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游戏(教案)体育二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跳跃游戏(教案)体育二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跳跃与游戏》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课设计以学生为本,根据生命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 识,使学生在身体、心理、技能、情感,以及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和谐欢快的氛围内,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 体验成功的喜悦,达成悦动课堂、创生课堂、悦动身心、悦动体育的教学目的。
二、 教材分析
跳跃是人体基本身体活动能力之一。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体育娱乐中跳跃是最基本的动作方式之一,是低年级基本身体活动的重要教材,深受学生喜爱。一、二年级跳跃教材是由一些简单的、各种不同方式的跳跃动作和游戏组成。通过学习跳跃与游戏,锻炼身体,初步学习一些基本的跳跃动作方法和简单技能;发展下肢力量和跳跃能力,促进身体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发展,为以后学习跳远、跳高打下初步基础。
三、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喜欢游戏、比赛型教学方式。但由于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神经系统兴奋性占优势,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还存在体质较弱,缺乏主动锻炼的意识,运动水平不高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用多种游戏方法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锻炼,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目标
1、健康行为:参与身体练习,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感受与人合作交往的愉悦。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规范的同时,建立合作意识。
2、运动能力:通过跳跃与游戏的教学,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体育精神:在练习活动中与同学团结协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上下肢协调配合,维持身体平衡,各跳间的衔接
单踏双落,连续跳进。连续踏跳,轻巧落地。
正确掌握双脚用力蹬地。动作不连贯
蹬地起跳的高度。下肢蹬地纵向跳跃
五、本课练习密度、运动强度预计:练习密度大约 75%,平均心率约 145 次/分左右。
《跳跃与游戏》
教学内容 跳跃与游戏 器材 跳圈 44 个、音响一个、锥形桶 22 个
教学目标 1、健康行为:参与身体练习,体验运动参与的乐趣,感受与人合作交往的愉悦。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规范的同时,建立合作意识。 2、运动能力:通过跳跃与游戏的教学,提高学生跳跃能力,增强下肢力量,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3、体育精神:在练习活动中与同学团结协作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成功的乐趣。
重难点 重点:正确掌握双脚用力蹬地。 难点:动作不连贯。
活动模块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步骤 阶段目标 融创(合)点
目标导入 课堂常规 1、课堂组织,师生问好。对本堂课提出要求。 2、开课导入:抓住学生“我能跳更远”的心理。引入本堂 课的主教材。 3、宣布本课内容及安全教育。 1、明白本科学习任务和要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2、激发学生 “我很想练习”欲望。
快乐热身 律动跳跃 1、 学生站在圈内跟着音乐复习“律动跳跃”。 引导学生进行热身,从而 过渡到主教材。
2、 回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律动开合跳、律动前后跳等跳跃动作。
尝试体验 双人比拼 3、 两人一组,进行立定跳远评比。明确自己的跳远距离。 4、 两人通过评比后,进行相互评价。 引导学生通过相互评价, 说出怎么能跳得更远, 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 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融创知识点,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发 力。
导引学练 神龙摆尾 1、 两人一组,双手支撑地面,通过前脚掌发力蹬地,带动下肢进行左右跳圈练习。 2、 两圈中间放置一个锥形桶,在做神龙摆尾的时候要求高度,必须越过锥形桶。 3、 提高左右“摆尾”的速度。 1、加强脚踝关节的力量。 2、提高学生对跳跃的灵敏性。 结合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对知识点的实践。
纠偏改进 蹲跳 “ 比比谁的小手高” 1、 双人比拼,蹲跳起,手上举,比比谁的小手高。 2、 提升高度,髋、膝、踝三关节迅速有力蹬地。上肢协调摆动,做到带、领、提拉的动作。 3、 比比谁最高,同伴相互击掌的同时,比比谁能触碰到对 1、 加强上下肢的配合,体会上肢协调摆动,下肢三关节用力蹬地的技 术动作。 继续贯穿“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方的指尖。 2、 对学生蹬地用力进行纠偏改进。
巩固提高 旋转跳跃 1、 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跳圈。 2、 教师统一口令指挥学生在跳跃的过程中进行转向练习。每一次跳跃的方向不能同前一次重复。 1、加强学生在跳远中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2、体会双脚蹬地的同时, 明确立定跳远时,跳跃高度的重要性。 1、融合数学知识:顺时逆时针。 2、强化学生对方向的认知。
拓展运用 “倾耳细听” 老师统一指挥做小游戏,《倾耳细听》。 游戏规则:四人一组站在各自的圈中,四人中间放置一个锥 形桶。四名同学背对锥形桶。当听到教师口哨声,迅速跳转180 度面向锥形桶,并触摸锥形桶。以最先触摸到锥形桶者 获胜。失败者需围绕获胜者蹲跳一圈。 1、 通过反应游戏,强化学生对蹬地动作的连贯性。 让学生初步认识角度。
成果检验 自评检测 1、 以第一个双人比拼环节每人跳的远度为目标,通过本堂课对蹬地用力顺序以及下肢力量的练习。检验一下自己 的远度是否有说提高。 2、 多人评比。谁熟练地掌握了蹬地技术动作。 3、 说说自己进步的原因。 1、 通过成果检验,使学生明白蹬地的重要性。 2、 满足学生通过自己的 努力克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的喜悦心理。
放松身心 放松小游戏本课小结 1、放松小游戏,“抢锥形桶”主要放松下肢。 2、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3、归还器材。 1、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身心和身体同时得到放松。 2、主动归还器材:让学生养成爱劳动,主动帮忙的良好品质。 通过放松小游戏认识身体关节部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