筐里,要把他送到深山里扔掉。孙元觉拉着父亲,跪着哭求不要这样,但父亲不理。他猛然间灵机动,说:“既然父亲要把祖父扔掉,我也没办法,但我有个要求。"父亲问什么要求,他说:“我要把那个筐带回来。"父亲不解道:
“你要这个干么?”“因为等你老了,我也要用它把你扔掉。
身份
权利
义务
爷爷
被赡养扶助
抚养教育爸爸
爸爸
被抚养教育
赡养扶助爷爷
1、爸爸这一权利是如何实现的,需要爷爷付出怎样的努力?
爷爷履行了抚养教育的义务,保证爸爸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未成年子女也要履行赡养扶助的义务
2、爸爸这一权利的实现,又会产生什么影响?

(1)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2)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意义?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忠实地履行义务。
我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笔记
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理解权利与义务相统一》(重点)
①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如:劳动和受教育。
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你赞同哪一幅图片?

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
结合上面两幅图片,思考: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
(1)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课堂笔记
2.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要求我们怎么做?P55
每个公民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关乎社会进步与国家发展。
权利和义务是孪生兄弟,彼此共同让我们尊严生活!行使权利改变生活,履行义务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们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义务,这才是一个公民应有的担当。
02
法定义务须履行
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具有强制性
(2)特点
1.法定义务
(1)含义
宪法规定的公民应履行或完成的任务。
基本义务
法定义务
道德义务
基本义务、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区别
易错点释疑
道德义务
法定义务
法定义务
基本义务
道德义务不具有强制性,更多是靠人们内心自愿遵守,不遵守会受到道德谴责,道德义务对法律义务起补充作用。
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都是道德所谴责的!!
探究:归还失物能要报酬吗?
归还失物不能要报酬。从道德的角度看,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法律的角度看,捡到失物归还失主是法定义务,作为公民应该自觉履行。
法治链接: 《民法典》有关“拾得遗失物”的规定
第三百一十四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五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三百一十六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百一十七条 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弥补实际损失
法治链接: 《刑法》有关“侵占罪”的规定
第二百七十条 【侵占罪】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依法纳税
依法服兵役
保守国家秘密
接受义务教育
课堂探究
2、法定义务的内容
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国家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
促进民族团结
患有恶性传染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到2023年3月任期届满,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应于2023年1月选出。做好全国人大代表选举工作,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巩固党长期执政基础,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按照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各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拟定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关于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于2021年12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进行了审议,会议决定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
2022年2月27日,王某、周某、胡某、杨某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
思考:王某等四人受到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这说明了什么?
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3、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
①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③法定义务不履行,会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的追究。
履行受教育义务
依法纳税
遵守公共秩序
活动探究: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4、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思考:该男子为何会受到处罚?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提示:该男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没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启示: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依法纳税
依法服兵役
保守国家秘密
接受义务教育
课堂探究
生活中常见的法定义务
保护野生动物
维护国家安全
遵守交通规则
促进民族团结
患有恶性传染病的,应接受隔离、及时就医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
否则可能构成违法
探究二: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思考一:下面哪些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不浪费食品
法定义务
有秩序排队
服兵役
法定义务
禁止大声喧哗
依法纳税
法定义务
思考二:法定义务具有什么特点?
强制性
活动探究: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不赡养老人
非法走私
贩卖毒品
偷税漏税
不让孩子上学
遗弃孩子
实施诈骗
开设赌场
吸食毒品
课堂探究
生活中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泄露国家秘密
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动隔离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实施法律禁止会被法律制裁
法定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
法律禁止做的
①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甚至犯罪,会受到法律制裁
②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③法律鼓励做的,积极去做。
我们必须去做
我们坚决不做
课堂笔记
总结:怎样履行法定义务?
03
违反义务需担责
未依法纳税
依法服兵役
保护野生动物
遗弃孩子
校园欺凌
2、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表现
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1、什么是违反法定义务?
不赡养父母
泄露国家机密
据服兵役
法定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
法律禁止做的
没有实施
法律要求做的行为
实施了
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
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没有实施法律
要求做的行为
实施了法律所
禁止的行为
违反法定义务
承担法律责任
3、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
案例一:某企业非法解雇怀孕女职员,法院判处该企业或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赔偿经济损失。
案例二:疫情期间,张某拒绝配合检测登记,并殴打工作人员,公安机关依法予以行政拘留15天处罚。
案例三:李某假借销售口罩名义,诈骗41万余元,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八万元。
上述哪些行为属于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它们分别要承担哪种法律责任?
做了法律禁止的
没做法律要求的
做了法律禁止的
探究分享
承担民事责任
承担行政责任
承担刑事责任
探究与分享(P58):
情境一:
小成的爸爸开车去银行办理业务,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的标志,将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200元罚款。
情境二:
金某是寿山石商人,其朋友丁某将自己的一块价值50余万元的寿山石交给金某代为保管。一天,金某与丁某发生纠纷,金某带走了代丁某保管的寿山石。丁某多次索要未果,以侵占罪为由到法院对金某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金某的行为构成侵占罪,依照刑法规定,判处其三年有期徒刑。
思考:小成的爸爸承担的是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承担行政责任
思考:金某依法承担什么性质的法律责任?
承担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行政处罚: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刑罚处罚:
①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2)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3)违反刑事法律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课堂笔记
3、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法律责任
3
课堂小结
依法履行义务
权利义务相统一
违反义务须担责
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及其后果
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分类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法定义务需履行
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的原因
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承担者
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1.高铁列车上,韩某因为烟瘾难忍,便跑到列车的厕所里抽烟,致使烟雾报警器报警。根据《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韩某被处以500元行政罚款。这警示我们( )
A.吸烟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
B.任何违法行为都要受到刑事处罚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对立的
D.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D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2. (2021江西)郭先生在某野生动物世界购买了双人年卡,当时确定为指纹识别的入园方式,后来园方单方面要求改成人脸识别。郭先生因此向法院提起诉讼。2021年4月9日,法院终审判决郭先生胜诉。该案例启示我们(  )
A. 要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
B. 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
C. 诉讼是维护自己权益的唯一途径
D. 应该多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
A
课堂练习
3、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小强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皮包,内有一台九成新的电脑。小强在原地等了很长时间才等来失主,但小强向对方索要500元报酬才归还。你认为小强的做法(  )
A.应该的,索要报酬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B.应该的,失物的价值远远超过500元
C.不应该,捡到物品归还失主是履行法定义务
D.不应该,要履行法定义务就不要维护自己权利
C
课堂练习
4、一条名为《关于弱小女子在派出所内被黑恶势力敲诈的情况反映》网帖在某论坛发布,引发网民持续关注。3月12日,四川在线记者从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获悉,经调查,网帖中反映的内容严重不实,是典型的通过无中生有、夸大事实的网络虚假信息寻衅滋事违法行为。目前,参与网帖发布的4名“网友”被依法行政拘留。他们的行为是( )
①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造谣会受到民事制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