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与朱元思书
课题 与朱元思书 总课时 2 授课时间
课型 复习 主备人 授课人
学习 目标 1、巩固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实词虚词 3、理解并默写文中重点句子 4、拓展练习,链接中考
重点 1、积累重点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准确理解文意。 2学会用迁移翻译课外文言文。
难点 拓展练习,链接中考
导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 夯实基础 一、识记文学知识 作者_______,字_____,吴兴故鄣人,_____(朝代) 文学家。 二、注拼音 1、水皆缥碧 2、互相轩邈 3、鸢飞戾天者 4、窥谷忘反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天山共色 共色:______________ (2)从流飘荡 从:______________ (3)任意东西 东西:______________ (4)一百许里 许:______________ (5)水皆缥碧 缥碧:______________ (6)急湍甚箭 甚:______________ (7)猛浪若奔 奔[F]:______________ (8)负势竞上 负:______________ (9)互相轩邈 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争高直指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蝉则千转不穷 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穷[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鸢飞戾天者 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望峰息心 息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经纶世务者 经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窥谷忘反 反:________________ 四、一词多义 绝 ①天下独绝 ______________②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_ 直 ①直视无碍__________________②争高直指__________________ 无 ①直视无碍_________________②猿则百叫无绝___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 (1)______________,千丈见底。 (2)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与朱元思书》中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水流速度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与朱元思书》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与朱元思书》中赞叹富春江景、总领全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交流】 1.小组内对互对答案,组长汇总整理错题。 2.班级内展示交流 3.教师就重点词句进行点拨、强调。 学以致用 自主翻译下面文言文,解释重点词语,合作交流后展示 【甲】 《与朱元思书》略 【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wǎng)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 ②轻鯈:即白,鱼名。 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 2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鸢飞戾天者 戾: ▲ (2)与山僧饭讫而去 饭: ▲ 21.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D.然/是中/有深趣矣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23.两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甲】文中一 “ ▲ ”字最能概括景物的妙处;[乙] 文中一“ ▲ ”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 24.甲乙两文在写景中都寄托中作者丰富的情感。甲文结尾处的议论意在表达作家 ▲ 的人生态度;乙文结尾处的想象意在 ▲ 。 1、快速记忆文学常识及基础字词含义 2、默写答案,不会的红笔圈出 学生展示交流回答后教师明确答案
课后 反思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