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民生诗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民生诗的常识,会背会写诗歌。2、反复朗读,体会诗歌意境,领悟作者情感。(重点)3、学会鉴赏民生诗的方法。(难点)学习过程(一)民生诗1. 民生诗:以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侧面为主要内容,表现人民生存状况,寄托作者情感。2. 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登某古迹有怀”“古迹”“古人名”等。3.表达情感: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对国家命运的担忧4.解题思路(1)要弄清史实。(2)要体会意图。(3)要领悟感情。(4)要分析写法。(二)作者杜甫,字 , 代诗人。他被称为“ ”,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历来享有“ ”之称。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白居易,字 ,晚年号 ,唐代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其有“ ”之称,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乐府诗集》为诗歌类著作,是宋代 所编著的。秋瑾,字 ,号 ,别署鉴湖女侠,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中国民主革命烈士。(三)诵读诗歌,读出节奏美。要求:有节奏的朗读全诗(四)理解诗歌,读出意境美(结合注释疏通诗歌大意).1、解释词语忍:向:营:直:饴:2、翻译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品读诗歌,读出情感美。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自选角度进行赏析。答题格式:我喜欢 (哪首诗)中的(哪句话),运用(手法),写出了(内容),表达了诗人(情感)。总结主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通过写诗人自己在一场暴风雨中的经历,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遇联想到要为天下寒士谋取温饱,体现了诗人 、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以及 的胸怀。《卖炭翁》这首叙事诗讲述了卖炭翁以伐薪烧炭艰难维持生计却横遭掠夺的悲惨故事,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反映了中唐以后统治阶层直接剥削、压迫人民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 。这是一首揭露封建社会兵役制度不合理的汉代乐府民歌,以白描手法勾勒了一个应征入伍多年的老兵的回乡见闻,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生动传神地描绘出主人公家破人亡的凄惨遭遇,表现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乱世中人们对战争的 。 本词反映了词人在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表现了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表达了 难遇的情怀,也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与革命斗争的 。(七)中考链接1.1.(2018河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2.(2021广西百色)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使”的掠夺本质。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既无奈、悲愤,内心却充满着希望。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3.“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中“累累”二字用得精妙,请赏析其表达效果。(2分)4.“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一句中的“列”和“烈”两个字同音不同义,请简要分析这两个字的表达效果。(3分)本节课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